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2025年05月07日02:22:05 历史 1037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52.安帝乱政

他人之蜜桃,我之砒霜

汉安帝刘祜是公元106年13岁登基,直到121年邓太后去世后28岁才开始亲政。

对于东汉6000万百姓来说,邓太后是“大圣”,对于28岁正值壮年的刘祜来说,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刘祜早就不满受制于邓太后的地位,邓太后的死,对他来讲无异于一次政治上的解放。

作为小时了了长大不佳的典型代表,16年的压制,早已扭曲了他的心智。

其实邓太后早就看出汉安帝难堪大任。

由于邓太后终身临朝称制,而不肯主动还政于刘祜,对他百般严格,动不动就训他一段。

搞得刘祜不敢正视邓太后,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收敛着衣襟空拥帝位,从而心生烦闷,悬书于宫廷之中。

长期被冷落,被当做空气,汉安帝没有反思,反而自甘堕落。

他开始沉迷于典艺和酒色。

刘祜成年后多有不德,邓太后对其愈发不满意。

刘祜的乳母王圣知道这种情况,常与宦官在刘祜面前说邓太后坏话,使刘祜与邓太后离心离德。

邓太后打算废掉他,于是频繁接见各地王子。

她曾属意的平原王刘得,结果不久英年早逝。

后征召济北、河间二王之子女入京,更深一层的用意是从中考察合适的帝位人选。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河间王子刘翼的俊美仪容,令邓太后感到惊奇,便把他过继给汉和帝长子平原王刘胜,并留在京师洛阳

经过考察,她选中了河间王之子刘翼。

然而,废立乃动摇国本之举,牵涉太广,风险极大。

好在刘祜的长子刘保,因宽厚实诚,在小学表现很好,得到了邓太后的嘉奖,于是邓太后便将刘保立为皇太子。

汉安帝这个帝位没丢,跟他有个好儿子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最终邓太后没有废安帝另立他人。

当时,刘祜的乳母王圣,见邓太后还没打算归还政权,担心汉安帝会被废黜,所以常和中黄门李闰去打探邓太后身边的消息,并与江京在汉安帝身边诋毁邓太后。

阎皇后之所以能上位,是因为邓太后有意压制豪门,才让她有机会入住后宫。

可是阎皇后并不感激,还到处诋毁邓太后。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他们说邓太后要废了刘祜,改立刘翼为帝,刘祜又恨又怕,对邓太后的狠深埋心底。

长期被压抑,汉安帝掌权后,开始疯狂报复。

首先拿来祭刀的是邓骘

邓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宫女,诬告邓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刘祜,另立平原王刘翼为帝。

这一诬告正中刘祜下怀,邓悝等人都被废为庶人。

邓骘因不知情,被革除特进之职,但保留上蔡侯的爵位,令其前往封地,最终受郡县官吏逼迫而死。

邓骘在东汉天灾严重,内忧外患的困境下,崇尚节俭,减轻徭役,

推荐何熙、祋讽、羊浸、李郃、陶敦等贤士,于朝廷任职;

征辟杨震、朱宠、陈禅等人,请他们任自己的幕僚。

于是天下再次安定,受到百姓称颂。

由于邓骘无罪遇害,天下怜之。

大司农朱宠抬着自己的棺材上疏说:“和熹皇后有圣善之德,是大汉的文母。邓氏兄弟忠孝,同心忧国,是王室的依赖。他们功成身退后,还将自己的封地让给贤者,这是历代的外戚都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然而却遭受诬陷,七人遇害身亡,有违天理人伦。应该妥善安葬他们,告谢亡灵。”

然而朱宠却因此被刘祜罢官归乡。

朱宠被罢官后,平民百姓们纷纷进京为邓氏鸣冤。

刘祜迫于舆论压力,只好将邓骘等人妥善安葬于北邙,又将被流放的邓氏子弟召回京师洛阳。

邓氏家族烟消云散,轮到皇后阎家了。

接着,就是纸圣蔡伦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这涉及到一桩旧案,当年窦皇后与其母沘阳公主,设计诬陷太子刘庆生母宋贵人(刘祜的奶奶)行厌胜之术。

蔡伦受窦皇后等人的讽示,坐实了宋贵人姊妹的罪名。二人在被送往暴室后饮药自杀。

安帝亲政,追查前事,让蔡伦自行前往廷尉署认罪。

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

接着,是名将邓遵

邓遵是东汉高密侯、大司徒邓禹的孙子,东汉第一位度辽将军 。

邓遵在此任上,先后诛灭羌寇、击破匈奴、征服鲜卑,立下了赫赫战功。

邓太后去世,邓遵被汉安帝谮杀。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打压邓太后派系后,他开始提拔自己的人。

