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图书馆公布的图书借阅排行榜,2019年和2020年,《毛选》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这条新闻曾经引起了热议,在这样知名的高等学府里,有那么多对《毛选》感兴趣的学子,的确很令人感到惊奇。
如今来看,这条新闻已经不足奇了。自媒体兴起之后,人们发现关于毛主席的话题是如此之多,我喜欢刷小视频,每次刷到的有关毛主席的题材都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年轻人在制作这样的视频,他们对毛主席思想的解读,普遍非常深刻,能够直指本质,令人叹服。
毛主席逝世四十七周年了,他的经历,他的思想,仍然高居老百姓话题的热榜,是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并不多见的历史现象,老百姓对他的景仰溢于言表,这种情感的表露,来源于毛主席对中华民族的大牺牲。
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抱了必死的决心。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演讲说:“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1945年4月,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上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
在“七大”闭幕式上,毛主席提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为有牺牲多壮志,老一辈革命者为着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继,高举着信仰的旗帜,踏着先烈的血迹,勇往直前。毛主席一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满门忠烈,为民族利益献出了8位亲人的生命。
1959年3月13日,毛主席在会见美国著名的黑人学者、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杜波伊斯博士和夫人以及美国作家斯特朗的时候,很少在这样的场合谈及自己家事的他,谈起了自己的家庭,他说:
“我们兄弟三个,两个被国民党杀死,我的妻子被国民党杀死,我的妹妹被国民党杀死,我的弟弟的独生子被国民党杀死,我的大儿子在朝鲜战争中被打死。现在,只剩下我自己和另外一个儿子。我的家庭这种情况,说明中国成千成万的家庭有多少人被杀害。但是,共产党是杀不尽的,只会越来越多。我们家里的人少了,但是在全中国却出来了更多的共产党员。”
1966年,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有升级的迹象,一旦美国地面部队越过南北分界线,中国就会公开参战。毛主席在跟刚刚大学毕业的侄子毛远新谈起越南战争,问他敢不敢到越南去打一仗,毛远新坚定地回答“敢”!毛主席听了满意地说:“好!我们家除了你,再也没有壮丁可以去打仗喽。”
这就是毛主席,一个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的革命人,一个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民族解放事业的伟人,这种“利他”精神,自开天辟地以来,有几人欤?前无古人。
毛主席的大牺牲,换来了后世的景仰,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人民对他的景仰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