1. 商周时期(前1600-前256)
- 核心区:黄河中下游"中原"
- 特点:城邦联盟制,实际控制区约50万平方公里(今河南+山东西部)
2. 秦汉第一扩张期(前221-220)
秦朝:首次整合(340万km²)南至岭南,北抵阴山
汉朝:西域都护府设立(前60年),巅峰期600万km²
关键事件:张骞通西域、河西走廊开发
3. 三国至隋唐波动期(220-907)
- 隋朝:重修大运河串联南北(467万km²)
- 唐朝极盛:安西都护府直达咸海(1237万km²)
- 收缩标志:安史之乱后失去西域
4. 宋辽金对峙期(960-1279)
- 宋朝:仅守汉地十八省(280万km²)
异族政权:辽(489万)、金(361万)、西夏(77万)三分北方
5. 元朝大整合(1271-1368)
- 横跨欧亚:1372万km²(含今蒙古/俄罗斯部分)
- 创新治理:行省制度起源
6. 明清定型期(1368-1912)
- 明朝:两京十三省(997万km²)后期缩至350万
- 清朝:康雍乾三代奠定现代版图(1316万km²)
- 重要事件:1884年新疆建省,台湾正式设省(1885)
【疆域变迁三大规律】
1. 农耕-游牧拉锯线:始终在400毫米等降水线(长城沿线)波动
2. 扩展方向:由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边疆地区
3. 统治成本:每向西北扩展500公里,行政成本增加3倍
(注:所有数据为各王朝极盛时期理论疆域,实际控制区常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