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加拿大宣布拆除纪念碑,俄:好的开始

2024年03月24日19:41:52 历史 2967

众所周知,北约东扩是俄罗斯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不正视诱因,只知道拉着全世界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并启动舆论机器将普京宣传成“第二个希特勒”。

其中,加拿大为了支持乌克兰,此前竟然邀请二战纳粹老兵到议会接受表彰。此举引发轩然大波,尤其是犹太群体感到极度不满。近日,加拿大改弦更张,与纳粹划清界限。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加拿大宣布拆除纪念碑,俄:好的开始 - 天天要闻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加拿大安大略省奥克维尔市3月8日拆除了当地公墓一座纪念乌克兰纳粹军事部队——党卫军第14武装掷弹兵师(加利西亚师)的纪念碑。俄罗斯驻加拿大大使馆对此表示赞扬,称此举是一个“好的开始”。

社交平台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一辆起重机正在吊起纪念碑的主体部分,饰有党卫军部队徽章的十字形的顶部已经缺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行动上拆除了纳粹纪念碑,但是加拿大官方并未在口头发布相关消息。这说明加拿大方面不想搞得人尽皆知,低调地与纳粹划清界限。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加拿大宣布拆除纪念碑,俄:好的开始 - 天天要闻

2023年9月22日,加拿大方面为了鼓舞乌克兰抵抗俄罗斯,邀请一名二战时在纳粹部队服役的乌克兰老兵洪卡到议会接受表彰。当时,加方称洪卡是“乌克兰英雄、加拿大英雄,我们感谢他所做的一切”。

结果令加方始料未及的一幕发生了,这一幕受到犹太团体的猛烈谴责。因为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曾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制造了无数令人发指、惊心动魄的惨案。如今,纳粹老兵竟然登堂入室接受表彰,犹太团体对此无法接受。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加拿大宣布拆除纪念碑,俄:好的开始 - 天天要闻

加拿大原本是想通过表彰洪卡激励乌克兰抗俄,结果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随后,加拿大总督府发表声明,对此事表示道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出来致歉,此外加拿大众议长引咎辞职。

如今,加拿大方面动用起重机拆除了纳粹纪念碑,说明因为表彰洪卡一事,犹太团体持续不断施加压力,最终加方不得不从行动上与纳粹划清界限。

俄罗斯驻加拿大大使馆对此表示赞扬,但说实话,加方此举并不是为了迎合俄罗斯,只是为了迎合犹太团体而已。犹太资本枝繁叶茂,渗透了多个领域,如果加方为了俄罗斯与犹太资本作对,最后的下场会很凄惨。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加拿大宣布拆除纪念碑,俄:好的开始 - 天天要闻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在反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说变得愈加魔怔。比如,欧盟盘算没收俄罗斯的海外资产,用来援助乌克兰。

西方国家自诩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却犹如强盗一样觊觎俄罗斯海外资产。如果未来西方国家付诸行动,扔出去的回旋镖估计会扎到自己身上,因为只要西方国家动手,必然会引起世界多国焦虑,他们会担心本国海外资产被西方以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没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资将会加速从欧洲撤离。

(文/嘤仔)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有个家发镇,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发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如今,70多年过去了,李家发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进李家发烈士曾经所在的部队,在哥哥的营房里,与记忆中那个保家卫国的身影,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段时间,总台记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闻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1914年谢阁兰拍摄的高颐阙照片部分截图高君颂碑 1914年网络图 碑拓印目前国内历史上对雅安汉阙拍摄(研究)较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内蒙古一副市长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内蒙古一副市长任上被查!

内蒙古纪委监委5月23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孟晓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信息显示,孟晓冰,男,蒙古族,1971年10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1991年以来,孟晓冰一直在赤峰市工作,曾任共青团红山区委书记,共青团赤峰市委副书记,...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在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粝质感的建筑依山而建,这便是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建馆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645万人次参观,已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记者:杨青、姜兆臣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痛悼!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于推动男女平等 - 天天要闻

痛悼!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于推动男女平等

据新华社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马原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马原 资料图 图源:中国妇女报马原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马原,女,1930年6月生,辽宁新民人。1951年1月参加工作,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至1963年1月任北京大...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闻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本报讯(记者 孙云)昨天的申城,滂沱大雨几乎整日未断。在这样应景的天气中,一场反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等工人运动的原创舞台剧《大雨将至》在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首演成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盛宴。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卅运动100周年。徐汇区总工会历时一年时...
血海洗剑:日军残暴大屠杀系列6-萧垅大屠杀 - 天天要闻

血海洗剑:日军残暴大屠杀系列6-萧垅大屠杀

一、时间1895年10月20日(阳历),发生于乙未战争期间日本侵台的关键阶段。二、地点台湾台南县佳里镇(旧称“萧垅村”),位于布袋嘴港通往台南城的战略要地,今属台南市佳里区。三、遇难人数约7000人:多数史料记载为藏身于萧垅村壕沟及树林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