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踩中国红线后,急求王毅,争取中日间的外交破冰

几天前,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一记“供奉靖国神社”的操作,激起了中国与日本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这一举动触碰到了中国的红线,引发了中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对。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到几天的时间,日本高官便迅速找来了中国外长王毅,重申了对中日关系的重视,着急想要修复因供奉靖国神社所带来的裂痕。

在王毅外长和日本国家安保局长秋叶刚男的通话中,中方阐明了三个关键要求。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即台湾问题。王毅毫不客气地指出,希望日本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近年来,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小动作不断,与美国一同出动军舰穿越台海,又频频与台湾进行军事互动,而石破茂本人更是在当上首相之前,就曾窜访台湾,讨论过敏感的军事问题。因此,王毅的警告可以说是敲山震虎,表明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的态度。

接下来,王毅指出了日本应该与中国相向而行,强调双方应是合作伙伴,而非潜在威胁。这明显是在敦促日本新一届政府摆脱对美国言听计从的状态,有所作为。而在这通电话之前,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刚刚与美国防长奥斯汀进行了会谈,双方再次提及围绕台海的军事部署。这种接口上的“友好”,到底是策略上的平衡还是另有所图?

从本质上看,日本在对华外交政策上的立场是否会改变,恐怕并不乐观。石破茂虽然表示希望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但他的历史记录显示,他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依赖根深蒂固。在石破茂政府上台之前,他就力图推动建立“亚洲版北约”,尽管遭遇美国的冷遇,这个计划不了了之,但石破茂似乎并未放弃,他转而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以此向美国施压,希望博得更多的战略自主权。

一方面,石破茂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实际却在走钢丝;另一方面,他对内务问题的忽视可能成为致命伤。据最新民调显示,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仅为28%,创下了21世纪以来日本内阁就职时的最低纪录。这不仅反映了国内民众对他外交手腕的不满,更是对其内政表现的失望。如果他的政府无力在经济、社会问题上拿出实际成效,恐怕即将到来的众议院选举将成为他的滑铁卢。

中国也在努力通过实际行动向日本示好,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将重新开放进口日本锦鲤,这对于陷入困境的日本渔业来说是一针强心剂。日本锦鲤在中国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仅2022年,日本对华锦鲤出口就达到12亿日元。这项经济上的合作,也许是中方在一系列外交磋商中的善意表达。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中国方面需要看到日本在实质性问题上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上的花架子。无论是台湾问题还是东海争端,日本的实质动作始终没有停止。在钓鱼岛海域的频繁巡逻与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界行为,都让中国对这些“友好姿态”的真实性持保留态度。

外交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国家间沟通,更多的是战略博弈与权力的平衡。对于石破茂而言,他必须认识到,单靠模糊立场与两头讨好的策略,可能最终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日本在亚洲乃至全球格局中的位置,注定了它不能一味依赖美国,更不能轻视与中国的关系。

从长远来看,石破茂如果真的想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内问题的有效解决,更需要在国际关系上展现真正的独立性与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