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他的母亲,是中国革命史上非常知名的烈士江姐,江姐的事迹鼓舞了一代代革命人努力奋斗,然而,江姐冒死托孤留下的独苗,却在功成名就后去美国定居,这么多年,一直饱受质疑。
江姐江竹筠,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她是一位为了祖国事业而献身的女烈士。
可是,你知道吗?她的儿子彭云竟然长期定居在美国
江姐
当这个消息曝光后,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直到彭云的儿子彭壮壮踏上归国的故土,彭云这些年一直纠结的心理才终于得到了缓解,面对大众的质疑,他也鼓起了勇气来回应。
到底是大众口中的”忘本叛国“,还是另有苦衷,只有走进彭云的内心深处,我们才能探知一二。
从书上,了解母亲的事迹
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却是,彭云虽然是江姐的儿子,却也和我们一样,只能从书本上了解他的母亲的生平事迹。
因为在彭云三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就已经英勇就义,而此时的彭云却浑然不知,依旧是一个懵懂的孩童。
提起江姐,在中国那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江姐的本名,叫做江竹筠,是一个出生在四川大江边的曼妙女子。
江竹筠
之所以被人称作江姐,一方面是因为她时刻冲在革命前线,是兄弟们的大姐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她不畏艰苦的革命环境,在重刑逼压之下,依旧丝毫不透露我党的信息,所以敬佩的人们才称呼她一声“江姐“。
江竹筠的性格颇有四川当地女娃的特点,是一个地道的川妹子。她不仅泼辣,更是非常的勇敢。这样的性格特征离不开她的母亲的培养。
从小,江竹筠就看着瘦弱的母亲一个人带着她和弟弟到处为了生计奔波。但是,就算再苦再累,她的母亲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是非常乐观。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长大的江竹筠,也非常的开朗活泼,在面临困苦的时候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因为她认为自己所说的这些苦跟母亲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尽管家庭环境如此艰苦,也没有阻挡住江竹筠学习的步伐,聪明的她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并且顺利的考入了中国公学。
在这里江竹筠接触到了非常先进的革命思想,秘密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知识的学习,让江竹筠深深地爱上了马列主义。她的心中也立下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她要前往延安,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在那个年代,战争形势非常的残酷,组织上更是需要安插各样的人在祖国的各地。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是四川本地人,江竹筠接受了组织安排的特殊任务,那就是留在重庆当一名联络员。
为了能够更好的隐藏自己的身份,江竹筠偷偷学习了会计学,并且在工厂当起了一名正儿八经的会计。
表面上她从事的是会计工作,私底下却负责组织当地的学生运动以及发展新党员等等工作,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江竹筠云总是非常的忙碌。
在重庆的时间里,江竹筠等人积极奔走,地下党员建立了一支颇为强大的精锐队伍。因为长期行走在敌人的大本营里,出于安全考虑,党组织给她安排了一个假冒的丈夫。
而年轻的江竹筠却和这个丈夫在长期的工作接触中,弄假成真,最终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喜结连理。
这个男子就是彭咏梧,他比江竹筠入党的时间更早,工作能力更强。两个人结合之后,江竹筠既是他的得力助手,又是他的温柔妻子。
彭咏梧,彭云,江竹筠
1946年,他们这个小家庭有了新的希望,那就是彭云的出生。尽管彭云出生的时候,江竹筠是一个人前往医院做的剖腹产手术,但是她对丈夫却毫无怨言。因为同为革命事业的参与者,江竹筠非常了解丈夫的处境,也理解丈夫的忙碌。
产后没有多长时间,江竹筠刚做完月子就立马投入到她的新的工作中,然而,战争总是残酷的,在那个年代,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我党事业而牺牲。
1948年春节前,本来想着趁着空闲时间能够团聚一下的江竹韵,却接到了丈夫被敌人抓捕并且残忍砍头的噩耗。
失去丈夫的悲痛令江竹筠一度痛不欲生,但是她却渐渐的站了起来,选择踏着丈夫的脚步继续前进,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但是间谍无处不在,最终江竹筠还是被出卖,在1948年的6月14日被抓捕入狱,而江竹筠被关押的地方
正是臭名昭著的重庆渣滓洞。
在这里面,江竹筠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是仅仅作为一个弱小的女子,江竹筠小小的身躯之下,却是非常顽强的意志。
