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重庆白市驿机场的轰鸣声里,潘有声攥着电报的手不住颤抖。
戴笠专机坠毁的消息传来时,这个被夺妻三年的男人突然在街头痛哭失声。
而此刻被软禁在杨家山公馆的胡蝶,正对着梳妆镜将翡翠耳坠狠狠摔在地上——这串戴笠送的定情信物,终于要成为陪葬品了。
1928年上海滩的霓虹灯下,19岁的胡蝶在《火烧红莲寺》片场突然甩了未婚夫一记耳光。
林雪怀拿着她的存款投资失败,却还在外花天酒地。"我们解除婚约!"
这个决定让全城小报沸腾,却也让她在摄影棚遇见改变命运的潘有声。
当潘有声捧着热腾腾的蟹黄小笼包出现在片场时,刚拍完淋雨戏的胡蝶正裹着棉大衣发抖。
这个洋行小职员不会说甜言蜜语,却记得她每个月的痛经日子,总能变戏法似的掏出红枣姜茶。
六年的细水长流,终于在南京路教堂的钟声里修成正果。
1937年淞沪会战的硝烟中,香港浅水湾的洋房里,胡蝶抱着刚满月的女儿轻声哼唱:"蝴蝶飞呀飞..."。
谁料四年后日军铁蹄踏碎香江,那张"中日亲善"的演出邀约成了催命符。
她挺着根本不存在的孕肚婉拒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个谎要拿30箱家当来圆。
九龙码头的浓雾里,杨惠敏看着装满胡蝶嫁妆的货轮暗自窃喜。
这个"抗日女杰"早被76号特工策反,30箱细软转眼成了日本宪兵队的战利品。
当戴笠拿着仿制的珠宝箱出现时,胡蝶摸着那些崭新的翡翠镯子,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请君入瓮"。
渣滓洞刑讯室的惨叫声中,潘有声看着"蝴蝶牌热水瓶公司"的营业执照浑身发冷。
军统特务的枪管顶着他的太阳穴:"云南的运输线,够潘老板忙活几年的。"
而在重庆神仙洞的欧式别墅里,戴笠正亲手给胡蝶系上貂皮披肩:"雪肤花貌,就该配这些。"
最讽刺的是1944年那个暴雨夜,戴笠把离婚协议书拍在潘有声面前时,这个被折磨了三年的男人突然笑了。
他看着协议书上"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字样,竟掏出钢笔签得行云流水。
当戴笠的专机撞上岱山时,南京路的裁缝铺里,潘有声正在量一件孔雀蓝旗袍的尺寸。
这个向来稳重的男人突然发疯似的扯开布料,露出夹层里胡蝶绣的"待重头"三个字。
而在温哥华的樱花树下,改叫潘宝娟的老妇人,总会摸着墓碑呢喃:"有声你看,蝴蝶真的会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