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朝鲜战争取得了辉煌胜利,金日成作为朝鲜的最高领导人来到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金日成首次访问我国,党中央对此次访问十分重视。
金日成搭火车跨越鸭绿江来到吉林,原本一切按计划进行,却意外发生。接待他的王明贵,刚一见面就热情地搂住金日成的脖子,笑着说道:“哎呀妈呀,老金你咋才来呀,我瞅你胖了不少啊……”
提到王明贵,东北地区的人几乎都耳熟能详。他不仅跟随过抗日名将杨靖宇,更因在东北抗联中的英勇表现而让不少日本侵略者感到恐惧。
王明贵1910年在吉林磐石县出生,年少时因家境困窘,不得不离开家寻找生路。那个时期的东北动荡不安,军阀和土匪横行,时常让人感到恐惧,此外,还有日本侵略者在此地为所欲为。
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明贵自小就培养了生存的技能。他常说,能在东北这样的地方活下来的人可都不简单。
当压迫存在时,反抗也会随之而来。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压迫越发严重,东北抗日联军因此应运而生。王明贵对日本人欺凌百姓的行为十分愤怒,毫不犹豫地投身于磐石游击队,这支队伍的领袖正是声名显赫的杨靖宇。
在杨靖宇将军麾下,士兵们都不容小觑,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其中王明贵尤为杰出,动作敏捷,勇气十足,更重要的是,他从杨靖宇将军身上学到了游击战的精髓。
日本人在东北面对抗联游击战时感到头疼,尤其是那片林子密集又广袤。抗联战士一旦潜入树木之间,便难以被人发现。王明贵在其中表现突出,他经常利用东北的复杂地形,给日本兵狠狠地下狠手,导致对他的恐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不少从东北被遣返的日本兵在回忆录中提到王明贵,常用“狞猛”这两个字形容他,这也展现了他在战场上的鲜明特色。
1940年,杨靖宇将军因遭到日本军队的重重围堵和叛徒的背叛,不幸在蒙江县的密林中遇难。将军的牺牲给东北抗联造成了重大损失,抗战力量遭受致命打击。在日本军队的持续围剿下,王明贵带领一部分战士撤退到了苏联的远东地区,期间他与金日成不期而遇。
王明贵和金日成是一对资深的老战友。他们的交情始于1931年,那时金日成在安图县的明月沟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后来,这支游击队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汪清县游击队合并,最终归入了杨靖宇指挥的磐石游击队。随之,磐石游击队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金日成则担任了大队的政治委员。
金日成和王明贵在东北抗联时期就已相熟。金日成出现在中国东北的原因与当时朝鲜被日本侵占有关,他的父亲是一位革命者,因而他们遭到日本人的迫害,最终不得不越过鸭绿江来到中国东北寻求生存。
金日成受父亲的影响,立志要解救朝鲜脱离日本的统治。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在东北目睹了许多日本人所犯下的暴行。因此,1927年,他与一群革命青年共同成立了“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会”,由此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金日成指挥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屡次击退日伪军的进攻,同时与中国的救国军联手对东宁、罗子沟等地展开围攻。还与东北抗日联军多次联合出击,使得“金日成将军”的名声在东北地区传开。
1938年,日本加大了对东北抗日游击区的封锁力度。金日成为了保存力量,决定将自己的部队拆分成多个小队进行突围。在这段时间,金日成和王明贵失去了联系。
1942年,两人在苏联远东地区重聚,随之将东北抗日联军的两千多士兵整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88独立步兵旅。金日成被任命为抗联第一陆军的一营营长,王明贵则成为第三营的营长。
两人在东北地区开始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者。1945年,苏联军队进入东北,日本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与此同时,二战中日本接连遭遇败绩,最终只能选择不加条件地投降。
金日成在日本投降后,带着一群朝鲜的革命战士回国。他想实现自己当初的承诺,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朝鲜。王明贵也紧随其后,投身到激烈的解放战争中。
朝鲜战争爆发后,王明贵因工作原因未能参与抗美援朝,失去了与金日成会面的机会。不过在抗美援朝胜利后,金日成对此表示感谢,第一时间来中国访问,以表彰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牺牲。
在东北的某处,两位久别重逢的老战友终于相见。王明贵情不自禁,搂住了金日成的脖子,金日成则兴奋地回抱了他。为了表达心意,金日成送来了两卡车的苹果,只因当年抗战时期王明贵提到过自己喜欢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