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毛主席画像,要挂到什么时候?邓小平在1980年给出了答案

不管有没去过北京天安门,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天安门的城楼上面,一直悬挂着一幅毛主席的画像。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他仿佛就附在那幅画像上,再借着画像上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祖国的江河大地,陪伴着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

每当我们在电视上,或者在照片上看到这幅画像的时候,都觉得它的大小、比例与天安门配合得恰到好处。事实上,这幅画像是“世界上最大的毛主席画像”,其重量达到了1.5吨。

那么毛主席的画像,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悬挂在天安门上的呢?自从它悬挂在上面后,一直没有取下来过吗?

1980年,有一个名叫法拉奇的意大利女记者前来采访了邓小平。采访期间,她提出了很多非常尖锐的问题,她询问邓小平:“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会永久保留下去?”

一、天安门上毛主席画像的相关知识

想知道这位意大利女记者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还是让我们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的天安门说起吧。天安门始建于六百多年前的明代,过去它承担着古代宫殿建筑的“防御”功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传统的古代防御工事,早就已经不起作用了,所以天安门只是作为一个古建筑被保存下来。

1945年以前,天安门的城楼上,还没有悬挂人物肖像的传统。只是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时候,曾在上面悬挂过侵略者标语。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接管了天安门,于是在上面悬挂起了蒋介石的巨幅肖像。1949年2月12日,为了庆祝北平的和平解放,毛主席的肖像画首次被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1949年7月,为了庆祝抗战胜利,毛主席的肖像又一次被悬挂了上去。因此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已经是“第三版”了。

我猜细心的读者,已经从我上面的描述看出了一个问题:原来当年毛主席的画像并不是一直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它只是在有重要庆典时,才会被挂上去。

同时,在1966年以前,国家对悬挂毛主席画像做出过一些规定。首先是悬挂的时间规定,每年的“劳动节”和“国庆节”,或者是有别的重要庆典的时候悬挂。

悬挂持续的日期是“七天”,从节日或者庆典的前两日开始挂上去,到节日的第五天后再摘下来。从1966年8月开始,才改为一直挂在天安门上的,至今已有56年。

每年都按照365天计算的话,56年就是20440天。假如一幅画像一直悬挂在城门上任凭雨打风吹,那么两万多天早就坏掉了。所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的制作工艺,一直都在改进。

大概在九十年代以前,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采用的是铝合金的拼接工艺,到了1994年以后,就换成了平面玻璃钢材。

除此以外,每年的国庆节以后,毛主席的画像都会更换一幅崭新的。至今为止,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前后使用过八个版本,更换了六十多幅。

另外,在1989年以前,每逢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天安门不光会在城楼上悬挂毛主席画像,同时还会挂上斯大林、列宁、马克斯和恩格斯以及孙中山的画像。

具体的规定大致是:在五一节的时候,天安门上挂毛主席画像,天安门东侧摆放马克斯、恩格斯画像,西侧摆放列宁、斯大林画像。

到了国庆节,还要在毛主席画像的对面,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的中线摆放孙中山画像,与毛主席画像遥遥相对。1949年7月7日,天安门上还同时悬挂过朱德画像。

这样的安排很有意思,劳动节的时候摆放外国思想家和外国领导人画像,是因为我们中国的革命最早是从学习马列主义、学习苏联开始的,他们是我们的“革命导师”。

国庆节再加上孙中山画像,那是因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一直承认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所以国庆节的时候,孙中山画像一定要在。

二、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要挂到何时?

1980年,前文中提到的那个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访华时,中央曾经做出过规定,要淡化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

所以当年开始,五一和国庆节就取消了按惯例摆放马克斯等四位革命“导师”的画像了,具体什么时候摆放,根据情况决定。

1989年以后,国家就正式规定,除了国庆节增设孙中山画像以外,不再挂马克思等革命“导师”们的画像。不过,毛主席画像始终高高地悬挂在天安门上。

所以这位意大利的女记者才会感到很好奇,问邓小平为什么不把毛主席的画像摘下来,是否打算永久地保留下去。

结果邓小平回答对方说:“要永远保留下去!因为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了。正当破旧立新之时,国庆节依然要摆放孙中山的画像。

毛主席是我们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是他的思想指引着我们推翻了黑暗的旧世界,让人民翻身当了主人,带来了如今的光明。

所以我们当然要永久地纪念毛主席,永远把他的画像高悬在天安门上,让毛主席见证今日之中国重回世界的巅峰,借以安慰其在天之灵。

结语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人感到好奇,为什么天安门城楼上不直接挂毛主席的照片,却要专门找人来为他画像呢?

为此,我专门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还真有人为了这个问题,跑去问过第八版毛主席画像的作者葛小光。

结果葛小光的回答是:毛主席画像参考的照片是新华社发表的一张毛主席正面像,但是当时的毛主席看着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意气风发了。

另外,照相机镜头是球面的,很难还原真实的人脸,选择人物画像,其实还原度比相机更加精准可靠,所以也更能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

天安门上悬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代表的也许并不只是那位让我们无比敬爱的人民领袖,同时应该还有他本身留给这个世界的,永垂不朽的革命的思想与精神。

不管再过多少岁月、多少时间,中国人民也永远都不会忘记“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是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黑暗的三座大山。

没有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哪里会有如今的中国?哪里会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永远地把毛主席画像挂在天安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