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古代“八大景”——廉堤绕绿及来历

作者/成申茂

藁城地标建筑“四明楼”

“廉堤”中的“廉”字取自藁城历史上的“廉州”。据《藁城县志》(嘉靖志)记载: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藁城置廉州(郡级行政单位),州治即为廉州城(原址位于藁城旧城区一带)。到了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廉州的行政建制又被撤销,藁城县划属赵州。公元607年藁城县治由丘头搬迁至废“廉州城”并从此固定下来至今。这就是藁城又被称为“廉州”或简称“廉”的历史来源,廉州的名字也成为藁城地名历史文化中的特殊标记。

在明朝之前,滹沱河并没有在藁城的北城脚下。到了明代以后,滹沱河改道藁城脚下,也开启了藁城人民为保护城池同滹沱河水泛滥进行抗争的历史。据石阁老考证:滹沱河于“成化壬寅,始迫城下,净土寺没焉”(见《滹沱河记》)。“成化壬寅”,即明朝成化时期以中国传统天支纪年的“壬寅”年,即成化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82年,滹沱河改道南移至藁城北城脚下,冲毁了城北距城一里的古刹“净土寺”,并从此“定居”下来。“水淹净土寺”成为藁城历史上滹沱河改道至藁城脚下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十几年之后,廉州城又再次遭遇了世所罕见的一次最大洪涝灾害:“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 滹沱河泛滥,巨浪洪涛,周流城郭,衢水深丈余,冲坏不可胜计,城郭几致淹没,邑人震惊,移徙无所。数日后,水舞涌方已”。 整座古城深陷在洪水之中,城郭几乎全被洪水呑没,大街上水深超过了一丈,面临城毁人亡的危险。“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知县陈素修藁城旧城垣。筑之高三丈,厚二丈,城门砌为砖石”。旧城北城墙面对滹沱河的北门也因此被封堵起来,不再保留。时任知县陈素是一个非常务实、很有作为的县令,在他任上不仅加固整修了旧城,并在西城墙外侧建造起了一座与旧城相连而又独立的“新城”,使城区面积翻了一番,旧城与新城紧密结合成更加庞大的一个整体,背对河水呈“L”型,使连结在一起的整坐城的城基更加坚固牢稳,极大提升了抗击洪水冲击的能力,而且在河水环绕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新城建成后,西门太宁门外到空闲之地恰恰又成了面临上游洪水首当其冲的要地、危地,不宜人们居住和建造其它重要设施,并且为了防止被冲毁还要修堤筑坝,植树栽柳,加强防护,以抵御汛期到了造成的危害。“廉堤”之名即是从那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人们认可的。

风调雨顺的年景,藁城西门外绿柳成荫的“廉堤”上,逐渐成了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去处,并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喜爱。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文人雅士来“廉堤”上游乐、吟诗作赋,从而诞生以描景状物为内容的经典之作,并被定格成为藁城历史上著名的“八大景”,“廉堤绕绿”即为其中之一。

“廉堤”做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从此开启了做为藁城人文风景名胜集聚地的历史新旅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