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就是理念上的对立,再加上蒋介石这个所谓的国民党领袖,是个十足的背信弃义的人。
解放战争由老蒋挑起,他是让中国重新陷入战争泥潭的罪魁祸首,所幸国民党军队最终失败,那老蒋逃亡后,身边到底还有多少军事力量?
蒋介石忘记初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党各方面实力都远远比不上国民党,从我党创立就已经开始了。
那段日子是黑暗的,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被一片白色恐怖笼罩,革命事业陷入泥潭。
如果孙中山先生能看到的话,到底会对蒋介石多失望?
蒋介石几乎是由孙中山先生一手提携,当时老蒋在国民党内部并没有什么势力,但孙中山先生非常信任他,并认为蒋介石将会是自己的接班人。
最开始的蒋介石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老蒋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开始将心思放在争权夺利上。
黄埔军校见证了老蒋崛起,同时这里也被蒋介石认定是“龙起之地”,事实上这确实是正确的,黄埔军校成全了蒋介石,也为革命奉献了很多力量。
从孙中山先生打算创办黄埔军校时,老蒋就非常看好这里,于是千方百计想成为校长,而孙中山先生最终也如他所愿。
这个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赫赫威名的军校,不仅是当时的重点,而且还是之后几十年世人关注的重点。
蒋介石眼光毒辣,确实找到了翻身做主的机会,并如愿以偿,从这之后,老蒋在国民党内的权势愈发强大,渐渐成长为国民党中一股重要力量。
老蒋通过黄埔军校成为当时国民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忘记了自己参加革命的初衷,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权力斗争之上。
国民党内派系林立,老蒋的派系在黄埔军校的神助攻下,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派系之一,于是他将心思放在革命以外的事上。
什么是革命以外的事?其实在蒋介石看来很简单,就是他自己称霸天下的美梦,所以从那时开始,老蒋野心膨胀,发动了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几乎所有名气稍大一些的战争,蒋介石都会在其中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
我国的斗争形势,从蒋介石崛起后发生了扭转,革命重点已经从旧军队转为了国民党军队,曾经的盟友成了敌人,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老蒋。
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让蒋介石开始加紧进攻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就在此时,被国民政府提出并实行。
老蒋真的看不明白局势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为了自己的野心,日本可以被放置在一边,当时国民党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蒋介石服务。
真正意义上的独裁统治,已经在国民党内建立,其余派系也为了自己的利益,紧紧跟随在老蒋身后。
日本的侵略意图就算是全部曝光,蒋介石也在所不惜,他甚至将日本当做是自己推行政策的工具,反正随着日军侵略步伐加快,国民党也在加快对内战争。
只不过由于时间的变化,一些优秀的国民党将领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准备抗日。
此时的老蒋心中,依旧存在那个不切实际的梦,于是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谋划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兵谏在西安爆发,国内的局势瞬间变得非常紧张。
所幸在我党的调和下,西安事变带来的影响被和平化解,国共两党初步达成抗日共识。
抗日战争充其量就是让蒋介石暂时放弃独裁梦,而且还是在别人的胁迫下,所以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老蒋野心逐渐膨胀。
由于当时正是团结抗日时期,所以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只能指挥国民党军队制造两军摩擦。
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处境极为艰难,国民党和日伪军都对我党实行封锁,根据地条件艰苦,原本就是敌后战场的根据地,在日伪军扫荡行动下损失惨重。
抗日战争让老蒋没借口发动两党战争,但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又看到了独裁的希望,解放战争因此爆发。
梦不死
日本投降后,其实很多国民党将领都不愿继续打仗,再加上国民政府内严重的腐败问题,让国民党自顾不暇。
当时老蒋抓住机会后,就会教训政府中不听话的官员,殊不知宋美龄等国民党要员,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国民政府在四大家族的统治下,早就被那股风气带坏,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抗战刚胜利,全国老百姓刚缓口气,随即就遇上了国民党军队发动战争,到最后只有底层老百姓是最受苦难折磨的群体。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人数众多,足足有四百多万人,而且武器装备精良,老蒋的中央军甚至用的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
当时我党不过只有一百多万兵力,在各方面都无法与敌人抗衡,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两党之间的差距正在被追平。
在我党的领导下,解放军逐渐成为战场上的焦点,国民党军队出现大量问题,国民政府内部的问题成为军队失败的直接导火索。
除了贪污以外,国民党还不重视经济,导致社会底层老百姓生活艰难,这也源自蒋介石。
国民党统治者长期受到美国影响,所以并不重视老百姓,最终长期积累下来,导致国民党失了民心。
三大战役结束后,两党之间的兵力彻底扭转,我党领导的解放军首次在兵力上超越了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最终蒋介石无奈率部来到台湾,而此时还在他身边的国民党军队只剩下六十万人左右。
遥想当初,国民党军队兵强马壮,几乎是在一夕之间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这一切都因为国民政府失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