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铁饭碗、花光积蓄,一名中国女车手创造历史背后的故事

2025年03月24日16:00:27 历史 6376

辞掉铁饭碗、花光积蓄,一名中国女车手创造历史背后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国女车手师炜(铁豆)参加f1学院赛。

2025f1中国大奖赛送给车迷一场盛宴,但这一次,本土观众期待的目光不只属于f1车手,大家还锁定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女车手。

今年,f1中国大奖赛首度迎来了f1学院赛,在这项由女性车手参与的比赛中,来自内蒙古包头的95后姑娘师炜(铁豆)以外卡车手的身份,代表hitech tgr车队参赛,她也成为历史上首位踏入f1学院赛场的中国车手。

辞掉铁饭碗、花光积蓄,一名中国女车手创造历史背后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师炜在比赛中。

在家门口,拼尽全力

f1学院赛始于2023年,旨在培养年轻女性车手进入更高级别的赛车赛事,今年学院赛驶入了上赛场,师炜笃志要在家门口赛出风格、赛出成绩。

在周六的首回合比拼中,驾驶着中国风“祥云”图案赛车的师炜在父老乡亲面前显得有些紧张,第一圈就意外滑出赛道退赛。突如其来的意外并没有打倒她,周六晚师炜连夜和车队进行调整,希望周日的次回合正赛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准。

周日的比拼中,三位车手因碰撞和失误相继退赛,但这次师炜没有受到影响,凭借自己冷静的发挥,顺利完成了11圈的比赛,最终以第十四名完赛,创造了中国女车手在f1学院赛上新的历史。

赛后,师炜怀着激动的心情,感谢了团队一直以来的付出。值得一提的是,f1开赛前夕,途虎养车宣布中国首位f1学院赛场女车手师炜成为品牌“专业养护体验官”,赛车运动中车辆需要最专业的团队进行维护,师炜眼下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帮助。当然,日常用车同样需要专业的养护服务,途虎养车的专业化服务流程,可以满足从赛道到日常家用车辆的养护需求。

比赛结束后,在最后一个回场圈时,师炜哽咽了,这让人动容的一幕不得不让人想起去年的周冠宇,他在完赛后同样泪洒赛场,他们都在家乡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中国人可以在赛车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辞掉铁饭碗、花光积蓄,一名中国女车手创造历史背后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柔美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韧的心。

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

很多人认识师炜,是因为她的抖音账号“铁豆”,在这个接近650万粉丝的账号里,师炜总是面带笑容和我们分享着一切,从日常到赛场,记录着一路的欢笑与艰辛。

我们逐渐发现,在围场闪光的“铁豆”,还有很多不同身份。师炜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新闻系,是山东省的青联委员,同时还是中国轻型飞机国家队的一员……但是为了f1学院的比赛,师炜辞掉了事业单位的工作,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进去。

师炜对于赛车的热情,值得所有人尊敬。在去年f4的比赛后,有媒体质疑师炜只是一个网红,开方程式纯属蹭热度,师炜当即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在两分钟的视频里,师炜晒出了自己往返训练场的机票以及银行的票据,表示自己这些年为了赛车很少回家,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2024年她去巴黎看奥运会,买下一款自己喜欢的名牌包,但转念一想,这包都可以换一套轮胎了,便在回国后把包退了。在走红这条路上,师炜或多或少受到过非议,也许她早已习惯这一切,但真性情的“铁豆”,决不允许自己热爱的事业被亵渎。

除了回击恶意报道,师炜也会积极和粉丝分享自己的“出圈”时刻,人民日报、新华社都曾采访过师炜,就连成为英语练习报的素材,师炜也会和大家津津乐道。在赛场准备时,她大方号召观众和媒体多多帮自己拍照,记录下这一难忘时刻,一切正如她所说:“我希望把中国女性的美好和自信带到赛场上,让中国面孔出现在大赛上。”

辞掉铁饭碗、花光积蓄,一名中国女车手创造历史背后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师炜得到了现场很多车迷的欢呼。

为了能让自己在f1学院赛出彩,曾被质疑拧不动方向盘的师炜,磨破了双手、花光了积蓄、不停奔波在世界各大比赛。也许不成为赛车手,师炜的人生同样精彩非凡,但她却义无反顾地为赛车付出自己的全部。

“人生的方向盘必须自己掌握,女性力量不容小觑,赛车也不是男人的专属。有的时候不要给自己设限,有梦就去追,不管赛道是属于谁的,想做就去做。”这是师炜留给女车手们最珍贵的宝藏。

荣耀和赞美,不过是女性运动员伟大历史的注脚,真正书写这一切的,是她们强大的内心和坚韧的意志。f1正赛上一次出现女性身影,还要追溯到50年前了,意大利车手莱拉-隆巴迪在1975年的西班牙大奖赛获得了第六名。f1官方也在不断推动女性赛车发展,如今师炜和世界上所有女车手们一起,正努力追赶前辈的步伐。

相信总有一天,女车手们会克服身体上的“向心力”,驶出世俗与偏见的“急弯”,将那双智慧而又坚韧的双手握在f1赛车的方向盘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