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远山竹叶
编辑 | 远山竹叶
前言
秦王二世是可谓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不仅仅是因为他将一个强大的大秦帝国覆灭在自己的手上,更是因为他在位时的诸方起义。
其中,秦军受挫最重,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当属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几万楚军,和秦朝知名战将的厮杀中竟然以少胜多。
秦军曾以其强大的战斗力而横扫六国,但在巨鹿之战却遭受了惨败,这让人不禁疑惑,秦军的战斗力究竟怎么突然消失了呢?
巨鹿之战的“殇”
在巨鹿之战中,流传下来了两个成语,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破釜沉舟”以及“作壁上观”,而这两个成语,也正好诠释了巨鹿之战的整个过程。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击败楚军主力,认为楚兵不足为惧,转而攻打赵地。
而秦军攻破赵都邯郸后,赵王歇和张耳退至巨鹿,同时,增援章邯的王离部队奉命围攻巨鹿。
得知赵王需要援助的消息后,楚怀王听从高陵君显的建议,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派兵马援助赵王。
楚怀王许诺各诸侯“先入关中者王之”,而项羽因为秦军杀害了他的叔父项梁,心怀不满,并请求入关。
剧照
然而,楚怀王身边的老将们认为项羽凶猛狡猾,对待俘虏和百姓残忍,因此,楚怀王听从建议,派遣宽容慈悲的沛公进攻关中。
公元前207年十月,宋义在安阳驻扎,项羽认为应该尽快渡河,与赵国一同攻击秦军。
剧照
然而,宋义希望先让秦、赵之间的战争消耗军力,再制定对策,与此同时,他下令对那些不服从命令、反对他的人进行斩首示众。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士兵们饥寒交迫。而宋义却在营帐里饮酒作乐,不顾及士兵的困苦,引起了项羽的不满。
剧照
于是,十一月,项羽伪造楚王的命令,斩下了宋义的首级,而各诸侯则支持项羽成为伪上将军,后来,楚怀王得知此事后,封项羽为上将军,并命他继续率军北进。
同年十二月,章邯率领主力修筑了连接到漳水的甬道,用于运输粮草,这使得王离军队的粮食充足。
然而,巨鹿城内的赵国军队面临兵力和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陈馀认为无法战胜秦军,不敢前去支援,于是驻守在巨鹿的北边。
受到张耳的责备后,他命令陈泽等人进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同时,张耳的儿子张敖带领着万人部队,燕国和秦国的援军也已经到达,但由于对秦军的畏惧,他们不敢出战。
剧照
项羽在获得指挥权之后,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领两万人渡河,切断秦军的粮道,并分割王离和章邯的军队力量。
随后,项羽率领主力军渡过漳水,下令破坏所有船只、烧毁帐篷和锅盆等物资,并限制士兵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以显示与秦军展开决一死战的决心。
楚军到达巨鹿后,围攻王离部队,在经历了九次交战后取得了胜利,迫使章邯的部队向后撤退。
同时,诸侯援军也发动了对秦军的攻击,杀死了苏角并俘虏了王离,不甘投降的涉间选择自杀,而主帅章邯则逃跑。
楚军与秦军决战时,赵国军队与齐、燕的军队被激烈的战斗场面所震惊,不敢参战,只能作为旁观者。
当项羽率军击败秦军后,诸侯前往项羽的营地祝贺,但进入辕门时,无人敢抬头看着站在门旁的项羽,从那时起,项羽的勇猛和威武之名广为传播,后来被任命为诸侯的上将军。
剧照
秦二世三年,章邯率领秦军二十多万在殷墟,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安阳西投降,项羽立章邯为雍王。
而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秦军的战斗力下降了,才让项羽率领的起义军乘虚而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秦国覆灭与秦军战斗力并无直接关系。
秦军战斗力下降了?
