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书与人】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2024年04月29日20:12:38 历史 4990

【难忘的书与人】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闻

在北京龙潭湖(本文配图均选自苏月斫的《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

当年在山东画报出版社,我策划了一套“名人照相簿丛书”。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作家刘心武1986年在《收获》杂志上开的一个专栏,名称是“私人照相簿”。我对这种以平民家庭照片为线索,有点民间书写意味的著作方式很感兴趣,于是冒昧与他联系,希望由他主编,约写一套“私人照相簿丛书”。他忙于新的创作,没同意,于是我就改了一个字,变成“名人照相簿丛书”,陆续出版了弘一大师、巴金、冰心、张爱玲、梁思成、启功等二十多本。创办《老照片》时,设立栏目,有个“名人一瞬”,与之相应,设了一个“私人相簿”。二十七八年下来,“私人相簿”成为来稿最多的栏目之一。

近些年,我有一个尚未实现的愿望:做一套“一个人的照相史”丛书。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有句:“世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高尔基则说:每个人都应写一本传记。同样,每个人一生的照片就是一部有意思的图像自传。苏月斫的《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正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本书:民间,鲜活,感人,美妙,充满无意间的历史感。我很喜欢这本书,为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这样一本书感到欣喜。

刘心武曾解释为什么要写“私人照相簿”这个专栏:“在我内心深处,常涌动着莫可名状的情思。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出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家庭,处身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人文环境,我们承继着什么样的遗传基因、文化遗产,都是不由自主的……当人独处一室,翻动着自己的私人照相簿时,或者可以松弛下来。人在这时可以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可爱的,有道理的……”对此,我深有同感。

【难忘的书与人】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闻

妈妈在永生小学院内(1979)

 不过,每个人都写一本传记,说来容易,真做起来是很难的。首先你要有大量的、长年的积累和记录。时光严酷,它会带走一切,尤其那些生活细节,如果没有当时的、有心的记录,就会如海边砂砾一般,被亘久不息的浪潮冲刷得干干净净,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其次,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所幸月斫的父母“文艺、师范”,而且年轻、漂亮,他们都曾是教师,爸爸苏建华老师还是一名小有才气的画家,后来成为专职的美术工作者;妈妈闫静平任过三十年音乐课老师,喜欢唱歌。当一般人还不懂得摄影重要,也没有条件拥有相机时,苏老师已经迷上摄影,大量拍照并自己洗印了。开初是借用别人的相机,后来省吃俭用购置了自己的。

【难忘的书与人】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闻

爸爸妈妈在北京驹章胡同33号(1985)

 没有孩子时,他们一个喜欢拍,一个喜欢照,拍和照都有文艺范儿,并非一般的家庭照。闫老师的美丽,是那个时代的美丽,是真正的美丽,不是如今修饰、妆扮的美丽。女儿降生后,这个温馨的家庭自然又多了一根乐弦,大量的照片组成新的乐章(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从头至尾有音乐在背后)。女儿的出现并未造成对年轻妈妈的忽视,而爸爸的情感和寄托则通过拍照贯穿始终——这种饱满的一个家庭几十年完整的影像纪录,比文字记录更为丰厚和鲜活,其最大特点就是一目了然的细节:人物的表情、穿戴、动作,比如长辫子、花纱巾,家居的物件、样式、新旧乃至杂物、门窗和窗帘,室外的树木、水潭、山路乃至修二环、改造龙潭湖……这些细节,无处不在地展现了20世纪70至90年代北京一处街区一户人家的日常,看上去亲切、温暖而又让人惆怅。

【难忘的书与人】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闻

我来了(广渠门护城河东岸)

 说实在的,一开始看到材料,我没把握这本书该怎么做,能否做成。有了丰富的影像纪录(两万余张照片),如何选择、删减、编排、展示、写作、呈现给读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相信作为女儿的月斫,她的选择既是最准确的,又是最难舍的;她的展示是最充分的,又是最收敛的。在这里她有两个角色,一是书的主角之一,一是书的编辑者;一个现身其间,一个置之其外。正像这本书的性质:既是私密的、个性的,又是社会的、普遍的。我不知道她编写这本书用了多久,但那一定是一段深刻的情感之旅。

【难忘的书与人】一个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闻

在北京动物园(1985)

 月斫供职于《大众摄影》杂志,她也许学习了社会学、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受了摄影哲学和现代文学叙事方式的影响。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爸爸妈妈的影像,第二章是女儿(即本书作者),第三章是一家三口,第四章“照片中没有了我们三人的身影,但场景都取材于那些年我们生活中经常路过的、看到的地方。正是一张张看似散淡的、无关的、抒情的影像,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场所,家在哪里?就在这里”。四章内容从小至大、从单纯到复杂,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观照。有意味的是,那些爸爸早年的水粉写生风景画,与照片融合、呼应,增添了日常的存在感,是别致的一笔。

