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2020年12月23日19:30:29 历史 1900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说起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最为神秘的皇陵是哪位皇帝的呢?想必很多读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秦始皇。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在陕西西安的骊山脚下,留下一座神秘而又让人无比震撼的皇陵。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骊山,它是秦岭的一个支脉,骊山海拔虽然不高大概1000多米,但是骊山是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功中隆起形成的断块山,“华山和庐山都属于断块山”。

这种断块山最大的特点就是山峰陡峭,沟壑很多,骊山上有很多南北走向的山谷,每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都会爆发山洪,在骊山的北面形成一块块冲击扇,而秦始皇皇陵就建在其中的一个冲击扇上面。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在秦始皇皇陵修有一道长有3500米的防洪大堤,这条大坝不仅起到抵挡山洪的作用,还有疏导洪水的作用。

骊山经常爆发山洪,规模如此巨大的陵墓,那秦始皇为何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仍要把陵墓墓址选在骊山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传言和说法:

第一种就是秦始皇为了实现长生不老,史料记载秦始皇非常迷恋长生之术,为了能够永久的统治万民,秦始皇不断派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传言说骊山的每一道峰脊都像一个花瓣,整座山看起来像一朵莲花,这种形状的山很是聚气,如果把人埋在这种地方死者可以吸收天地之气,最后成为神仙。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趣,但是经不起推敲,太迷信了。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第二种说法比较让人信服,有人在《水经注》里找到了另外一种解释,水经注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这句话意思是说秦始皇大兴厚葬之风,在骊山为自己修陵,因为骊山北面有很多黄金,那面有很多美玉,秦始皇想把山上的黄金和美玉据为己有,所以想把自己葬在骊山。

这种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说法也遭到了质疑,经过人们的探测骊山中的黄金和美玉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第三种说法是现代的考古专家推断说,秦始皇皇陵选址骊山,应该跟当时的丧葬礼制有关。

在古代长辈与晚辈之间有着严格的宗法礼数,即便死后陵墓所处的位置也有尊卑之分,秦始皇虽然统一天下,独揽大权但是他在长辈面前也得退居后位。

在《礼记》和《尔雅》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有记载:“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这西记载都说明了,长辈埋在靠西的地方,而晚辈们都埋在靠东的地方。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经过考证秦始皇皇陵符合“后辈居东”的礼制。

有专家认为秦始皇皇陵不仅与“后辈居东”的礼制有关,还受到了“依山造陵”这种观念的影响。

秦始皇皇陵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山势起伏层峦叠嶂的骊山就想一个巨大屏风立在皇陵的后面,是一出一位理想的墓地。这种说法也不是最终的定论,但是这个观点最科学最严谨的说法了。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有关秦始皇皇陵的建造之谜还有很多,但是由于陵园现在还没有被发掘,从葬区也还在探究当中,是以很多疑问依然还是未解之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 天天要闻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写完遗书之后,于上午6点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因为川岛芳子的机智聪敏,外加大半生间谍的生涯,民间便传出了她替身代死说法。“替身代死”的说法。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青春是什么?是清澈的双眼是春天的闪电是无畏的梦想是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失败后倔强起身的勇气是迷茫后无比坚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从未放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纵使时光老去梦想在,勇气在青春,就在奋斗的路,是最美的路追梦的青春,是最美的时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愿你我永葆青春,永远年轻!...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 天天要闻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台湾媒体4日报道,黄埔学员、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于当天清晨在台北过世,享年106岁。 许历农1919年生于安徽贵池,是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曾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来台。退伍后,许历农曾任台当局“退辅会主委”,在台湾政界被尊称为“许老爹”。2014年9月,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香港举行开幕典礼,许历农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