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三国时期的蜀汉、东吴,被蒙古人消灭的南宋,这些国家多次北伐都没能成功,为何只有朱元璋完成了自南向北入主中原的宏愿?
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朱元璋的个人素质(成大事的九字箴言),以及他手下诸如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文臣武将。
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明朝的兴起可以说是在元朝时期就埋下了祸根。
元朝的失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南方养马,海上运粮。而朱元璋所代表的淮西势力,也是趁着这股东风,实现了自古以来绝无仅有的北伐宏愿。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历史上以南统北往往以失败告终,原因是没有马,无论是战车还是骑兵,都要依靠马来提供动力。南方由于气候原因并不适宜养马,这也是制约大军入主中原的最大因素。
但为何朱元璋所在的淮西地区有马?原因是元朝早早地就在淮西给朱元璋备好了骑兵。
为了防止南宋故地民众造反,元朝认为在南方养马势在必行。养马的必要条件,一是有山,可以给马提供不同的气候环境,二是需要有充足的盐分。综合这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元朝在淮西地区设立了马场,为朱元璋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元朝的第二大祸根是“海上运粮”,元朝在开凿运河的同时,还启动了海上运粮的路线,但最终却决定以海运为主要的运粮路线。这一决定也为之后埋下了祸根。运河的作用之一是判断沿线地方的治理,粮食是否按时抵达京城是地方安全的风向标。而选择海运路线的元朝,也因为这个决定而忽略了沿线地方治理,最终导致民怨沸腾。
所以总的来看,朱元璋能够成事,不光是靠将领以及个人素质,元朝埋下的两个祸根更是给朱元璋北伐提供了天然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