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邓小平在1976年怀仁堂事变》
这是华国锋与叶剑英之间的一次“相互试探”!
1976年,怀仁堂行动结束后,一切都归于风平浪静,可身处高位的华国锋与叶剑英,却仍心事重重,两人“过招”时,华国锋提出一个建议,叶剑英不仅当场予以驳回,还直言这是在搞“宫廷政变”!
众所周知,华、叶二人,此前非但没有任何矛盾,更是关键时刻选择联手,共同促成了粉碎行动。
可如今,就在局势即将要“柳暗花明”之际,他们为何会突然“大变脸”?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切,或许还要从毛主席的去世说起:
1976年,伟人的离开,让原本就暗流涌动的局势,更加剑拔弩张,一边是搅局者的蠢蠢欲动,一边是老同志的苦苦维持,双方一直在“暗中较劲”,而这时,此前一直处于“考察期”的华国锋,也终于“顺利转正”,众望所归成为新一任领袖。
值得庆幸的是,“新主”华国锋,不仅没有受那群人蛊惑,同流合污,而是及时看清局势,联合叶剑英、李先念等老同志一起,策划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行动!
1976年10月6日晚,中国大地仍笼罩在缅怀伟人的悲伤中,殊不知,一场秘密抓捕行动,却在中南海怀仁堂内,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四位主谋被当场捕获,重要党羽也被一举拿下。
而行动结束后,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个消息,告知党内领导同志。汪东兴按照叶剑英的吩咐,亲自给在京的政治局委员打电话,通知当夜去玉泉山九号楼,召开紧急政治局会议,并明确规定,不许告诉家人,不许带秘书,不许请假。
由于这场行动保密级别很高,外界大众一无所知不说,就连接到电话的政治局委员们,同样也是一头雾水。
得到通知后,他们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今天的开会地点为何如此不同寻常,选在了远离市区的玉泉山?
尽管满腹疑惑,可他们却不便打探,更不敢拖延,放下电话就急匆匆往目的地赶
而此时,华国锋与叶剑英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怀仁堂行动结束后,他们二人不敢在中南海久留,立即乘坐同一辆防弹大红旗汽车,由两车警卫人员护送驶离,前往西郊的玉泉山九号楼,这是毛主席赠给叶剑英的府邸。
而在等待委员们期间,华、叶提前先开了一个“小会”,围绕一个重要问题,展开了一场各怀心思的“过招”!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央政治局势虽然表面上“云开见日”,可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在所有人的面前,那就是党内“一把手”的人选。
对此,叶剑英开门见山表示,这场会议除了宣布对小组织的抓捕决定,还要把党中央主席的人选定下来。华国锋当即表示同意,而后又提出,希望由叶帅主持接下来的这场会议。
对于这份好意,叶剑英并没有欣然接受,他说自己可以讲讲话,但会议应该由身为第一副主席的华国锋来主持
紧接着,华国锋将话题又引到党主席人选上来,他试探性地说道”关于党中央主席的人选,我提议,还是请叶帅来担任比较合适。
”尽管叶剑英表示婉拒,还搬出毛主席生前对华寄予的厚望,可华国锋仍谦虚推让,表示自己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不及叶帅。
双方就这样你推我让,直至叶剑英正了正脸色说道:
“我一直是军事干部,搞了几十年军事斗争,如果现在我作了党的主席,世人岂不说我搞‘宫廷政变’吗?”
紧接着,他又随和地拍了拍华国锋的肩头,以长者的口吻宽慰道:
“你就放心地干吧,我和军队会尽力扶助你的。”
此话一出,华国锋也没有理由再推辞,可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顺着叶剑英的话提到了党主席与军委主席的关系,言外之意便是军事大权的归属。
叶剑英“一点就透”,即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也当场给对方吃了一记“定心丸”,他爽快地表示,“我们党的一贯原则就是党指挥枪,党中央主席理所当然就是中央军委主席。”
就这样,关于主席的人选也尘埃落定,最高领导权最终花落华国锋
在京政治局委员全部到齐后,华国锋和叶剑英也起身前往一楼客厅,看着不明所以的众人,华国锋神情严肃地宣布,中央已经对小组织头目,采取断然措施,实行隔离审查。话音一落,大厅里先是一片寂静,而几秒后,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而这也意味着,过去那段动荡十年,彻底成为了历史!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点击头像进入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