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2025年01月09日19:03:06 历史 1621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1937年的夏天,南京城里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就在不久前,北平和天津已经沦陷在日本铁蹄之下,而东边的上海更像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从未如此接近生死攸关的边缘。可就在这时,南京竟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从西北到两广,从四川到山西,一架架飞机降落在南京的简易机场。

各地的军阀大佬、西装革履的政界人士,甚至连素来不和的桂系领袖也罕见地出现在了同一个地点。这场被称为“国防会议”的聚会,可谓集结了中国当时几乎所有的精英力量。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敌人逼近,军阀们的“走秀”

南京的空气湿热得让人发闷,但街头巷尾依然挤满了围观群众。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听说白崇禧也来了?蒋委员长真能服他?”

冯玉祥那老倔驴居然也来了,怪事!”有人压低声音补充:“就是不知道这帮人真是来抗日的,还是来凑热闹的。”

此刻,机场那边的情景更是像一场政治版的“红毯秀”。随着飞机轮胎与跑道的摩擦声响起,一架德国制造的水陆两用机缓缓停下。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一位身穿灰色军装的中年男子走下舷梯,他神情冷峻,步履坚定,不带一丝迟疑。他就是桂系名将白崇禧,被誉为“小诸葛”的他,这次却不是带兵上阵,而是直奔南京参加这场关系国运的会议。

围观的人群中,不少眼尖的市民立刻认出了他。“这不是‘战神’白崇禧嘛!”“听说他和蒋委员长关系不好,今天居然亲自来了?”

更多人则被他的坚定气势震慑得安静下来。就在这些目光交错中,白崇禧冷冷地对身边的人说:“抗日的事大过天,个人恩怨算得了什么?”

不远处,另一辆黑色轿车也缓缓驶来。冯玉祥探出头来,朝着白崇禧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两人虽然都为抗日而来,但内心却各有盘算。毕竟,这样一场会议上,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人,未必会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国防会议的剑拔弩张

1937年8月7日上午,南京国府礼堂内,国防会议正式开始。与会的将领、政客们坐满了大厅,他们之中既有身经百战的军阀,也有满腹经纶的文人。

然而,这场会议的氛围并不像外人想象中的那么融洽。事实上,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论。参谋总长程潜率先发言,他用平静的语气汇报了当前的战局: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北平和天津,接下来必将南下攻取更大的城市。

会场一片静默,连平日里爱插科打诨的冯玉祥也沉默不语。蒋介石见状,站起身说:“各位,局势已不容乐观,现在不是计较私利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军,那么这片土地,将再无我们立足之地!”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然而,这番话并未能让所有人信服。桂系的代表白崇禧开口了:“委员长,我同意抗日到底,但抗日需要兵力和资源。我们广西虽小,但已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然而其他地方呢?是不是也该肩负起同样的责任?”

蒋介石微微皱眉,但很快又舒展开来。他明白,白崇禧这话虽然听上去是请求公平,但更多的是在提醒其他军阀:别想着袖手旁观。

于是,蒋点了点头:“很好,既然白将军提到了资源分配,那我们今天就把话说开。我提议成立全国联合抗日指挥部,调动一切资源供抗战之用!”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全面抗战的起点

当晚,南京中山东路厉志社礼堂灯火通明。一场更加机密的国防联席会议悄然展开。与上午的公开会议不同,这场闭门会议只邀请了核心决策人物。

蒋介石站在长桌的中央,环视四周,然后用坚定的声音宣布:“各位,我们今天的会议目标只有一个——确认全面抗战的国策。”

会议从确立战略目标开始。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会议最终形成了共识:全面抗战不可避免,持久战是唯一出路。蒋介石最后站起身,对所有与会者说道:“现在,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再是某一个地方的事。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之战。同意抗战的,请起立!”

一瞬间,所有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没有一个人犹豫。那一刻,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白崇禧站在人群中,默默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这一站意味着什么。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1937年8月8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用简洁却有力的语言向全体军民传达了抗战的决心。而那场会议,也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那些曾经彼此对立的军阀、政客们,终于在国家存亡的关头暂时放下了私人恩怨。而这,也为中国之后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随后,周恩来等人也来到南京,两党在一起共商对策。如果说之前蒋介石对内、对外还存在着斗争的心思,但此时此刻除了团结,他别无选择了。

全面抗战前的准备——军阀们南京集结,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小诸葛”白崇禧在抗日战争中的智与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朝郑亲王传奇 - 天天要闻

清朝郑亲王传奇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第一位郑亲王是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是清代著名的满族军事家、政治家,清王朝创建者之一。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执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为“周乔治华盛顿” - 天天要闻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为“周乔治华盛顿”

据@三湘都市报 消息,5月15日,“朱雀玄武敕令”发帖称已经成功改名为“周乔治华盛顿”。15日晚,记者联系上改名的湖南小伙,据他介绍,5月15日早上接到县里户籍署工作人员通知,称新名字已通过审核,目前他对新名字很满意,认为这个名字比较洋气,但后续有更喜欢更合适的名字,也可能再次申请改名。这位小伙回应网上热议解...
历史地图咋用?这份调查揭开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现状 - 天天要闻

历史地图咋用?这份调查揭开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现状

学历史最让人头疼的是什么?时间线混乱、地点对不上号,明明背了一堆事件,却像散落的珠子串不起来。不少学生感慨:“翻开地图脑子就乱,朝代疆域变来变去,根本记不住!”历史地图作为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在实际教学中到底用得如何?通过对江西N市第十
阿里于无声处 - 天天要闻

阿里于无声处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 虎嗅获悉,4月开始,阿里内部开启更换工牌计划。在2023年阿里“1+6+N”改革后,部分子业务板块曾推出单独设计的工牌样式,此次则将整体更新的统一的设计,所有阿里员工在提报姓名、照片等信息后,将陆续领到最新设计的“阿里巴巴工牌”。 与此同时阿里更新了员工跨组织流动...
不能把苦难深重的岁月与艰苦奋斗的年代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不能把苦难深重的岁月与艰苦奋斗的年代混为一谈

近来,有人把苦难深重的岁月和艰苦奋斗的年代混为一谈,这种人如果不是智障,就是心怀鬼胎。图片源于网络苦难深重的岁月指的是解放以前,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外遭列强们的侵略和欺凌,内受地主恶霸和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