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2025年03月18日16:33:03 历史 1764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历史总爱在不经意间露出熟悉的影子,让人忍不住停下来细细琢磨。

清朝康熙皇帝收复台湾的故事,发生在300多年前。而今天,当我们谈起两岸关系时,那种历史的回响似乎又在耳边响起。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1683年,康熙用20年的精心布局,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如今,中国大陆的崛起和两岸统一的脚步,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勾勒出相似的轨迹。

历史真的只是一场偶然的重复吗?还是说,国家统一的信念,早已深植于这片土地的灵魂深处?

步步为营:康熙的统一智慧

清朝初定,国内百废待兴,台湾却成了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1663年,郑成功带着民族英雄的光环,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台湾,让这片土地重新回到中国版图。可惜,他去世后,儿子郑经、孙子郑克塽接连掌权,台湾却渐渐成了割据一方的存在。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康熙登基时才8岁,等到他亲政时,三藩之乱刚被压下去,国家终于喘了口气。他把目光投向台湾,那时的他,心里装着的是一个大大的梦想——让这片土地不再游离在外。

康熙不是个急性子,他深知战争的代价。打仗虽然能解决问题,但血流成河、民生凋敝,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于是,他先试着谈。1670年代,他派使臣姚启圣去台湾,带着满满的诚意,想让郑氏主动归顺。

可郑经那边却摆出一副“要谈可以,但得有条件”的架势,提出像朝鲜那样保持高度自治。康熙听完这话,眉头一皱,直接回了一句:“朝鲜是外邦,郑成功却是中国人。”

谈判没谈拢,康熙也没气馁。他心里清楚,光靠嘴皮子解决不了问题,得有点真章。他一边继续拉拢台湾内部的势力,一边暗中准备。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他没有立刻挥兵南下,而是换了个思路,用政治、经济、军事三管齐下,慢慢收紧绳索。

1679年,他派孔元章带着朝廷的诏书去台湾,名义上是安抚,实际上是摸底,看看郑氏的兵力、民心到底怎么样。这招挺妙,既给了对方台阶下,也让清廷心里有了数。

与此同时,康熙把目光转向了海上的力量。

他很早就看出,水师是拿下台湾的关键。三藩之乱平定后,他拨出重金打造水师,船造得更大,炮装得更猛。

到1680年代,清朝的水师已经能甩郑氏几条街了。这还不算完,他又在经济上下了狠手。先是局部封锁台湾的贸易,后来干脆全面掐断,让岛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听说当时台湾的粮食和物资都紧巴巴的,民心也开始晃了。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康熙还玩了一手心理战。

他让人到处散布消息,说郑氏割据是逆天行事,早晚得完蛋。这话传到台湾老百姓耳朵里,不少人开始琢磨:跟着郑家混,真有出路吗?

就这样,政治招抚拉人,经济封锁压人,军事威慑震人,康熙把这张网越织越大。到了1683年,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派施琅带着水师出海。

那场仗打了三天,郑克塽扛不住了,直接投降。8月,台湾正式回归清朝版图。

仗打完了,康熙没急着庆祝,而是忙着收拾摊子。他推出好几条政策,比如三年不收税,投降的郑氏官兵还能留原职。

这些做法让人觉得,统一不只是朝廷的事,也是老百姓的福气。可当时还有个大问题摆在面前:台湾到底要不要正式纳入版图?

有人说,这地方太偏远,又穷又乱,不值得费心。可施琅站出来讲了一堆道理,说台湾守着东南海防,丢了就等于给外国势力开了门。

康熙一听,觉得有理,拍板把台湾划进来。这一步,算是给后来的中国领土完整打下了根基。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回过头看,康熙这场仗打得漂亮,不光靠武力,更靠脑子。他用20年时间,把一个割据的台湾变成了清朝的一部分。你说,这份耐心和眼光,是不是让人有点佩服?

两岸今昔

从康熙的时代跳到今天,虽然隔了300多年,但总有些地方让人觉得似曾相识。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重新回到中国怀抱。可没过几年,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接下来的几十年,风风雨雨不断。1971年,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事儿在国际上给两岸统一铺了条路,可现实里,统一还是个硬骨头。

到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中国大陆的实力蹭蹭往上涨,经济、科技、国防,哪样不让人刮目相看?

2023年,GDP已经稳坐世界第二,科技领域像5G、航天也频频刷屏。更别提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多人愿意听中国说话。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历史这东西,不光是讲故事,还能给人启发。康熙收复台湾的路子,放到今天看,挺有意思。他先试着谈,谈不成再动手,最后还得把民心拢住。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就是要把底线划清楚:和平是目标,但分裂绝不容忍。20年过去了,这部法没白立,两岸交流越来越深,“台独”闹得再欢,也翻不出大浪。

统一不是光靠打仗,脑子得活。经济封锁、心理战、军事威慑,他样样用得溜。今天的中国也在这么干,经济上拉近距离,文化上找认同感,军事上给压力。

2023年10月,东部战区搞的那场演习,不就让某些人睡不好觉了吗?

可与此同时,两岸的贸易额还在涨,年轻人也在网上聊得不亦乐乎。这软硬兼施的劲头,跟康熙当年的路数还真有点像。

当然,时代变了,挑战也不一样。

康熙那会儿是郑氏割据,现在是“台独”加上外部势力。可不管对手是谁,历史的逻辑没变——国家统一的信念,是这片土地上最硬的底色。

从1683年到2023年,300多年过去了,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种信念,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用实力一步步堆起来的。

参考资料

国台办:祖国必须统一 也必然统一

百度百科:清统一台湾之战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闻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媒体评测公布,IGN给出9分的好评。短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或许摒弃了《毁灭战士:永恒》的机动性核心,却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战斗风格取而代之。这种充满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同样令人血脉偾张的极致体验。总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纪元》绝非简单的"更多毁灭战...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