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史料】黑龙江逊克县俄罗斯族

2025年06月12日06:02:04 历史 1502

参考资料

Отчёт о рекогносцировочном обследовании приамурских районов, рукопись, Архив Русского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РГО), ф. 41, оп. 1, д. 283.


【逊克俄罗斯族猎人将俄式陷井(капкан)改良为适合捕捉东北虎,而当地鄂伦春人则学会了用俄语单词"табак"(烟草)与俄商交易……】

【俄国史料】黑龙江逊克县俄罗斯族 - 天天要闻

俄国地理学会会员П.И. Глуховский在1892年的考察报告中,描述今逊克县地区:"这里的江面宽度不足两俄里(约2.1公里),夏季渡船往来频繁,冬季冰面可通行马车,是连接外贝加尔与满洲腹地最便捷的通道。"这种战略价值早在《瑷珲条约》(1858年)签订后便凸显出来——俄国学者А.В. Кириллов在《远东殖民史》中指出,逊克虽划归清廷管辖,但已成为俄国哥萨克、毛皮商人与鄂伦春部落进行 clandestine trade(秘密贸易)的灰色地带。

中国史料《瑷珲县志》则记载了清廷在此设立的"卡伦"(边防哨所),其中逊克境内的库尔滨卡伦与俄国哥萨克哨站隔江相望。这种军事对峙下的民间交往,构成了俄国文献中所谓"边境共生"现象:1887年,俄国民族志学者记录到当地满族居民使用俄式钢斧砍伐木材,而哥萨克人则穿着用貂皮从汉商处换来的棉布内衣。

20世纪初的逊克县见证了两次大规模俄裔移民潮:第一次是1900年"庚子俄难"后,部分拒绝撤回俄国的旧教徒(старообрядцы)遁入逊克山林;第二次则是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近千名白俄难民渡过结冰的黑龙江定居于此。

【俄国史料】黑龙江逊克县俄罗斯族 - 天天要闻

俄国人类学家С.М. Широкогоров(史禄国)在《北满通古斯族的社会组织》中记载:"这些俄罗斯农民在逊克北部建立了东正教村落,他们保留着俄式木屋(изба)和圆形面包炉(печь),但开始向汉人学习种植大豆。"

中国俄罗斯族的口述史则呈现更复杂的文化适应:现年89岁的逊克县俄罗斯族老人李淑珍(俄文名Лидия Петровна)回忆,其祖父作为白俄军官与鄂伦春女子通婚,"家里既过圣诞节也过春节,用俄语祷告却用中文记账"。这种混融性在俄国档案中亦有印证——1923年赤塔边防军档案显示,逊克俄罗斯族普遍持有中俄双语"边民证",常被双方当局视为"可疑的双重效忠者"。

俄国商业档案揭示,逊克俄罗斯族在20世纪前期成为中俄贸易的关键中介。1915年哈尔滨俄商商会报告称,逊克的俄裔商人"精通满语和汉语方言,能准确判断貂皮、鹿茸的中国市场价格"。他们发展出独特的"三语账簿":用俄文记录成本、中文标注客户信息、满语符号表示货物等级。

【俄国史料】黑龙江逊克县俄罗斯族 - 天天要闻

这种商业智慧延伸至文化领域。俄国东方学家В.К. Арсеньев(阿尔谢尼耶夫)在《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提到,逊克俄罗斯族猎人将俄式陷井(капкан)改良为适合捕捉中国东北虎的加大型号,而当地鄂伦春人则学会了用俄语单词"табак"(烟草)与俄商交易。这种技术-语言的双重转译,使逊克在1920-1930年代成为东北亚著名的毛皮集散中心。

1930年代后,逊克俄罗斯族的命运随中苏关系起伏。苏联档案显示,1936年NKVD(内务人民委员部)曾秘密调查逊克俄裔社区,认为其"已严重中国化"。而中国方面,1953年民族识别时将"俄罗斯族"正式纳入56个民族,逊克的俄裔居民开始经历从"白俄难民"到"中国少数民族"的身份转变。

俄国当代学者И.В. Ушаков在《远东流散族群》中指出,这种转变伴随着深刻的文化妥协:"他们放弃了俄文姓氏的父称(отчество),但将东正教复活节彩蛋(писанки)的绘制技艺融入汉族剪纸艺术。"在逊克县民族博物馆中,一件1957年的展品生动诠释了这种融合——用红纸剪出的克里姆林宫轮廓内,装饰着"五谷丰登"的汉字字样。

【俄国史料】黑龙江逊克县俄罗斯族 - 天天要闻

#历史# #俄罗斯# #黑龙江# #东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