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只有三位兵团司令员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第一野战军的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将军,第二野战军的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将军,以及第四野战军的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将军。
许光达将军是湖南长沙人,早年参加革命,曾在黄埔军校学习。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第一野战军唯一获此殊荣的将领。
更让人疑惑的是,为何二兵团首长和麾下三个军的军长与政委却没有上将?
一、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建制与主要将领名录
西北野战军早在1949年1月就更名为第一野战军。但是鉴于晋绥部队尚未西调,一野部队兵力尚显不足,因此军委决定暂时不成立兵团。直到5月底一野前委根据部队发展和作战指挥需求,针对西北战场准备对胡宗南集团和宁青二马展开决战,向中央军委发电请示,建议成立兵团获得批准,由于西北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供给均受限制,指挥的战略单位不宜过多,因此西北以现有的6个军15万余人整编为第1、2两个兵团。
1949年6月17日,第一野战军正式发布《胜字第31号》命令,实施兵团制。其中以第3军、第4军及第6军编为第2兵团。
具体人事安排为:3军原军长许光达升任第二兵团司令员,4军原军长王世泰任二兵团政委,6军原政委徐立清任二兵团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4军原参谋长张文舟任二兵团参谋长。
第2兵团下辖3个军9个师共7.4万人。
其中第3军下辖第7、8、9师,军长是黄新廷,政委是朱明;第4军下辖第10、11、12师军长是张达志、政委是张仲良;第6军下辖第16、17、18师,军长是罗元发、政委是张贤约。
二、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主要将领授衔情况
1.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授衔情况
许光达将军是湖南省长沙市人,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许光达大将逝世于1969年6月3日,终年61岁。
2.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王世泰授衔情况
王世泰,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人,1950年1月出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授衔时主要工作重心不在军队,没有参加授衔。曾任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政协主席,2008年3月14日10时57分逝世,享年98岁。
3.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徐立清授衔情况
徐立清,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人,徐立清在建国后调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曾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1月6日逝世,享年73岁。
4.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参谋长张文舟授衔情况
张文舟,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参谋长、志愿军代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系主任、装甲兵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学院院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6年 1月2日逝世,享年74岁。
5.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3军军长黄新廷授衔情况
黄新廷,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人,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一军军长、成都军区司令员、装甲兵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6年5月12日逝世,享年94岁。
6.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3军政委朱明授衔情况
朱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政委,1964年1月1日逝世,终年61岁。
7.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4军军长张达志授衔情况
张达志,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92年1月15日逝世,享年81岁。
8.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4军政委张仲良授衔情况
张仲良,陕西省铜川市人,1949年9月调任青海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没有参加授衔,曾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人大副主任等职,1983年2月逝世,享年76岁。
9.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6军军长罗元发授衔情况
罗元发,福建省龙岩市人,建国后曾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2010年5月10日逝世,享年100岁。
10.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6军政委张贤约授衔情况
张贤约,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人,曾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1月9日逝世,享年90岁。
三、王世泰、徐立清曾在上将名单中
一野二兵团是受人领导班子与3个军的首长,除了许光达是大将,参加授衔的没有上将,看上去有点悬殊,其实,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首任政委王世泰,和首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徐立清都曾是开国上将的人选。
王世泰不在军队,可授可不授,最后没有授衔,徐立清则是当时评衔的负责人之一,为了以示公正,以身作则,坚决恳请降低军衔。最后成为中将之首。这两位本是上将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