追尊父亲清河孝王刘庆为孝德皇,母亲左小娥为孝德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皇后。

将嫡母耿姬的兄长授予牟平侯、宝监、羽林、左军、车骑等官。

祖母宋贵人的四个兄弟为列侯,宋氏一族担任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吏的有10多人;

妻子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一并封为卿、校,掌管禁军,于是东汉“内宠始盛”。

被邓太后打压的宦官和外戚又死灰复燃。

最让人意外的是,汉安帝如同没有断奶的婴儿,居然变态式宠爱乳母王圣,也就缔造王圣历史第一乳母的江湖地位。

刘祜亲政后,其乳母王圣倚仗对安帝的养育之恩,放纵任性,颇为专权。

王圣及其女儿伯荣奢侈暴虐,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煽动内外,干预政事,无恶不作。

司徒杨震上疏劝刘祜将王圣驱逐出宫,断绝她与女儿伯荣的来往。刘祜便将奏折给王圣看,于是王圣母女皆心怀怨恨。

刘祜由于无法亲自前往甘陵祭拜生父孝德皇刘庆,便多次派王圣之女伯荣前往甘陵祭拜。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伯荣恃宠而骄,所经过的郡国官员无不前呼后拥,夹道迎送,甚至迎着伯荣的车子叩首行礼像朝见帝王一般,刘祜却不加约束。

尚书陈忠上疏指出:伯荣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

王圣的另一位女儿王永,也分走刘祜的权威,与刘祜共同掌权,史称“分威共权”。

当时,海内贪污之人都纷纷贿赂宫女王永,于是王永便属托各个州郡长官,颠覆了地方选举,让那些因行贿而被监禁的人再次得到任用,致使地方官员黑白混淆,清浊同源

天下哗然一片,都说钱才是上流之物。

不久,刘祜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封爵乳母的先河。

刘祜在国库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派人给乳母王圣大规模修建宅第,位于津城门内,合两坊为一坊。

屋舍毗连不绝,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攻山采石,大匠左校别部将作合几十处,转相迫促,花费巨亿。

中常侍樊丰、侍中谢恽等,见杨震连续进谏都没有被刘祜采纳,于是无所顾忌,便假造诏书,调发大司农的钱谷、大匠见徒的材木,各自修建起家舍、园池、庐观,劳役花费无数。

杨震的下属截获了樊丰伪造的诏书,准备等到刘祜返回洛阳后上奏。樊丰等人很害怕,便诬陷杨震心怀怨恨。

当时,安帝的舅舅大鸿胪耿宝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杨震不接受。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耿宝亲自询问杨震说:“李常侍是陛下亲近的人,陛下想叫你推荐他的哥哥,我耿宝不过是传达陛下的意见而已。”

杨震说:“如果朝廷想令三府推举,应该有尚书的命令。”

于是拒绝了他,耿宝恨极而去。

皇后兄长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他的亲友,杨震又不接受。

司空刘授听说后,马上举荐这二个人,十天之内都被提拔。

因此,杨震更加遭怨。

杨震前后多次上疏,言词激切,安帝已经不高兴,樊丰等又都更加对他侧目憎怨,只是因为他是名儒,而不敢加害。

不久,河间郡有一名叫赵腾的男子到宫门上书,批评朝政。

安帝阅后非常生气,下诏将赵腾收捕人狱,严刑拷问,最后以诬惘安帝的罪名结案。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杨震知道后,立即上书营救赵腾。安帝看了杨震奏章,仍不醒悟,将赵腾押赴都市斩首。

汉安帝听信王圣等人的谗言,将太尉杨震革职。

樊丰还是恨他,又请大将军耿宝上奏说杨震不服罪,刘祜便下令将杨震谴送原籍。

杨震说:“我蒙圣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

这位“关西孔子”,于是服毒自尽。

大家应该都听过他的“四知”故事。

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

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看到汉安帝如此乱政,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

大臣们都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

只有从边疆回京城汇报情况的敦煌太守张当力排众议,廷尉陈忠也认为西域归属汉朝已久,轻易放弃就会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刘祜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并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500士兵出屯柳中城。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讨平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

有了荡平西域的功劳,汉安帝居然要效仿汉章帝,封禅泰山

然而,封禅泰山还不算,他居然废掉了太子。

东汉的皇后除了阴丽华,几乎都是不生蛋的母鸡。

刘祜的阎皇后多年不育,由于此前刘祜已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刘保为太子。

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阎皇后鸩杀。

阎皇后怕太子即位后会追究杀母之仇,处心积虑地要除去他。

公元124年,10岁的刘保在宫中受惊吓过度而患病(惊恐症),终日惶恐不安,魂不守舍。

于是,汉安帝将刘保从东宫,搬到王圣的房舍里避难,由王圣照看刘保。

然而,刘保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不希望刘保与汉安帝的乳母王圣亲近。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便声称王圣的房舍是新修的,犯了土禁,也不能居住,双方发生了争执。

