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吕布杀死亲如父子的丁原,这一切要从人性说起

2020年10月01日14:36:20 历史 1332

三国时期,有那么两个人频繁的跳槽换老板,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是谁了吧!那就是刘备和吕布。刘备创业之艰难先后跟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和刘表六个势力,最终发育成一个有实力的军阀。吕布创业也非常难,先后跟过丁原、董卓、王允和袁绍四个势力,最后占据了徐州。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跳槽换老板,或者换个好听的,同样是择良木而栖,为什么吕布却换来了"三姓家奴"的恶名。

是什么原因,让吕布杀死亲如父子的丁原,这一切要从人性说起 - 天天要闻

其实不难理解,刘备虽然跳槽频繁,没主动害死任何一任老板,然而吕布的人品就差了很多,他亲手杀死亲如父亲的丁原和义父董卓,一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嘴脸,一个不忠不义的形象跃然纸上,从此被历史定格,写进了《三国演义》,被人们所熟知。大家只知吕布无情无义,反复无常,但吕布表示也很无奈,生在尔虞我诈的三国乱世,人品是经不起考验的,人品在人性的面前一文不值。在儒家以孝义治国的理念面前,吕布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取的,我也不赞成吕布的做法,但是吕布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问题却值得拿出来讨论。

吕布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人),史载他臂力过人,精于骑射,以勇猛威武著名。当时的并州刺史是丁原,同时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军人,《三国志》记载丁原"有武勇,善骑射"。可以说吕布一身的本领和丁原一模一样,所以丁原很赏识吕布,于是呢让吕布做为亲信在他手下任职,然而这个亲信不一般,称为"大见亲待",丁原对待吕布如亲人一般,可以说丁原是吕布的第一个"义父"。丁原与吕布因有着一样的兴趣与本领而走到了一起,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样的关系下去,并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说不定也能传为千古佳话。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这种关系戛然而止,人品终究是败给了人性的考验。

是什么原因,让吕布杀死亲如父子的丁原,这一切要从人性说起 - 天天要闻

后来,优柔寡断的外戚何进干了一件糊涂事,他多此一举引外援向太后施压,想要一举铲除宦官集团。外援就是凉州军阀董卓与并州军阀丁原,何进准备"借虎杀狼"。然而事与愿违,何进的计划暴露,宦官集团提前动手杀死了何进,此时的京城一片血雨腥风。接下来就是丁原的并州集团与董卓的两州集团的游戏了,作为丁原的亲信吕布自然而然地卷进这一场纷争中,当然也可以说是身不由己。

在这一场政治与军事的游戏中,董卓的行动非常迅速,他首先吞并了何进余党,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曹操、袁绍和袁术等人,于是董卓势力一下变得很强大。但是旁边的并州集团,让董卓非常忧虑,他必须得消灭并州集团。

是什么原因,让吕布杀死亲如父子的丁原,这一切要从人性说起 - 天天要闻

吕布是丁原最重要的亲信心腹,董卓看到了这一点,他准备拉拢吕布除掉丁原。前面说过,现在并州集团的势力远远不如凉州集团,如果双方发生火并,并州集团打败凉州集团的希望很渺茫。吕布这时候有两个选项,一是背叛丁原,二是捍卫丁原。如果从生存的角度考虑,背叛丁原活命的机会更大,因为并州集团打败凉州集团的希望很渺茫,到那时候吕布不见得能活下来,所以选择背叛才符合生存之道。

这是一道选择题,吕布终究躲不过人性的考验,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丁原。两大集团一比较,董卓就是那根"良木"。生存与毁灭就是一念的抉择,选择毁灭符合儒家的忠义精神,选择生存就是道德的沦丧,此时的吕布也是身不由己,他的一切选择只符合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在我们看来,这种行为是不耻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灵犀一墨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 天天要闻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引子#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1月),罗白桦口述(原注:政协办公室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原标题《蒋介石贵池阅兵简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又收买了汪精卫,致宁、汉政府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 天天要闻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胖东来怕影响居民出行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多方回应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超市为解决客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主动承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关注。5月11日下午,经大河报《看见》记者多方核实,该传闻系不实信息。详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