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2024年06月11日14:10:24 历史 3115

开颅手术也可“微创不剃发”?只需要开一条如筷子粗的小缝,几乎不用剃头发,便可精准完成开颅手术。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探索创新开颅术式,不仅缩短恢复时间,还为患者保住一头秀发,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

小切口不剃头,已近千人受惠

日前,女中学生小方(化名)突发头晕头痛,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小脑有一颗肿瘤,已经明显压迫小脑组织,导致颅内压高。但当听到要剃光头做手术时,一向要强、爱美的小方一下子就哭了。

家人带着小方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原来小方患上的是囊性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切除可以治愈,但如果处理不佳,可能会导致术中大出血或术后出血有生命危险,如果有残留还会导致肿瘤复发。

了解了小方对“剃光头”的担忧后,省医神经外科微创治疗团队为她进行了个体化的手术设计:通过精准定位,仅取约4cm小切口,就完整地全部切除了肿瘤。术后小方的头晕头痛症状很快改善,经过美容处理的小伤口隐藏在头发中,常人难以发现,且无需拆线,术后3天,小方就顺利出院,快速地回归校园生活继续学业。

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 天天要闻

像小方这样得益于省医应用创新术式的患者,已有近千例。仅去年一年,就为300多例患者达成去肿瘤、保秀发的心愿。

创伤小恢复快,可覆盖9成开颅手术

“以前不少患者一听说开颅手术都会害怕,光是听到开颅要剃光头就已经让很多患者产生很大心理负担。”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林晓风介绍,团队从患者需求出发,通过查阅国外大量资料,逐步改良优化出以“不剃头、小切口”为特色的个体化精准微创手术,从精准定位、精细手术、术后感染控制等角度做了很多原创性研究。经三年摸索创新,该团队不剃头摘除肿瘤的技术已成体系并领先全国。“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术后能快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也很大程度避免了因为担心剃光头抗拒开颅而延误救治时机。”

“这个手术的特点包括不剃头、小切口、小骨瓣、无牵拉、不留管、免拆线等,体现出的结果就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甘武介绍,运用显微镜、神经内镜及加速康复技术,这种微创手术对脑膜瘤、转移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费用较低。

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 天天要闻

“目前,该精准微创术式能覆盖90%以上的开颅手术,绝大多数患者可在术后3-5天顺利出院。部分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患者一般可2-3天出院。较传统开颅手术约1周的住院时长,时间明显缩短。”甘武介绍。尤其对于手术耐受度较低的高龄或低龄患者,术后无需换药、拆线,护理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适应性更强。

“住院时间缩短,用药量减少,恢复快,这样一来,患者的支出也能随之减少。”林晓风表示。

突破三大难点,让开颅术越来越精细

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剃头发的微创术式,难在哪里?林晓风表示:“要克服的难点有不少:第一要定位精准,第二是技术要很细腻,第三是对感染的精准控制。包括对手术切口的精准定位、切除范围的精准设计、止血技术的精准彻底,以及缝合技术的精准细腻,都有较高的要求。”

开口变小会否使手术视野受限?甘武介绍,手术是通过每个层次的精准设计达到微创的目的:“术前,我们会通过对影像资料和病情充分评估,三维定位设计,加上导航技术、实时辅助显示技术等加持,手术整个过程在术前就已设计好。根据病灶的具体部位、大小等个体化设计的每个步骤的精准实施,不存在手术视野受限问题。同时,显微镜、神经内镜协调使用,术中b超、导航、荧光等技术的使用,能非常清晰显示切除的范围,确保肿瘤切除完全。”

“目前,对于脑积水手术可以做到2cm内,即便是脑出血的急救手术,我们也可做得很精细,开口掌握在3cm内,出血量比抽血化验还小。切除肿瘤的切口则根据脑部不同肿瘤的大小而匹配设计,最细的也就一条发缝般5-10mm的粗细。一些病例甚至可以在完全不剃头发的情况下完成手术。但考虑到患者后续管理,我们认为没必要完全不剃头发。开一条如筷子粗细的发缝,外观看不到明显痕迹,但术后管理更便利。”甘武说,“希望把临床做得更踏实更细致,让病人获益最大,让病人更舒适、术后更便利,是我们一直钻研下去的动力。”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张诚斌

图|医院提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