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多年前写过《
粟裕觉得,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的背景下,蒋介石绝对不可能因为一支小小的的抗日先遣队的出动,就放松对我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围剿”,而把重点兵力放到抗日先遣队的身上。
并且,八万主力红军都快守不住中央苏区老根据地了,仅有一千多条枪、六千余人的抗日先遣队又怎么能实现到蒋介石国民党的闽浙赣皖腹心地区去“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粟裕和叶剑英闲聊,聊到了抗日先遣队的问题。
叶剑英回忆说:“毛主席在第五次反‘围剿’初期,曾建议红军主力挺进到苏浙皖赣地区,以打破敌人的‘围剿’。但毛主席当时已经被免掉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没有了军事指挥权,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抗日先遣队从开始行动到全面失败,毛主席都一直处于无权地位。”
实际上,毛主席主张中央红军主力突进到苏、浙、皖、赣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去的时候,蒋介石正在焦头烂额应对“福建事变”,如果当时我们能采取这个行动,不但可以有力地策应了蒋光鼐、蔡廷楷他们,不至于使“福建事变”过早失败,我们也完全有可能通过乘虚攻略,迫使敌人回援,最终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围攻。
而到了1934年7月,形势已异,还派出这样一支小小先遣部队开往闽浙赣皖诸省,根本是于事无补,更不能与毛主席原先提出的向北突进的宏大战略主张相比较了。
说来说去,抗日先遣队当时的战略意图到底是什么?
粟裕一直是大惑不解。
1973年8月24日,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粟裕出席中共十大,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
也在这一年的12月,朱德到军事科学院视察,粟裕就这个问题郑重地向已经87岁高龄的朱德请教。
朱德的回答简洁有力,清楚明了。
他说:
“是准备退却,派先遣队去做个引子,不是要北上,而是要南下!”
粟裕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抗日先遣队的北上,是正为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西南部转移“做个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