王圣和她的女儿王永,联合阎皇后的侍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与王男、邴吉等人在大殿上“互相是非”。

王圣、王永遂诬陷王男、邴吉,导致二人被幽禁而死,家属都被流放到比景县。

太子刘保思念王男等,多次叹息。

王圣与王永担心刘保继位以后会报复她们,于是与阎皇后及其党羽勾结, 妄造虚无,共同构陷太子刘保与东宫官属合谋弑父自立。

汉安帝听到刘保的“罪名”后,大怒,召集公卿百官,商议废黜太子刘保。

太子的废立要经大臣们讨论,大将军耿宝秉承阎皇后意旨,力主废黜刘保。

太常桓焉、廷尉张皓则反驳说:“人生年未满十五,过恶尚未及身,望陛下为太子选德行高操的师傅,辅导以礼义,自然行为有方。”

只是刘祜并不觉悟,废黜了太子刘保,改封为济阴王。

当时监管刘保家事的小黄门籍建、中傅高梵等人都无罪而被流放朔方。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来历于是邀集光禄勋礻殳讽,宗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太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司马徐崇,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十余人,一起到鸿都门证明刘保无罪。

汉安帝及左右亲信很担忧这件事,于是派中常侍带着皇帝诏令逼迫各位大臣不要在进言,否则将大刑伺候。

提意见的人没有不惊慌失色的。

薛皓率先叩头说:“本来就该照诏令说的做。”

来历很愤怒,在朝廷上责问薛皓说:“刚说好一起来提意见时说什么来着?现在却又违背刚说过的话。大臣乘坐朝廷的车子,处理国家的事务,原来却可以像这种样子多变么!”

于是各人都各自渐渐起身离去,只有来历一个人守在朝廷上,连着几天不肯离去。

汉安帝非常生气,于是罢免来历兄弟的官职,削减他封国的地租,废黜他母亲刘惠长公主的封号不得参见朝会。

来历于是闭门不和亲戚来往,当时人很为这件事震惊。

“千古一后”的邓太后为何调教不出一个安帝?东汉帝国那些事52 - 天天要闻

好在他造孽乱政的时间不长,121年亲政后,四年后就在南下游玩的过程中,32岁的汉安帝因病去世。

而他也在历史留下:安帝不明,宫人与王圣专权。

王夫之更是嘲笑他,连昌邑王刘贺都不如:“安帝之不德,岂至如昌邑王贺之荒悖哉!”

“天下纷然,怨声满道”,东汉在汉安帝手上由盛转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查尔斯三世与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国国家美术馆迎历史性时刻 - 天天要闻

查尔斯三世与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国国家美术馆迎历史性时刻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与王后卡米拉的官方加冕肖像于5月6日正式亮相伦敦国家美术馆中央大厅,恰逢两人两年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纪念日。这两幅肖像由英国画家彼得·库菲尔德(查尔斯肖像)和保罗·本尼(卡米拉肖像)创作,将在此展出六周后,永久收藏于白金汉宫的王座厅,成为皇家艺术藏品的一部分。此次展览延续了英国王...
《似锦》:身处黑暗却想去照亮别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 天天要闻

《似锦》:身处黑暗却想去照亮别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电视剧《似锦》中的甄珩先出场,出场印象就是清冷儒雅,但是升堂审案一板一眼,拿证据说话,侦破长兴侯世子一案,没有因为对方是长兴侯而畏惧,一直积极调查真相,让真相浮出水面。甄珩办案很强硬,前期对于女主姜似有爱慕之情,亲自送花,表达自己想法,被女主拒绝之后也没有生气。没想到是俩人不合适,自己还没有遇见命定...
深度 | 建交50年,中欧如何再出发? - 天天要闻

深度 | 建交50年,中欧如何再出发?

5月6日,中国与欧盟迎来建交50周年,中欧领导人互致贺电。这是中欧关系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也是这对全面战略伙伴重新思考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时刻。站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地缘博弈异常激烈的关键十字路口,作为世界上两大文明、两大力量和两大市场,中欧关系正呈现何种发展态势?又面临怎样的战略契机?韧性从何而来1975年...
尘封70年的底片漂流记:谁家回忆遗落旧货市场? - 天天要闻

尘封70年的底片漂流记:谁家回忆遗落旧货市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近日,一位博主在西安旧货市场发现大量老底片的视频,引发关注。5月5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该博主三三了解到,目前这些底片已被带回广东妥善保存,若能找到照片中的当事人,愿无偿归还这些承载时代记忆的珍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