文字在书中并不铺张,也不抢眼,是看了照片引起的回忆,简明直白但又鲜活俏皮。叙述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或“我们”,但这个“我”,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爸爸,一会儿是女儿,有时又代表一家三口。虽然作者在文中有所交代,但读的时候还是要根据照片和文意琢磨一番此刻是哪个“我”在讲述?读者因此有一种参与感、新鲜感。我想,这就是年轻一代的作者、编辑高明的地方,他们更有跨文化、跨领域的接受能力,更喜欢追求先锋的表现方式。

除了整体结构的巧思和时空交叉的叙述方式,作为图文书,图片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置,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置?要使整本书流畅、错落、好看,有空间,又不断篇儿,也是相当有技巧的。不过,作为摄影杂志的编辑,作为山东画报出版社,这正是他们的长项——以书为证。

2024年元月北京十里堡   

  作者:汪家明

文:汪家明图:月斫编辑:谢娟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没有倒闭,飞凡卷土重来,20万级“卷王”还能是它吗? - 天天要闻

没有倒闭,飞凡卷土重来,20万级“卷王”还能是它吗?

飞凡品牌的命运有点“爹不疼妈不爱”的感觉,本来和智己一样都是上汽推出来征战新能源转型的富二代,结果发现智己才是亲生的,最高的定位、最好的硬件、最新的技术等等都让智己拿了,徒留飞凡原地伤悲。这也就算了,毕竟飞凡背靠当年荣威老部将们也能独当一面,但可惜时运不济,恰好赶上了中国新能源最卷的这两年,R7定价飘...
我从包公家乡来 | 走进惠安,探寻少年包青天的足迹 - 天天要闻

我从包公家乡来 | 走进惠安,探寻少年包青天的足迹

“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福建惠安包公的父亲包令仪曾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当过四年县令,当时十多岁的包拯,是否跟父亲一起在他乡度过了重要的青少年时代呢?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13日,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肥东县委主办,肥东县委宣传部、新安晚报社承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千里迢迢...
孙中山史迹博物馆游径(中山段)首发团活动5月18日举行 - 天天要闻

孙中山史迹博物馆游径(中山段)首发团活动5月18日举行

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通讯员郑卉欣 202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结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物局)主办、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承办的孙中山史迹博物馆游径(中山段)首发团活动将在5月18日开展,带领观众走进中山市的孙中山文化遗产,聆听孙中山...
赵云传说限定曝光!妲己双喜临门,韩信飞衡迎来重塑 - 天天要闻

赵云传说限定曝光!妲己双喜临门,韩信飞衡迎来重塑

我是俊哥,每时每刻爆料皮肤资讯。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李元芳这位机智可爱的小侦探。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的万圣节活动中,李元芳的“黑猫爱糖果”皮肤将再次返场,与玩家们共度佳节。这次返场的方式将采用抽奖形式,为了让这款皮肤更加引人注目,王者荣耀还计划在背景上增加一些特效效果,让“黑猫爱糖果”焕发新的生机。...
通州宋庄村发现一座老粮库,数十座粮仓保存完好 - 天天要闻

通州宋庄村发现一座老粮库,数十座粮仓保存完好

新京报讯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通州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队来到宋庄镇宋庄村开展文物“四普”走访调查工作,发现了建于1953年前后的一座粮库,粮库内有粮仓数十座,规模较大,保存完好。
为他人作嫁衣裳?科尔尼洛夫之乱,为何反倒让苏俄成了俄国的主宰 - 天天要闻

为他人作嫁衣裳?科尔尼洛夫之乱,为何反倒让苏俄成了俄国的主宰

瓦格纳叛乱对俄国造成了深厚的影响,不过这事儿在悄无声息中就被平定了。叛乱头子普大厨也因此彻底消失,吃瓜群众们刚捧起瓜,正打算津津有味地吃呢,结果发现,瓜没了!一切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可以说普大厨彻彻底底干了一件世纪性的烂尾事件,毕竟和断更比起来,烂尾才更让人头疼。其实早在100多年,类...
为什么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那么,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科学依据?1、后代代替其实个人觉得,古人和现代人在“计量”方面,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比如魏晋南北朝那会儿,有个叫莫愁的女子,她处于“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即15岁结婚,16岁生孩子。
亏掉老本的刘邦是如何逆转的?楚汉极限拉扯之京索荥阳对峙! - 天天要闻

亏掉老本的刘邦是如何逆转的?楚汉极限拉扯之京索荥阳对峙!

说起楚汉之争,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韩信北上灭五国,以及最后的垓下之战,而忽略了刘邦在京索荥阳一线与项羽相持的三年,实际上后者才是成败的关键,正是刘邦在此与楚军的极限拉扯,才为韩信北上争取了时间,消耗了楚军的力量,为最终垓下耗死项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