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还在密谋,可日本最后“堡垒”已被中国攻破

2025年04月02日10:50:17 历史 7206


美日还在密谋,可日本最后“堡垒”已被中国攻破 - 天天要闻

就在3月的最后一周,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展开了对日本的访问,整个过程丝毫没有一点遮掩,非常直截了当的对外公开了自己的目的,公开表示,美国要“遏制中国”,日本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然而,就在美日防长85分钟对华密谋之际,日本人转身却发现,自家最后的产业“壁垒”已经被中国攻破。

 按照《日经亚洲》的消息,日本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这几年在全球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东南亚地区本身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也在中国企业的攻势下进退维谷。

 美日还在密谋,可日本最后“堡垒”已被中国攻破 - 天天要闻

而如今,印尼作为日本车企的“最后堡垒”,在2024年的统计里,日本品牌市场份额首次跌破90%,而中国车企凭借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政策红利,份额从零跃升至6.4%,电动汽车销量更同比激增150%。比亚迪仅用7个月便占据印尼电动车市场36%的份额,并计划投资13亿美元建厂,进一步挤压日系车的生存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近年试图通过“防卫产业振兴计划”重振军工,然而军工产业的根基,归根结底是工业制造业。然而日本丢掉的三十年,经济的停滞还是次要,真正衰退的,恰恰是工业。伴随着日本最后的“堡垒”被中国攻破,工业制造业系统性的衰落只会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创新不足、成本控制力下降、市场反应僵化、技术路线滞后,这些在日企市场竞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早已使日本右翼复兴军工的目标,沦为空中楼阁。

 美日还在密谋,可日本最后“堡垒”已被中国攻破 - 天天要闻

更严峻的是,日本当前的问题,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疲软导致财政资源捉襟见肘。但美日对华密谋中,美国的要求,却是将防卫开支提升至gdp的3%,日本需额外支出约10万亿日元,约合650亿美元。这对债务率已超260%的政府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衰退的工业制造业税收贡献,又在减少,这将进一步压缩军工投入的空间。

 美日同盟不论再怎么强化,美国防长说再多的谎言,都不过是为日本提供短暂的安全幻觉。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态势既是挑战,亦是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巩固区域影响力的历史机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75年,五岁儿童一句话,发现了藏匿29年的女特务 - 天天要闻

1975年,五岁儿童一句话,发现了藏匿29年的女特务

1978年寒冬的浙江黄岩县宁溪公社,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袅袅升起,谁也没想到这个平静的清晨,会因一个5岁男孩手里的水果糖掀起惊涛骇浪。红星大队的李朝红正晾晒着腌菜,忽然看见邻居家的小宁宁蹦跳着从对面院子跑出来,嘴里还含着颗晶莹的糖块——在那个物
转发寻人!如果有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请联系他们—— - 天天要闻

转发寻人!如果有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请联系他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位于延庆区,展示了44位牺牲在平北的烈士生平。在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里,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展示了44位牺牲在平北的烈士的生平。其中,有一部分烈士有照片,其余大部分则只有剪影,或是一幅根据那个年代的战士形象绘...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 天天要闻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中超第4轮,山东泰山主场0-3不敌成都蓉城,是一场完败。论牌面,两队都很强,但是,崔康熙的“人盯人”战术非常被动,徐正源的战术安排针对性很强,这场大胜绝非偶然。名嘴董路在直播时评论这场比赛认为,崔康熙的责任非常大,他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董路表示,“鲁能啊,如果你看了我的作品,我就跟你...
英雄不朽: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是两种精神在较量 - 天天要闻

英雄不朽: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是两种精神在较量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一1942年5月25日,将军率突围队伍抵达山西辽县十字岭附近。这支在3万日军合围中艰难辗转的队伍,成功完成了掩护与断后任务。面对日军飞机的盘旋轰炸,将军登上一处高坡,用疲惫而嘶哑的声音指挥队伍疏散。傍晚时分,大队人马已冲出包围圈,将军也准备走下十字岭。突然,尖锐的啸叫声再次划破天际,他一边...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剧与无奈 - 天天要闻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剧与无奈

在遥远的古代,山中有一股匪帮,他们身手不凡,行踪诡秘,仿佛在这片大山之中是无所不能的王者。这个匪帮的首领,名叫大当家,带领着他的兄弟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劫掠,甚至在与官府的对抗中屡屡逃脱。
“环保自然葬”在台湾渐成风气 - 天天要闻

“环保自然葬”在台湾渐成风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北市“落羽之丘”树葬园区一角。台北市民政局供图越来越多岛内民众身后选择海葬。新北市民政局供图清明时节,台湾民众纷纷归乡扫墓祭祖。与过往不同的是,很多家庭清明祭扫不再到墓园,而是到环境清幽的树葬、花葬园区,或者是到白浪逐岸的海边,心香一瓣,追思逝者。土葬、靡费、迷信曾经是台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