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成长需要环境,也需要机遇。
近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动荡局势促进了如毛主席一样的革命家的诞生和成长,仅毛主席一家,就诞生了多位英雄。
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了6人,其中还有两名女性,或许大家都知道革命烈士杨开慧,其实还有个女英雄,她就是毛主席唯一的妹妹,毛泽建。
图|毛泽建(中立者)
毛主席十分心疼妹妹
毛泽建出生于湖南韶山一个贫苦家庭,父母给她取了一个乳名,菊妹子。因为家境贫寒,他的父母决定把她过继给毛顺生家。
毛顺生便是毛泽东的父亲。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乳名叫三伢子,因为他是老三,但他之前的两个哥哥都不幸夭折,所以他就成了家里的老大。
菊妹子过继过来后,成为了毛泽东唯一的妹妹,毛泽东对她极其关照。
按照毛氏族谱,毛泽东这一辈是“泽”字辈,所以他给妹妹起名“毛泽建”。
在毛家,毛泽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家庭氛围,她感受到了妈妈文七妹的善良,也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她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此时,毛泽东已经从私塾读完书,打算去东山学堂读书,临走时他告诉父母,一定要好好照顾毛泽建。
毛泽东从小就勤奋好学,在东山学堂还没有5个月就学完全部课程去了长沙,在长沙,青年毛泽东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还第一次接触到了新文化的思潮。
后来,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一师,认识了人生导师杨昌济,同时也认识老师的女儿杨开慧。
等到毛泽东毕业后,他的思想已经逐步开放和成熟,尤其是在杨昌济的推荐下,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这对毛泽东的思想是质的改变。
1919年毛泽东因为母亲病重,不得不返回湖南,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父母在同一年相继去世,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当时他忙于驱张运动,一直在长沙活动,等到他再次返回韶山,发现妹妹已经被送给了别人,当了童养媳。
原来,毛泽东离开韶山后,毛泽建无依无靠,回到了亲生父母家,当时她的父亲已经去世,家里的母亲更是双目失明,没有劳动力,家里没有办法,只能把毛泽建送到了隔壁一个村子的大户人家肖家。
毛泽东得知后十分生气,毛泽东向来反对封建思想,他绝对不允许童养媳这种事发生在自己的妹妹身上,随后他马上去肖家决定把妹妹接回来。
看到妹妹面容呆滞,生活悲惨,毛泽东决定,一定要让弟弟都走出韶山,出人头地。
肖家声称已经给了聘礼了,毛泽东说:“我可以双倍返还给你们。”最后,毛泽东把家族的老长辈请出来调解这件事,最后双方达成共识,退还了聘礼,解除了毛泽建的婚约。
毛泽东对妹妹说:“妹妹,我们一直在农村没出路的,你跟着哥哥去长沙吧,不革命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毛泽建说:“哥哥,你去哪,我就去哪!”
就这样,毛泽建义无反顾地跟着哥哥去了长沙。据说那天,毛泽东叫来弟弟和妹妹,坐在炉火前,打算带着他们义无反顾地离开韶山。
那天,毛泽东说:“我们把家里收拾收拾,田也不种了,都和我去长沙,先读书,然后再做点事,以后我们做一点真的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弟弟毛泽民说:“可是,大哥,家里的地不种就荒了,房子不住就漏水了。”毛泽东坚定地说:“田,都给了家里没田的人,房子给了没房的人。”
“那我们欠别人的钱,和别人欠我们的钱怎么办?”
毛泽东想了想说:“我们欠别人的,当即结清,别人欠我们的,一笔勾销。”
就这样,青年毛泽东带着弟弟和妹妹义无反顾地走出了韶山,全部参加了革命。
遗憾的是,后来毛泽建、毛泽覃、毛泽民相继为革命牺牲。
毛泽建的遗言
毛泽建跟随哥哥到了长沙后,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在衡阳从事革命活动,后来考入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在学校参加革命活动时,毛泽建认识了陈芬,陈芬也是共产党员,他们慢慢相爱,毛泽建曾向大哥请求,希望同意他们的婚事。
毛泽东得知后,当即同意,并希望他们可以一起为革命发力。
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时,毛泽建和丈夫一起去衡山打游击,毛泽建还担任游击队长,十分出名,甚至他们还参加了南岳暴动。
后来地下组织遭到破坏,情况十分严重,和敌人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正巧这时,毛泽建也怀孕了,陈芬不希望妻子挺着孕体工作,希望他在家里养病。
可是,1928年6月,毛泽建意外得知,丈夫在战斗中不幸被反动派杀害。悲痛欲绝的毛泽建,精神一度崩溃,孩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
然而因为带着孩子,行动不便,再加上当时叛徒很多,毛泽建不幸被敌人逮捕。
敌人知道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妹妹,想从她的口中得知毛泽东的情况,但毛泽建只字不提,她朝着敌人吐了一口口水说:“我的名字叫共产党,杀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
就这样,在敌人灌辣椒水、拔指甲等各种威逼下,毛泽建被敌人折磨的不成样子,她的孩子也在艰难的环境中,因为没有奶水吃,加上环境恶劣,最后夭折了。
毛泽建失去了丈夫,孩子也失去了,她没有什么可期望的了,1928年8月20日,毛泽建被拉在了刑场,临终前大喊:“我相信哥哥一定会革命胜利的!”
