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2020年08月09日17:52:21 历史 1209

庞统诸葛亮下棋,一语成谶

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 天天要闻

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故事: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庞德公家做客,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正在下棋,孔明在旁边观棋,看得心痒痒。这时童子来报,说庞德公侄子庞统来拜访叔父。庞德公大喜:“凤雏来也!”司马徽说:“今日难得卧龙、凤雏相会,不如让2人在棋盘上厮杀一番如何?”庞德公捋着胡子笑曰:“甚好!”

童子取来新的棋盘,诸葛亮和庞统这就厮杀起来,一番角逐过后,双方互有损伤,却也一时都奈何不了对方,转眼一个时辰过去了,依然无法分出胜负。

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 天天要闻

童子已经看傻了,问道:“两位先生,他二人到底谁会胜出呢?”

司马徽说:“庞公之侄,下棋可谓是妙招频出,变化无穷,实在是令人佩服!”

庞德公说:“你这小徒弟下棋虽变化不多,但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边诸葛亮和庞统2人一时无法战胜对方,开始祭出杀招。庞统心高气傲,率先落入诸葛亮的圈套。

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 天天要闻

诸葛亮笑道:“士元,你输了!炮轰你落凤坡,将军!”庞统惊出一身冷汗,看上去大局已定,毫无破绽,但庞统静下心来,却发现诸葛亮看似谨慎的布局中,却存在一个漏洞,如果这一招下去,诸葛亮先前的布局荡然无存。

庞统忽然淡定起来,笑着说:“孔明炮轰我落凤坡?确实高明,我马镫你五丈原,如何?”诸葛亮一看,自己先前辛苦的布局荡然无存,又要重新来过。

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 天天要闻

最后的结局谁输谁赢,无人知晓,可能是和局了。但诸葛亮和庞统却一语成谶:

庞统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诸葛亮活活累死在了五丈原。

古人云:世事如棋!没想到卧龙凤雏的人生真的就如同棋局一样,都没能成位最后的赢家,实在是让人感慨不已。

就这个故事来说,其实历史上,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是真的,但庞统根本不是死于落凤坡,而是死于雒城城下,只是被刘备葬在了落凤坡。

很显然,这个故事是后人根据已经发生的事实编成的。

总结

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 天天要闻

人们更喜欢把不成功归结为宿命,而不是认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诸葛亮和庞统之失败,也不是什么宿命。

庞统一个军师,怎么会攻城的时候站到一线被乱箭射死呢?仔细看《三国志》,你就会发现庞统得个性比较张扬,还曾经和刘备吵过架。军师冲到一线去指挥攻城,也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死于乱箭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庞统诸葛亮下棋:2人分别死在落凤坡和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 天天要闻

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跟他自己关系也很大,他事必躬亲,是个偏执的工作狂,整日吃饭不在点,每天忙到二半夜,整天坐在轮椅上,又缺乏运动,得了一身病。而最后诸葛亮死时,却把这一切归结于宿命。岂非笑话?

诸葛亮和庞统的确是三国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们并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最终害死他们的,就是那看似微小的弱点,绝对不是什么宿命!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豫荐你,百万爆文作者,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人类历史讲述者,关注我,了解更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