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2023年12月01日11:22:08 历史 1775

40年的为官经历,其中却有33年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有人曾将苏轼被贬的路程,绘制成了下面的这样一张图。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从图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出,苏轼的这一生奔波各地,可以说是足迹遍布了整个北宋的大半疆土。

但也可以说,苏轼这一生的被贬经历,亦是他的成长经历,而当时你了解了他的被贬历程时,就会明白何为豁达、无常和慈悲了。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名动京师后,自请出京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赴京赶考,便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与小试官——梅尧臣看重,欧阳修更是直接对苏轼评价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可以说此等评价,对于一个刚入京赶考者,是极高的一个评价,在欧阳修的经常称赞下,苏轼这个名字,一时之间火遍全京城。

可以说,当时只要苏轼有了新的作品,便会立刻的传遍整个京师,就在大家都以为苏轼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高潮片段时,却没想到……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就在三苏名动京师之际,却没想到苏母突然病逝,消息传来后,两兄弟赶忙和父亲回乡参加母亲的葬礼,又守了两年的丧期。

直到嘉祐四年(1059年),苏轼、苏辙才跟随父亲再次入京,又过了两年,苏轼两兄弟又参加了一个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

也正是以此,苏轼被誉为“百年第一”,事业开始有了些许的起色,可谁知好使不长久,没过几年苏洵病逝,兄弟二人只能再次回乡守孝。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等到3年后,苏轼再次还朝时,正是王安石变法的开始,当时诸多苏轼的好友,以及欣赏他的诸多好友都不得不被迫离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讲述有关有新法的弊端,对此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便想办法对苏轼进行打压。

苏轼也明白了,如今的朝堂和自己的之前所处的朝廷不一样了,于是便自行请求出京任职。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乌台诗案,人生转折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再次被调任到湖州,上任后的他本就是例行公事的上交了一份《湖州谢上表》,但却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却被有心人利用。

苏轼,作为一名诗人,在语言用词上,常常会将自己的感情代入,所以即使在写这篇官用文章时,也是带着极强的个人鲜明色彩。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甚至说出了,下文这样的话: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苏轼说自己知道自己现在十分愚钝,难以跟的上新进(这里的“新进”,是当时旧时代对于新党一种贬义的说法),认为自己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在政务上保守不生事,也许可以担任一个地方小官(这里的“地方小官”并不是苏轼在求任官职,是当时的苏轼从京城脱离,从而也远离的政治中心也就是被贬了,可以说苏轼的这段话明显带有酸意。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于是这段话,就被当时的新党利用,说苏轼对朝廷“包藏祸心”,言语之中更是句句直指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恨,对于朝廷和皇帝丝毫没有礼数,一时之间,朝堂之上讨伐苏轼的声音络绎不绝。

就这样,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逮捕到御史台,押解入京城,且此案牵连众多,也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乌台诗案”

在御史台的监狱中,苏轼多次遭受到非人的折磨与待遇,因为他之前的所作所为,让新党对他有诸多的不满,所以在他“倒台”之时,这些人便开始“落井下石”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在监狱的这一段日子,是苏轼这一辈子过的最灰暗的时刻,在受到折磨的这段时间,他也多次的产生想要轻生的念头。

本以为这位诗人也就因此“陨落”,但没想到,让他脱离险境的竟然是“昔日仇人”——王安石。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要知道,刚入京师的苏轼,因为大部分人都对他是未见其人,但都在各处听闻过其人,所以导致了他变得十分的狂妄。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甚至当苏轼去拜访当时的宰相——王安石时,在等待王安石的苏轼,看见了他的桌上有一幅未作完的书画,上面写着: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看到书画的苏轼毫无礼数,提笔便写下了: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甚至还对王安石嘲笑道他不懂菊花的常识,说他连菊花只枯萎不凋落都不知道,要多去观察秋花与春花的区别,不要再写出此等让人“贻笑大方”的作品。

对于苏轼的无礼,王安石也并不在乎,与此次的乌台诗案一样,在新党们非要将苏轼致死之时,王安石的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这也才将苏轼从轻发落,被贬去了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千里赴贬所,一路坎坷史

初到黄州的苏轼,仿佛变了个人一样,开始变得少言少语,甚至是整个人变得有些“神经质”

在段时间里,苏轼每天将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世界里,游历在一片穷山恶水之间,在这其中,他的心灵被不断的净化,也让自己在不断的释怀。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苏轼在监狱中所收到的创伤,也一次又一次的被治愈着,心境也逐渐变得更加的沉稳、开阔。

在黄州待了5年的苏轼再次被贬去了汝州,但没想到,在去汝州的途中,苏轼的幼子因为遭受不住长途跋涉的路程,在路程中不幸夭折,再加上他们没有了赶路的钱财,苏轼便向朝廷上奏,批准后便在常州居住。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没想到,第二年宋哲宗即位,苏轼又再次被重用,但时日不长,新党被打压后,看见旧党执政的腐败,他对其进行抨击,不料又遭到反对,再次被贬到杭州

当苏轼到杭州任职时,杭州正面临着大旱的情景,瘟疫爆发,他便将自己的粮食散发给沿路的百姓,到了杭州更是低价出售米粮,还搭建了粥棚,免费的分给百姓,也因此让更多的百姓活了下来。

本在杭州过的不错的苏轼,在元祐六年(1091年)又再次被召回京城,又遭到了再次被贬,可以说苏轼在被召回朝,待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和他人意见不合,导致再次被贬。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这次的苏轼多次被调任,任职多处,其中便有颍州、扬州、定州、惠州,最终在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到了一片荒凉之地——儋州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但苏轼并没有因此便自暴自弃,与当初被贬黄州时不同,此时的苏轼心中已变得十分豁达,与当时的心中所想已截然不同。

如今的苏轼已经经历过诸多的风浪,在环境极其差的儋州,他也是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论是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他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将这个件事化解。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朝廷颁布大赦,苏轼也因此复职,但在北归的途中,苏轼不幸在常州逝世,享年66岁。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豁达、无常与慈悲

人的生活注定是无常的,就像是苏轼一样,早年的他风光无限,最后却差点被处死,之后的他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

他将自己在途中的一切经历,都化作了自己成长的养料,不论现实生活是多么的苦难,但都只摘取其中的美好咽下。

在苏轼人生的最后时光,他的生命就如同一直即将燃尽的蜡烛,但他依旧没有选择让自己自生自灭,而是选择了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当地人。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教会他们如何的兴修水利,又是如何的开辟良田,可以说被贬去儋州是苏轼的不幸,但却儋州人的幸事,没有苏轼就没有之后发展起来的他们。

他在自己荆棘丛生的道路中,不断地通过读书,遇人,经历了诸多的事情,最后活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看了苏轼被贬线路图,才明白何为无常?何为豁达?何为慈悲? - 天天要闻

希望在成长道路上,正面临着不幸与挫折的你,要记住“你并不普通”!

希望在你经历了诸多的困难之后,能够奔赴更好的人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 天天要闻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英国曾是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巅峰时期(1922年)控制着约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统治人口超过4.58亿,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体系覆盖了全球多个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国曾经殖民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闻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媒体评测公布,IGN给出9分的好评。短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或许摒弃了《毁灭战士:永恒》的机动性核心,却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战斗风格取而代之。这种充满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同样令人血脉偾张的极致体验。总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纪元》绝非简单的"更多毁灭战...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