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医治无效于22日在重庆逝世,享年65岁

2024年12月07日15:31:51 历史 1272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业技术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心血管内科原主任黄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2日18时10分在重庆逝世,享年65岁。

他因医治无效于22日在重庆逝世,享年65岁 - 天天要闻

黄岚出生于1959年7月17日,四川宜宾人。1978年考入第三军医大学,1983年毕业后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身心投入心血管内科工作。

黄岚是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军人物,他破解多个冠心病防治难题,为推动我国冠心病、肺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因医治无效于22日在重庆逝世,享年65岁 - 天天要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博士毕业、初出茅庐的黄岚就率先在国内提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特殊的临床类型,并提出了一整套干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案。

之后,他开始深入研究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并发现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的异常有关。不久,黄岚又一次在专业领域扔出“重磅炸弹”,首次提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替代治疗,探索出了一条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路,并因此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因医治无效于22日在重庆逝世,享年65岁 - 天天要闻

声名鹊起的黄岚没有因此停步。他率领的团队在研究中发现,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300万人,尽管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其原因在于冠心病防治研究中对于血管内皮的损伤机制和血管壁细胞间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且缺少临床防治的有效策略。 

为此,他率领团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又深入开展了《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与防治策略》的研究,该研究历经整整20年的不懈探索,首次在国内从血管内皮损伤与功能重建方面,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解决了多个冠心病防治难题,研究成果被相关专家认为整体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凭借该研究,黄岚教授团队于2017年4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澎湃新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