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外交官,大家可能会想到因宁死不事二主,而被匈奴流放北海十九年的苏武;可能会想起投笔从戎,纵横西域几十年的班超;也可能会想起一生七次下西洋,宣扬了大明国威的郑和。但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外交官”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她就是历朝历代的和亲公主们。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些和亲公主,我先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和亲公主的起源以及意义。和亲公主即通过公主与外族通婚的方式来换取一定的利益。这种方式最早是由西汉高祖时期的娄敬提出来的,后世曾有人批判这种想法和行为,但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娄敬的想法无可厚非。因为在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刚刚稳定下来,国库空虚,百姓们需要休养生息,当时的西汉经不起一点风浪。而西汉王朝当时没有能力与日益强大的匈奴对抗,娄敬在多番考量之后决定以和亲来换取与匈奴之间短暂的和平。一开始,娄敬主张将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女鲁元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但是吕后在得知此事后,整日在汉高祖面前哭诉,最终汉高祖也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于是便在宫中找了一个宫女,让她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单于。而这便是我国自中央集权制度后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可能由于这个宫女身份卑微,所以在史书上也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记载。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宫女是得了天大的福气,可以以公主的名义出嫁,但这真的是什么好事吗?冒顿单于在位期间,带领匈奴征服了楼兰,乌孙等二十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的地区,后来甚至成为了北方草原最强大的国家。与之相比,西汉王朝初期只能是委曲求全,采用和亲政策。我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冒顿自然不会重视来自西汉的公主。而这位和亲公主在小小年纪便离开了故土,来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她语言不通,文化不通,就连环境也不适应,她怎么会不想家呢?虽然历史上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但是我猜测她在匈奴应该没过多长时间就香消玉殒了。因为这位和亲公主是在公元前200年前往匈奴与冒顿单于和亲,但是在八年后,汉惠帝又将另一名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我想可能是由于上一位公主病逝了,所以才需要再次和亲。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一共有近两百位和亲公主,这些女子小小年纪便离开了故土,她们身上背负着重任,用一己之身给国家了带来和平与繁荣,但是她们的名字与事迹却鲜为人知,所以我想从今天开始便开辟一个新专题,用来讲述这些和亲公主的故事。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的话,还请大家点点赞,点点关注。
由于我只是一个十分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所以有哪里讲述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在评论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