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2020年05月24日16:48:34 历史 1123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题/一夫一妻制的历史渊源,在古代一夫多妻竟然犯法?

文/有疾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摘要:

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是一夫多妻的变种,两者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所以称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三妻四妾往往是不准确的。

不过为啥中国古代能出现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呢?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系。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类对于自然根本谈不上什么改造,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寻找食物往往都成为一个难题,更不用说什么婚姻关系了。这个时候的人类只能抱团而居,单独行动往往意味着死亡。

到后来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成为可能,生产资料归家庭所有。但是这个时期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就出现了一夫多妻制。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

原始社会为啥要多娶老婆?

说白了,一夫多妻制就是保证多生娃,多产生劳动力来保证生产资料的剩余,保证自己的家庭不会饿肚子。但是这又随之而来一个问题:绝对的自由往往意味着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这个时期就是这样。

强者有可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也有可能是十七八个娃的父亲,总之就是比你人多,比你强大。这样他就可以用武力霸占你的粮食和财富,甚至将你当成免费劳动力,用来满足他的不劳而获。

于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产生了。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封建领主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势力范围,他就要保证自己家族人丁兴旺。怎么保证呢?很简单,多娶媳妇多生娃。

但是这又出现了问题。在奴隶主或者封建领主要去世的时候,就会发现不知道该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哪个儿子了。这么多的儿子都有继承权,不管分给谁,其他的肯定都不会同意,都会有意见。于是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它就是——宗法制。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秦始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社会国家)

宗法制

有人就要问了,宗法制的核心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吗?和一夫一妻多妾制有啥关系?有关系,关系还大了。

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嫡长子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所谓的嫡长子就是指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这样明确的关系就可以保证继承制度的有序进行,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避免了许多可能会出现的流血竞争。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西周宗法制)

而这里的正妻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中的“一妻”,放在皇帝家里就是皇后的位子。

所以“一夫一妻多妾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能够有效运行的两个基础。没有这俩给宗法制保驾护航,那宗法制就和一纸空谈差不多,根本没有啥说服力。

除了正妻之外,剩下女性生的儿子那就只能叫做庶子,和嫡子的地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即便是帝王也只能有一个妻子,那就是皇后)

宗法制下的严格规定

在历朝历代中,对于“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家庭和国家出现混乱,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区分妻与妾、嫡与庶可以保证封建制度的平稳运行。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宗法制下的称谓)

就像在汉朝的时候,孔乡侯傅晏就曾经以“乱妻妾位”的罪名被免除爵位;唐代曾经以明文规定禁止“有妻更娶”和“以妾为妻”;甚至有的朝代对于纳妾都有规定,就像在明朝的时候,严禁官员纳妓为妾,要不然就得被革职。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而设立的这一系列规定。有了明确的等级制度,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越发的高大,更利于自己的统治。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葛大爷演的《纳妾》里面可以看到一些门道)

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晋朝的贾充就曾经被司马炎特殊准许设立“左右夫人”,但是他的前任夫人李婉是因为老爹对司马家族不利而被诛杀,自己被连坐流放,本身在地位上就比不上贾充新娶的曹魏车骑将军郭淮的侄女郭槐。

当然,在民间的大富之家也不有理会这些规矩的。反正自己财产多,再多来几个孩子也分不完,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电视剧中的贾充)

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

清朝在中国各代王朝中可能比较特殊。在它还没有入关之前,奉行的是“一夫多妻多妾制”,也就是说可以有好多位正妻。但是在入关之后,受汉文化影响日深,慢慢地也就有了明确的嫡庶之分。

不过在乾隆时,兼祧制度被合法化。

所谓的“兼祧”就是一个儿子顶两家,一家兄弟几个人只有一个有男性后代的话,这个男性后代就可以娶两个到三个妻子,同时也为其它几家延续血脉。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乾隆画像)

这其实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平妻”,许多人就打着“兼祧”的名义来娶妻。

最后眼见着宗法制出现混乱,清政府不得不对做出应对——将后娶的妻子视为妾。官方名义上是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该兼祧的兼祧,该娶妻的娶妻,该生娃的生娃,一点都没受影响。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清末妻妾成群老照片)

就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先是与王明华结婚,但是因为王明华后来做了节育手术且儿女双双夭折,梅兰芳在1921年就以“兼祧”的名义娶了福芝芳为妻,一共生了九个孩子。

但是吧,后来梅兰芳先生又与孟小冬相恋,两年之后结婚。仍然是以“兼祧”的名义。不过这段婚姻却不被福芝芳和外界人士认可。当然,最后俩人也和平分手。

梅兰芳先生在以兼祧名义娶妻的时候已经是民国时期,清政府已经亡了十几年,但是兼祧习俗仍然流行。梅兰芳先生尚且如此,在民间这种情况也可想而知。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梅兰芳先生一家)

结语

中国历史上真正确立现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是在民国时期。不过那个时候各种思潮层出不穷,自然也就包括男女平权的思想。但是人类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纳妾的风气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法改变。

在1930年的时候,首次将男女地位平等的一夫一妻制写进了法律,但是关于“妾”这个问题却没有丝毫的解释。

直到1935年的时候,才在刑法中规定未经正妻允许的纳妾行为被视为违法。但是这个“正妻允许”四个字的水分太大了,说白了还是在默许纳妾的行为。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错!一夫一妻才是社会主流 - 天天要闻

(嗯……韦小宝就不用多说了吧)

中国真正意义上从法律和生活上禁止“纳妾”还是在1950年实行《婚姻法》之后,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你们也懂的……

说白了,娶多个老婆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榨和剥削,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不过曙光始终会在前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一)乱世孤女,遇一生挚爱时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点:濠州(今安徽凤阳) 人物:马秀英、朱元璋、郭子兴 宿州富商之女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因仇杀逃亡,临行前将她托付给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郭子兴视她如己出,教她读书明理,但她拒绝缠足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天天要闻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今天咱来唠唠湛江这名字的来历。别看现在湛江是个滨海大都市,无敌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没啥直接关系!是不是觉得离谱?别急,听我慢慢给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来先说个冷知识,湛江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 天天要闻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1971年,陕西乾县两位普通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出一个奇异石像头像。而这不起眼的一锄,竟成为破解千年未解之谜的关键线索——武则天陵墓前六十一尊无头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皇陵,历经千年风雨与盗墓者轮番“进攻”,却始终无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 天天要闻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根据《大桥徐氏族谱》记载,景孺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桥徐氏徐达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亲是雍正元年恩科举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景考祥,表兄则是乾隆年间进士、候选知县景鸿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