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之甫这一生走得太快,也结束得最快。
他是庄之行和藏海复仇路上的牺牲品,是蒋襄捍卫庄家主母位置的筹码,是庄芦隐重获恩宠的最后一搏。
从出生到坐上工部侍郎的位置,庄之甫的每一步都是母亲蒋襄为他策划的,却没有想到,最后惨死在父亲庄芦隐身上。
一、幸运儿
蒋襄下嫁给庄芦隐,助庄芦隐在朝堂之上立稳了脚跟。
很快,庄之甫就出生了。
作为庄家的大公子,他一出生就拿了一副好牌,父亲是大将军,外祖父是礼部尚书。
即便是庄芦隐战事失利,被皇上削爵,母亲蒋襄可以底气十足地对庄芦隐提出和离,回到蒋家。
蒋襄这一步,其实就是在给庄之甫铺路。
即便没了庄芦隐,庄之甫的仕途之路也可以靠着蒋晋走得很顺利。
年幼的庄之甫唯一的依靠就是蒋襄,所以他走得每一步都是按照蒋襄的规划走,以至于他成了一个只会依附母亲的傀儡。
后来庄芦隐重获恩宠,蒋晋再次抛出了橄榄枝,要求庄芦隐再娶蒋襄,自己重新把他拉回朝堂。
庄芦隐即便已经娶了沈宛还是妥协了。
权力是大多数男人一辈子放不下的执念。
蒋襄再次成了侯府主母,庄之甫成为侯府的大公子。
其实庄之甫骨子里是懦弱的,一个强势的母亲,养不出一个三观健康的孩子。
在与沈宛母子的争斗中,庄之甫是一个隐形人,所有的路障都是蒋襄清理的。
沈宛死后,蒋襄对年幼的庄之行加倍地溺爱,放任他享乐游玩。
庄之甫则在蒋襄的严加管教下,进入了朝堂之上,担任了工部侍郎。
他习惯了讨好蒋襄。
在工部侍郎位置上,庄之甫抵挡不了下属的诱惑,也扛不住金钱的引诱,开启了自己的贪欲。
与其说庄之甫是幸运儿,不如说他是被蒋襄养废的工具人。
二、杀机
庄之甫的贪婪已经众所周知,其实皇帝想过除去庄之甫,借此来敲打庄芦隐。
太后驾崩之后,朝堂出现了两派,一派是建议把已经与先帝合葬的李贵太妃迁出皇陵,让太后和先帝合葬。另一派则是主张维持现状。
皇帝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便把这个工作给了工部。
工部侍郎是庄之甫,就相当于皇帝把这个难题给了平津侯庄芦隐。
这个决定暗藏着皇帝一箭双雕的算计。
若是处理好了,这就说明平津侯一家还有利用的价值,可以让庄之甫在工部侍郎位置上待得更久一些。
若是处理不好,借此发难,除掉平津侯一家。
现在最难的就是庄芦隐了,他知道庄之甫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只能自己出马。
多亏了藏海的出现,化解了侯府的这场危机。
藏海除去了杨真,替庄芦隐处理了皇帝的难题,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只有展现出对方想要的价值,才会被重视。
这一局,庄芦隐看到了藏海。
藏海自以为这是打入侯府的机会,殊不知这也是皇帝布得局。
他既能通过事实查看藏海的真实能力,又能给庄芦隐一个警钟。
现在的庄芦隐已经不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了,在京城待久了,也不过是个闲人。
三、软骨头
合葬这件事情,警醒了庄芦隐,但是没有叫醒庄之甫。
他偷工减料,贪赃枉法的证据比比皆是。
藏海与庄之行合作之后,在庄芦隐面前频频刷存在感,但庄之甫无动于衷,他笃定蒋襄能够替自己处理好一切。
从杨真,瞿蛟,再到褚怀明,蒋襄预料到了藏海扶持庄之行的目的,就是彻底取代庄之甫。
庄之甫是文官,而庄家历代都是武将。
庄芦隐骨子里还是希望家里能出一个武将的,但是只因愧对沈宛,庄之行又懒散,他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可是现在庄之行开始练武了,还在毬赛上得到了头筹,他开始有了期待。
藏海给庄芦隐画了个大饼,庄之甫和庄之行一文一武一定能够壮大庄家,虽然庄芦隐有所怀疑,但还是愿意拼一把。
毕竟庄之行小时候,自己曾经手把手教过他。
其实藏海还要感谢蒋襄,要不是蒋襄太急功近利,庄芦隐还不可能这么快重用庄之行。
蒋襄在庄之行制服了放火烧藏海的褚怀明之后,迫不及待地去庄芦隐面前诋毁藏海。
这在庄芦隐听来,是对庄之行的否定,他根本听不进去蒋襄的任何分析。
蒋襄在竭力为庄之甫未雨绸缪的时候,庄之甫在干什么呢?
等待与沉默。
庄芦隐救藏海受伤的时候,庄之甫跟在蒋襄身边,而非去看望受伤的父亲。
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没有了自己做主的能力,蒋襄没有发话,他不敢自己做任何的决定。
即便已经成婚,他在蒋襄面前还是个妈宝男,他跟蒋襄同时出现的时候,永远是个陪衬,不敢暨越,不敢反驳。
四、绝路
庄之甫这一生唯一强硬的时候,就是为了自救,污蔑亲手父亲庄芦隐。
曹静贤怀疑癸玺被庄芦隐藏起来了,便准备对庄家发难。
庄之甫是最好的切入口,他好贪,胆小,没骨气。
曹静贤把住了他贪污的证据,逼他与自己联手算计了藏海,背叛了庄芦隐。
庄之甫低估了曹静贤的恶,也低谷了藏海的能力。
在他们面前,庄之甫就是一个稚子。
曹静贤逼着庄之甫杀藏海,想要让庄芦隐自食恶果,没想到藏海被救了。
他以为庄之甫与藏海联手做局,便拿庄之甫开刀了。
庄之甫贪污证据确凿,被收押了。
曹静贤对他私自动刑,废了庄之甫的双腿。
这是对庄芦隐的羞辱。
但是庄之甫看不懂他们的较量,他想要活命,宁愿搭上庄芦隐的命,也要自己活下去。
他当众污蔑庄芦隐有谋反之心。
曹静贤欲以此借口,踏平侯府,是庄之行在藏海的提前谋划下,阻止了一切。
可是庄之甫的一生已经彻底毁了。
他的膝盖被剜,痛不欲生。
庄芦隐自身难保。
蒋家在朝堂已经失去话语权。
侯府彻底垮了。
写在最后:
蒋襄把庄之甫带到这个世界上,也亲手送走了他。
她把庄芦隐的罪证呈给皇帝之后,回家准备好了毒药。
与其活着受罪,不如一起解脱。
她准备了四碗毒药,庄之行,庄之甫,儿媳王氏和自己。
最后只有庄之行没有喝,其他三人中毒身亡。
或许出生在庄家,就是庄之甫最大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