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冯正文
整理人:庄泽新
1990年,冯俊琪先生参加山西省党代会 | 山西饭店
我对俊琪先生,我当年的难友总结了四句话:
外柔内刚,临危不乱
好学善研,知识博广
为人真诚,谦虚少言
办事实在,历历可见
这是我用50多年总结出的四句话。早在1968年,我与俊琪先生在太原流亡相处了三个月,可以说共同经历过生死共过患难,说起来很心酸,不能回忆啊。这四句话是我在逃亡中和后来几十年的岁月感受到的,虽然有些零零碎碎,但得出的结论,感受深刻呵。
作者冯正文(右一)与长治县副县长闫建华(注:已故,其子闫某曦为现任省政协副主席)
01 外柔内刚,临危不乱
你看俊琪先生的长相,很儒雅,性格也柔和,并不霸道,与人相处总是低调让人,不占上风,但他习以为常,能够吃忍;关键时刻,坚持原则的时候,他内心很坚硬,非坚持不可。譬如文革中,被打成“保皇派”这件事,——本来在学校没有他的事,他又不是主要人物,他可以像多数老师那样,躲得远远的人,当“逍遥派”就没事了,但他不这样,站出来要保护老干部,保护学校党委,说对于老干部都是革命考研出来的,批评可以,不能体罚打人。
他的性格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外圆内方,就像古代的铜钱一样,曾国藩就推崇这种性格。就是被迫害、逃亡也不改变。我与他不一样,我是外钢,不后退,善于搏斗,遇事硬扛,所以一生受到的打击就多。68年秋,我逃亡回来后,就叫人家抓住了,整治了一个不亦乐乎,又被开除了,后来高平县的武装部长曹志忠来长治县当政后,又开始启用我们,让我去了刘家山磺矿,和刘德忠去的,叫的是“劳动教养”,实际上是LG。俊琪先生也被整治得够呛,陪着老干部宋平(注:三八式老干部,1960年代,曾任长治县副县长、文教部长)等挨斗,游了好多个地方。但他的命运后来就改变了,“华丽转身”,这与他的柔韧性的性格有关。
因为他在学校的师生中影响力很大,许多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都听他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时韩店中学的风向。当时学校党委已经被打倒,学校的临时机构由造反派负责,负责人姓崔,晋城人,是一个老师。见俊琪先生维护校领导,造FAN派对他就很嫉恨,就整他,给他扣了一顶“保皇派”“黑爪牙”的帽子,这就是他受冲击、遭大罪的开始。最近头条上有人回忆,说韩店中学学校书记兼校长常明镜被造反派关押了,他也跟着被管制,就这样了,俊琪先生还偷偷出来给常校长送饭哩。
临危不乱:俊琪先生修养很好,遇到事情,他能够不露声色,临危不乱,总是能冷静应对。逃难中,他遇到过好几回危险,都冷静地避开了。那次,1968年夏天,我俩在太原重机学院避难,突然赶上学院的两派冲突,对立面武装突然攻进来,持枪到我们驻地抓人,我正好去茅房就被抓住了,而俊琪兄却脱险了。
当时,他下楼去水房打热水,发现冲进一伙人,都挎着枪,气势汹汹的,一看就是有目的的抓人,嘴里还嚷嚷着,说:“是两条大鱼,不要让他们跑了!”他听了不露声色,溜着墙悄悄回来,从后窗逃走了……这次他不仅逃脱了抓捕,还通过社会关系,运作了太原南城对立面组织,成功将我救了出来。等到见面后,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02 好学善研,知识博广
说起来好学,俊琪先生自己也说过:在学校当教导员时,工作极其繁忙,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因为他初中毕业,没有上过高中,他就计划参加高考,为了挤时间,他就从业余时间中去挤。走路小跑,吃饭是快吃,……全部投到了学习中。自学数理化,自学英语,效果很好,很可惜,64年5月,等到他即将参加高考时,国家下了一个规定:结婚者不能参加高考。那时候他已经结婚了。很可惜,他只能放弃了。没有读过大学,这也成了一生最大的心结之一。我就想,他的学历是初中,但他在六十多年的岁月中,总是能跟上潮流,走在时代前边,后来学养很丰富,还写了那么多书,一看就是博学之人……这与他一生好学有巨大关系。
俊琪先生的学历是初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但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却不简单,很博很广,高于多数同时代人。你看他说话、写东西就能看出来,很有水平,比起一般人看得远。危难中,俊琪先生不论逃亡到哪里,总喜欢看简报、大ZI报,看各种书籍,善于研究,主要是分析研究社会形势,由此调整自己的状态,对党对国家抱有热切的期望。他头脑非常好用,善于分析判断形势;擅长写材料,通过逻辑做出判断。
