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无处不在,学生时期有考试的竞争,工作时有业绩的竞争。对于商品来说,竞争力同样重要。如果一款商品缺乏竞争力,它就会被市场和社会淘汰。
这不是个例,在酒类市场也是如此。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新品牌不断涌现,“老前辈”们也在不断革新生产工艺、产品设计和销售模式。如果一个厂家固步自封,不进行任何改革或推出新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最终就会面临销售困境。
在我国就有这样三款酒,它们曾经家喻户晓,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经营不善、资金不足或者营销不当,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变成了小众酒。这些名酒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人们心中的“酒神”。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好喝”。
特别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酒类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也见证了很多名酒的落寞,他们从辉煌的名酒成了如今的杂牌就。却不知这些杂牌酒也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在当时颇有名气,但现在却成了小众酒,实在令人惋惜。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三款“落魄酒”:
一、秦池:山东标王的起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秦池酒业虽然技术和底蕴都不错,但由于缺乏好的管理,销量和地位一直没能提升上去。这个局面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敢接手。接着酒厂迎来了新的掌舵人,虽然是山东本地生产的白酒,但他们决定开辟新路,走出山东,进军东北市场。
沈阳他们打响了第一战,通过街头拉横幅宣传、饥饿营销等各种手段,不到一年时间,秦池就重新焕发了生机。1994年,秦池酒厂的负责人更是花六千万拿下了电视台的标王,这一举动让大家一下子都认识了这个品牌。
全国观众通过电视认识了秦池酒,之后它的销量大幅增加,让酒厂有些应接不暇。有记者报道,秦池酒的部分基酒是从其他酒厂采购的,还牵扯出了勾兑酒的问题。这一事件导致秦池酒从巅峰迅速跌落。
现在秦池虽然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但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却仍有不少老酒友在饮用,毕竟它的口感和品质还是不错的。闻起来酱陈味浓郁,入口柔和细腻,非常顺滑,酸甜涩感的平衡也做得很好,喝起来很舒服。
二、山西潞酒:老品牌
大家都知道贵州出好酒,四川也有不少美酒,提到山西名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53度的汾酒,似乎除了杏花村之外,对山西的其他酒印象不深。但实际上,山西也有很多不错的酒,比如这款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酒——山西潞酒。
潞酒主打的是其独特的香气,使用大麦和小红豆制曲,使得它的曲香与众不同。喝起来能明显感受到粮食的味道,香气浓郁,口感绵甜柔和,下咽时清爽无杂味,作为日常饮用酒非常合适。在它最火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喝的人不多,甚至有些货架上的产品已经积灰。
三、国康1935:沉积的老牌酱香选择
国康不同于前面提到的酒,它如今依然有不小的市场规模,也是唯一一款在近几年重新崛起后,处于蓬勃发展期的品牌,只是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算是一款小众酒。
酿造这款酒的技术总监是酿酒大师范应华老先生。他在酿酒行业有超过30年的经验,为这款酒的质量提供了保障。这款1935使用了传统的“12987”工艺酿造,并采用了5年窖藏和10年以上老酒进行调配。
这款酒的味道层次分明,仔细品味还能感受到年份酒特有的微苦。其黄红色调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气。更吸引人的是,一瓶的价格仅需100多元,非常适合感兴趣的朋友尝试。
这几年下来,国康不光是在国内火,甚至在国际上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两款明星产品:康10和康30在各类大赛上获得了成绩。2023年,康10在国际大赛中与众多顶级品牌竞争,最终获得了银奖;而高端系列的康30更是超越了许多国内外知名酒品,赢得了国际烈酒大赛的金奖。这些成绩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国康酒厂三十多年的酿酒经验和实力。
其实国内的好酒不少,只是每款酒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酒迅速走红,赢得大量粉丝;而有的酒则低调内敛,不愿意过多宣传,结果在超市里积灰。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响亮的酒就一定是好酒,货架上积灰的酒就不是好酒。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你对这款酒或其他内容有任何看法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