在战斗期间,章邯带领秦军驻扎在棘原,而项羽带领楚军驻扎在漳河南岸。
双方长时间僵持不决,并没有实际交战,项羽的勇猛使得秦军节节败退,这个消息传回秦朝廷,让秦二世怒不可遏,决定派人到军营追问章邯。
章邯感到非常害怕,派司马欣前往朝廷请示公事,试探情况,然而,司马欣在咸阳滞留了三天,被阻止进入宫殿,显示出赵高对他的不信任。
剧照
司马欣感到不妙,匆忙返回棘原军营,他害怕赵高派人追赶,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很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司马欣顾全性命,忐忑不安地向章邯报告,大概的意思就是:赵高独揽朝廷大权,手下的人恐怕无法有所作为。
现在战争取胜回朝廷会让赵高嫉妒,如果不能取胜,楚军也不会放过我们,希望你能考虑目前的情况。
这番话意味着,章邯明白其中的含义,他并非傻子,自然明白局势。
剧照
此时,陈馀送来了写给章邯的信,信中写道:“白起是秦国的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讨伐了赵国的军队,征服了无数城池和土地,在军中享有较高声誉,然而最后却遭到刺杀。蒙恬也是如此,他驱逐了匈奴,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害在阳周。”
剧照
章邯明白陈馀写信的意思,白起和蒙恬之死并非他们罪大恶极应该遭到杀害,而是因为他们战功赫赫,拥有较高的声望。
除此之外,陈馀还说,赵高并非高明之人,只擅长谄媚奉承,然而,秦二世晦暗难测。
现在的形势如此,即使是赵高也担心未来某一天会成为他自己的牺牲品,所以想找别人来替代自己承受可能的灾祸。
章邯长时间带兵在外,与朝廷之间难免有些芥蒂,赵高可能已经盯上了他。
剧照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不是楚军要灭掉秦国,而是天意要灭掉秦国,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能看出来。
将在外甚至不能直言进谏的章邯其实已经算是亡国之将了,就连章邯身边的人明里暗里向他传达这些暗示,章邯也明白其中的利弊。
剧照
在犹豫了三次之后,他最终秘密派遣将军候始成去与项羽签订和约,当然,项羽拒绝了和约,并下令蒲将军日夜领军渡过三户津,重新面对秦军进行决战。
剧照
随后,章邯派人去见项羽,再次提出和约的要求,而这一次,项羽考虑到章邯的请求,因为楚军在长时间的僵持中粮草已经不多,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其他军官的首肯。
于是,项羽与章邯在殷墟上会晤。
剧照
当章邯见到传说中的猛将项羽时,不禁热泪盈眶,流下了眼泪,在喝醉后,他对赵高的种种不义行为吐露出许多苦水。
根据和约的约定,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留在楚军的军营中,同时,他答应任命司马欣为上将,统领投降的秦军作为先头部队。
因此,巨鹿之战以章邯的投降为标志结束,当初,诸侯军内的官兵被强行征召时,秦朝中的官兵对待他们多为不善。
而在章邯率领的秦军投降后,自然被怀恨在心的诸侯军人视为奴隶般对待和羞辱,这些忍气吞声的秦军在私下讨论中认为,章邯骗了他们去投降。
如果能够进入关中灭掉秦国,他们自然不用担心生死问题,但是如果不能,他们身在诸侯军中,秦朝肯定会拿他们在关中的家人当作人质。
想到这些,还是让许多投降的官兵内心动摇了,巧合的是,这些讨论被诸侯军人听到,并向项羽报告。
项羽认为他们肯定心怀不满,如果与秦军正面对抗,很可能会出现叛变者,因此,他命令黥布和蒲商议,将所有这些人全部杀死,只留下章邯、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在军中。
尽管如此,秦军依然保持着他们曾经强大的实力,依然能大败匈奴。
只是因为权臣和皇帝无能,使得秦军的领导者陷入尴尬境地,只能做出看似错误但能够保全性命的选择。
结语
在巨鹿之战中,秦军所面对的不仅是楚军的勇猛,更是内部权力斗争的干扰。
权臣和皇帝的无能导致了领导层的尴尬境地,军队在混乱和疑虑中前进,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因此,即使是曾经横扫六国的秦军,在这场战斗中也失去了往日的战斗力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