毛泽建牺牲时,年仅24岁。
临终前,毛泽建曾给朋友留下一封信,她在信里说:人民总归要做主人,革命也一定会胜利的!”
其实,像毛泽建这样,从贫苦的农村走出来的女性,可以有这样坚贞不屈的精神实属不易。
作为湖南人,毛泽建必然受到了青年毛泽东那种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
她后来性格的养成,都是在哥哥的教育下养成的。日后,当毛泽东得知妹妹被害,悲痛交加,他写信给衡阳的地下党员,一定要找到妹妹的尸体。
在近代史上,湖南涌现出来的女性革命者数不胜数,在古代男权文化盛行的环境下,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这表现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歧视。
毛泽建在哥哥的带领下,冲破黑暗,敢于和敌人斗争,她的革命之情是丰富的,也是立体的,据说她在遗言中说:“我将毙命,不足为奇!”
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大字,感动无数人。
毛泽建牺牲后,国民党反动派张贴告知,命令三天内不准收尸。
当地群众秘密把毛泽建的尸体运了出来,葬在了湘江之畔,后来又运到金紫峰上。
毛泽建的坟头竖着一个简单的墓碑,上面写着“毛泽建女士墓,湘潭人士”字样。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建的墓才重新修建。
毛主席接待毛泽建的“女儿”
新中国成立后,从湖南老家来人,说是毛泽建的女儿,来找舅舅毛主席。
这令人不禁好奇,毛主席只有一个妹妹毛泽建,毛泽建牺牲时,孩子也夭折了,那么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孩子呢?
原来,毛泽建的丈夫陈芬有个姐姐,叫陈淑元。陈淑元因为参加革命,不方便照顾孩子,在革命早期,把孩子交给毛泽建照顾。
所以这个孩子把毛泽建认作干妈。
她叫陈国生,父亲在1928年也壮烈牺牲,所以陈国生一直叫毛泽建为:泽建妈妈。
毛主席其实一直知道有这样一个外甥,每次陈国生来北京,毛主席都热情招待,但是在一次吃饭时,陈国生提了一个不情之请。
一次在饭桌上,陈国生说:“舅舅,我先和您说个事,您别生气。”
毛主席说:“你有困难就说,舅舅可以帮的一定帮。”
陈国生说:“泽建妈妈牺牲后,一直被葬在金紫峰,坟头十分简单,您能不能给湖南政府说一下,给泽建妈妈建立一个墓园。”
毛主席正在吃饭,听到这个请求,他当即沉默了,甚至有点泪眼模糊。
图丨陈国生(右一)和毛主席合照
毛主席说:“国生,你知道吗,我们国家现在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摧残,各方面都需要钱,不是我不帮忙,泽建是烈士,人民不会忘记,国家也不会忘记的,等国家经济好转再说吧。”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又补充说:“我母亲的坟,也只是一个草坟。”
一句话,让陈国生泪流满面。
毛主席说得并不假,1959年毛主席回故乡扫墓时,看到他母亲的坟,简简单单就是一个草堆,有人建议他修缮一下,或者建立个墓园,他说:“别浪费资源了,就这样吧。”
其实,作为一国领袖,给母亲修修坟,给妹妹建立个墓园,都无可厚非,但毛主席从来没有这样做。
一直到1966年,毛泽建的墓穴终于被找到,重见天日。在湖南广大群众的要求下,湖南政府决定给毛泽建烈士建立墓园,
建好的墓园十分庄严,周围松柏长青,在墓前有两个石碑,上面刻着毛主席的著名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纵观毛泽建的一生,她从一个出生贫苦的农民家,一路走到一个为革命献身的女英雄,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虽然她的人生只有24个春秋,但她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伟大的,是无法用时间衡量的。她为一代代人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她也向世人诠释了女人的价值。
毛泽建、毛泽覃、毛泽民相继为了革命牺牲,加上杨开慧,毛楚雄,毛岸英。毛家为革命牺牲的就有6位,都是毛主席的挚爱。
他们彰显的伟大精神,是激励后人永远奋发不止,砥砺前行的动力。
遥想一百年前,毛主席决定带领弟弟妹妹毅然走出韶山那个夜晚,他的决定多么有力量。
我想,毛主席一定从来不后悔当初这个决定,因为他心中装的不仅仅是自己这个“小家”,更是国家和民族这个“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