1966年以后,他为什么被打压、迫害?不是他干过什么坏事,不是他斗这个斗哪个,挟私报复,他和我也没有当过什么运动“头头”……主要是他对老干部持保护态度,反对干“冲动的事”,还会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和文章,属于“秀才出头”!以至于后来,有人陷害他,一说某某大字报就诬陷是他写的,让他处在运动的危险中了。
在逃难中,他不多言语,吃了很多苦,受得罪老大了,饿肚子,捡拾剩饭,是常事,多次遇到危险,说起来我很伤心,不想说,也没办法说。在危难中,他就是不吭气,不气馁,总是挺着,很坚韧。后来他当了领导干部,更能显出他的这些本事来。
03 为人真诚,谦虚少言
俊琪先生待人接物,不玩江湖上那一套,拉帮结派,咋咋呼呼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平时的话语很少,口齿不能算伶俐,不多开玩笑,总是实实在在的,以诚相待这个世界。他喜欢会替别人考虑,不自私;不为自己谋划。
他平时不说大话,不说厉害话,话语少,说出来的都是心声,你得慢慢品味,内涵很深。不知道他的这种性格修养怎么形成的,估计与家教有关系,也与他家庭处境有关系吧,少说为宜,明哲保身吧。但他一说,就会抓住要害,让对方反驳不了;做起事来也很到位。
你比如68年夏天,我在太原重机学院被抓住,关押了三天,就是俊琪先生找人把我解救出来的。他见了我并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一句。还是了解情况的李作工(注:今晋中市文水人,太原五中毕业,在长治县工作)先生把具体情况告我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复杂的运作,但俊琪先生平淡如水,并没说什么。这就是他的性格。
04 办事实在,历历可见
俊琪先生以公以私,给人做过的好事很多,头条上的回忆性文章中已经透漏了不少,但不为人知的事情会更多。
1987年,俊琪先生当了县纪委书记后,改革开放开始并不久,尚处于“拨乱反正”阶段。他很正派很讲原则,目光敏锐,对过去的许多受害者力所能及的,都给以平反,暗保了许多人,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他默默地做了许多人所未知的大事情,有些事情我清楚,有些我不全了解,但能够猜到。WG受害者被平反后,都是扬眉吐气,人心思齐,做事积极性高涨,地方上,当时的人们做事、走路,都是一疙瘩劲。就我当时的观察,就连WG中的“Z反派”也挑大拇指,赞扬俊琪先生正派,如朱某全等等。我就听说过。有人说:换上常人,都会明哲保身,不见得会帮这个忙。——这段经历有必要回顾一下,有人了解这段情况。
他在位时有权利,从不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很正派。还有他的书法很有名,对来人有求必应,业余写字给别人,留在社会上的墨宝很多很多,现在在一些社会场所和千家万户都能看到。
一九九几年,我在工作中遇到过麻烦,他对我很同情,当时他已经去了壶关县;我没有找他,不想给他找麻烦。我很怀念俊琪先生当县纪委书记的那个时代,当时的县领导郝永和,后来的王家璧、刘德宝都很正派,加上俊琪先生,形成了一股清流,地方上风清气正,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那时候,这批人特别能干,可以说是几十年来县级干部里“最有成就”“最带劲最出彩”的时代。后来的风气就有些歪了,干部里“拉帮结派”风气严重,再后来就是“想着法子捞钱”“有钱为大”。
我老了,平时不出门。我很怀念那个时代,怀念俊琪先生。经过这么些年了,我觉得吧,过去不是只有打打杀杀,不是轰轰烈烈,不仅是振臂一呼,还有一种境界,一种润物细无声,俊琪先生是那种,用书上写的那句话——“用尽一生,去做光明磊落的人,有道德风范的人”,他的身上带有一些古典文人的色彩。王阳明说过,“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口述人冯正文(前左一)|1990年代
附 口述人 冯正文:
口述人冯正文先生 | 1990年代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老干部,人生经历丰富,富侠气,敢任事,思想深邃。1936年出生于长治县黎岭村,17岁参加工作,1980年以后,曾任长治县司马公社书记,县农工部副部长,县国土局局长,后参与长治县老促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