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博被判刑时,妻子爆出他的一个秘密,但没人相信

2020年06月23日17:56:08 历史 1197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经纬汉奸传》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陈公博,广州北门人。其父亲陈志美,早年镇压过太平天国,后来又跟随孙中山闹革命,一生致力于把皇帝拉下马。所以,陈氏一门在北门地区颇具名望。这也是为啥,在他18岁那年,就当了当地的挂名议员。据史料记载,陈公博人生的开局很好,起点很高,他在15岁时就进入了政坛。1920年,在蔡元培等人的鼓励下,陈公博回到家乡,创办了《广东群报》,以宣扬新思想,新文化为己任,在广东思想界影响颇大。

陈公博被判刑时,妻子爆出他的一个秘密,但没人相信 - 天天要闻

可以毫不客气地讲,如果陈公博继续沿这条路走下去,他的成就绝对不在胡适之下!但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1922年,陈炯明叛变,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反对、指责陈炯明。但陈公博却发表公开信支持陈炯明,并写信给陈独秀,指责他干涉自己的私生活,不让自己出国留学。然后,他断然离开,前往美国,迈出了错误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1925年,应廖仲恺之约,陈公博回到广州,并加入了国民党。

陈公博被判刑时,妻子爆出他的一个秘密,但没人相信 - 天天要闻

有资料显示,在随后的几年里,陈公博经常出入汪精卫、蒋介石的家,通过纵横捭阖,他如愿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在汪精卫的提携下,陈公博在短短两年内就当上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挤进了国民党中央领导层。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人生,也会像陈诚、孙立人等一样,成为国民党的中流砥柱。可惜这次,陈公博跟错了人。

陈公博被判刑时,妻子爆出他的一个秘密,但没人相信 - 天天要闻

1938年,汪精卫逃离重庆,开始了叛国之路,陈公博也跟着他一起逃到了香港,并写了本书,叫什么《苦笑录》,大概是为他自己的汉奸行为寻找心理安慰吧。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陈公博任立法院院长等职,俨然成了第二大汉奸。1944年汪精卫死后,他还一度接替汪精卫,当了伪国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长。在汉奸们看来,陈公博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但事实上,这也是他末日的开始。据史料记载,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公博带着他那号称国民党内第一美女的妻子李励庄,一起逃到了日本。

陈公博被判刑时,妻子爆出他的一个秘密,但没人相信 - 天天要闻

但由于蒋介石的施压,裕仁天皇最终还是派人将陈公博和李励庄押回了中国。1946年,陈公博被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死刑。李励庄爆出他的一个秘密,说陈公博虽然做过汉奸,但其实早在1940年时就被戴笠策反了。戴笠当时让他和军统特工徐天深单线联系。后者实际上就成了陈公博的电报员。通过徐天深,陈公博向蒋介石政府传递了很多秘密情报。因此,李励庄恳请江苏高等法院,免除陈公博的死刑。但很明显,没人相信她的话,所以陈公博还是被枪毙了!那么,大汉奸陈公博死后,美貌妻子下场如何?

陈公博被判刑时,妻子爆出他的一个秘密,但没人相信 - 天天要闻

据史料记载,李励庄由于卖国证据不足,在被关了三天后就释放了。它后来去了美国,由于害怕被蒋介石的特工暗杀,所以患了抑郁症,很快就死了。他们的长子叫陈干,当年曾写信谴责过父亲的汉奸行为。陈公博死后,陈干与母亲一起去了美国,并改名叫杰克·刘。据史料记载,此人特反感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但却颇具经商头脑,自己开了公司,如今早已身价过亿。但他似乎想为父亲做点啥,所以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为祖国作贡献,因此受国人敬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三天两会,中巴默契升级,南亚棋局正在重排 - 天天要闻

三天两会,中巴默契升级,南亚棋局正在重排

南亚的空气再次紧绷。2025年5月初的三天内,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连续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与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两场高密度的外交活动释放出的信号,远不止“友好访问”那么简单。 在与....
褒贬千年难定论!隋炀帝是昏君,还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褒贬千年难定论!隋炀帝是昏君,还是千古一帝?

大业元年的江都,烟花如星雨般坠落在运河之上,将整条河面染成流动的霞色。隋炀帝杨广斜倚在龙舟二楼的朱漆栏杆旁,手中的夜光杯映着粼粼波光。他望着舞姬们随风翻飞的广袖,忽然吟道:“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一旁的萧皇后轻笑道:“陛下新作,怕是又要
基督教为什么不停分裂?21世纪,天主教还会分裂吗? - 天天要闻

基督教为什么不停分裂?21世纪,天主教还会分裂吗?

谁会成为下一任天主教教宗?在教宗方济各去世后,这是悬于14亿天主教教徒头上的“上帝之问”。选举下一任教宗的秘密会议(conclave),召开在即。全球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衣主教”,正在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
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 天天要闻

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途中有机会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惊 - 天天要闻

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途中有机会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惊

当我们谈论起古代犯罪的人,大家都会想到的一个场景就是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然后有众多的官兵押往刑场或者是发配至某个地方。不过在官兵押送发配地方的路上时,其实是有机会可以逃跑的,毕竟古代交通不便,不论走往哪里都需要靠人力,最快的也就是通过牛马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