就算敌人用皮鞭蘸着辣椒水在她身上鞭打,她也没有暴露一丝一毫我党的信息。
在这种长达一年的非人折磨之下,江竹筠非常清楚自己的未来,所以想尽办法写了一封”托孤书“送了出去
敌人使用过老虎凳、带刺钢鞭、电刑等等惨无人道的刑法。除此之外,敌人还曾残忍地将竹签,插进江竹筠的十指
她此刻,唯一挂念的就是儿子彭云
这封书信里面,写满了母亲对孩子的不舍和期盼。
江姐牺牲的时候才29岁,正值大好青春年华,但是她自从成为党员以来,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
在光环下长大的彭云
作为一名外人,读起红颜里的江姐事迹,我们依旧激动的浑身起鸡皮疙瘩。可想而知,当彭云了解到母亲的光荣事迹之后,内心应该有多么的触动。
彭云从小跟着父亲的前妻生活。这个妈妈把彭云视作己出,一直非常的保护这位革命的后代。
每当小小的彭云向她询问自己亲生母亲的事迹的时候,继母总是满脸爱怜地轻抚着他的头,告诉他,“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你的母亲。“
在这种鼓舞之下,彭云从小就非常的刻苦努力,酷爱读书的他更是在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
母亲的坚毅和聪明全部都遗传给了彭云,彭云大大的脑袋,却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
从一年级开始,彭云的成绩永远都是班里的第一名,班里人缘很好,并没有仗着自己是江姐的后代而居功自傲,反而是和同学相处的非常棒,一直以来都担任班里的班干部。
国家也非常的重视这位革命的后人。不仅给他们的班级配备了最好的老师,更是给他提供各种便利。国家不能让革命先烈白白牺牲,只有加倍的照顾彭云,才是让先辈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在国家的关怀长大的彭云成绩很优秀,后来更是考取了本省的状元,最终他满怀着报国的热血,以最高分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从当年的报考志愿之下就可以看的出来,彭云心里面是满怀着革命的斗志的,他也想完成母亲的遗愿,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之后,彭云就按部就班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还与自己同学相知相恋,最终结婚
大学毕业之后,彭云服从国家安排,分配到了沈阳的工厂,后来在妻子的帮助之下调回了北京,进入了科研所工作。
这么多年以来,彭云一直非常努力,在科研所的工作经历让他明白自己本科毕业的学历远远达不到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所以在责任的驱使之下,彭云决定继续深造学习。
后来,他经过努力,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公派留学生的资格,进入美国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学习。
归国之路,靠子完成
命运的安排,我们谁也无法阻挡。在美国学习期间,彭云不仅如饥似渴的积蓄知识,更是感叹于美国科技的发达与进步。
于是,在美国期间,他又攻读了博士学位。他想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回报祖国,好为祖国做一点贡献。
但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越是遨游,他越是发现自己的能力只是沧海一粟,与美国当地的技术相比,实在是太过渺小。
如果自己现在水平,靠着一个人回国的话,并不能给国家带来什么改变,他觉得自己能力太不足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延缓了自己的归国之路,在美国不停的学习,做研究。
这样一拖再拖,彭云年纪逐渐增大,而且在国外待久了之后,他很怕自己回国不能再适应生活。一时的胆怯造成了阻挡,导致他好多年都不能回到国内。
但是彭云的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江姐的后人,也从来没有忘记江姐的遗愿,他的儿子虽然从在美国长大,但是在彭云的教导之下,不仅说的一口流泪的中国话,更是时刻提醒自己是中国人。
有人问他:“你会加入美国国籍吗?”他突然严肃起来:“我是烈士后代,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点。”
后来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儿子彭壮壮代替他的父亲彭云完成了归国的心愿,毕业之后的彭壮壮回到了国内,在我国的电信通信行业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如今也一直奋斗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上。
如今年过半百,彭云早已放下内心的纠结,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坦言,“母亲的遗愿我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由我的后代来完成。”
不管人在哪,心里还有国有家就好,致敬革命先烈江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