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 以宁
编辑|酒馆茶社
如果不提及华国锋同志的大名,应该无人知晓这位最低调的“第一夫人”——韩芝俊。
韩芝俊17岁便与华国锋同志相识,两人相恋一年结为夫妻,并从此相伴一生。
华国锋同志身旁这个女人为人低调、谦和,从山西到北京,不论遇到怎样的坎坷,她都始终陪伴在华国锋身边,对他体贴入微、不离不弃。
如今的韩芝俊已经92岁,她为人依旧低调,生活得十分朴素。每年毛泽东的忌日和诞辰,他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毛泽东纪念堂,十年如一日地帮助丈夫完成心愿。
韩芝俊同志与华国锋同志的相识
解放战争时期,华国锋同志带领解放大军南下,在三湘地区担任了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华国锋在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后被调任到中央工作。
完成了拨乱反正,帮助国家平稳过渡到邓小平时期。五年后,华国锋同志辞去了国家军委主席这一职位,过起了远离喧嚣与权力的生活。
华国锋为人低调,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不再担任党内职务后,他就像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居住在北京的西皇城根。
华国锋很少提及他的私下生活,妻子韩芝俊的事情自是无人了解。华国锋同志原名苏铸,而妻子韩芝俊小自己十岁。两人同是山西五台县人。
华国锋同志本就为人朴素低调,韩芝俊作为华国锋同志的妻子,也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韩芝俊虽不像华国锋那般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但她从小也是坚定信念,投身于党的事业。
韩芝俊1931年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生活条件贫穷艰苦。但与常人不同的是,韩芝俊同志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投身解放事业。
她很小就参加了抗日活动,12岁便担任了儿童团指导员。韩芝俊带领其他儿童团的成员负责为抗日游击队站岗、放哨、送信。就像小学课文里《鸡毛信》的故事一样。
韩芝俊小时候的生活,便是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韩芝俊的父母虽说都是农民,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共产党员。韩芝俊的父亲韩七海是当时县里的游击队大队长。
也许是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韩芝俊在学习和党的事业上都十分积极,表现优异,15岁便成为了中共党员。韩芝俊喜爱文艺,能歌善舞。
1948年,17岁的韩芝俊与华国锋同志相识,此时华国锋是山西地委宣传部部长,而韩芝俊为当时的宣传部文工团团员。华国锋同志当时来到阳泉进行视察。
韩芝俊则负责表演节目,接待华国锋同志。韩芝俊从小便与敌人斗智斗勇,相较于同年龄的女孩,她拥有更多的淡定从容,在这次节目中,她反串了一名男性角色。
韩芝俊出色的表演和坚定的眼神,让华国锋同志对这名年轻女子颇有赞赏。华国锋同志本就是山西人,他在阳泉有许多故人好友,此时的华国锋同志已经27岁。
在当时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晚婚”。在华国锋同志离开前,友人想帮华国锋牵线搭桥,促成一段姻缘,便向华国强同志介绍了一名思想觉悟高、表现突出且样貌姣好的女子。
迎面走来的女子让华国锋出乎意料,这便是前几日在文工团看见的那名文艺表演者。一切像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两人相互欣赏。在韩芝俊18岁那年,华国锋与韩芝俊喜结连理。
共同赴身共产主义事业
此时的华国锋已经是一名首长,韩芝俊担任文艺团的干部。从此,韩芝俊跟随华国锋来到了湖南。华国锋同志在三湘地区工作了20余年,一片荒芜的土地在他的带领下。
年年获得粮食丰收,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也在华国锋同志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持续研究和推广,华国锋同志为三湘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汗水洒遍了三湘的每一座高山,他扎根农村和乡田,朴素的布衣和破旧的布鞋,留下了枝蔓与石粒的划痕,他带领一众乡村事业建设者,改变了三湘的风貌,造福了三湘的人民。
华国锋同志的身旁总有韩芝俊相伴,她一边协助丈夫造福三湘人民,一边照顾孩子、照看家庭。在华国锋和一众人的努力下,湖南的水利、农业、医疗、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当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湖南省的粮食产量在供应当地群众的同时,还对其他省份提供了帮助。韩芝俊就跟着丈夫踏遍江河山川,这一路上从未停歇。
丈夫在外工作,而韩芝俊就独自在家扛起家庭的重任,将几个孩子辛辛苦苦抚养长大。除了打理家庭外,韩枝俊还在当地的轻工业进出口公司任职,她在单位里也是工作勤奋、为人低调、随和待人。
生活和事业上的困难他都需要独自承担,但她从来没有责怪过丈夫四处奔波、疏于家庭。在华国锋对韩芝俊表达歉意时,韩芝俊也是表示,丈夫所做的事是在造福人民。
自己也为丈夫感到骄傲。1976年,55岁的华国锋进入中央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而此时的韩芝俊是一位平凡的工人,即便薪资很少也认真对待工作。
她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照顾家庭也是无微不至。她热心待人,又亲切负责,无人能够想到此时的韩芝俊是国务院总理的妻子。
从“父母官”到“接班人”
1976年1月,受人爱戴的周总理离开人世。此时毛主席十分悲痛,他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巨大伤痛,选择华国锋同志作为国家的代理总理。华国锋接手了国务院的各项工作。
毛主席对华国锋同志十分信任,他认为华国锋同志是一位政治憨厚的老实人,是百姓的父母官。华国锋同志在投身党的事业的这一路上,始终得到民众的爱戴。
在解放战争期间,华国锋同志。积极开展抗日动员工作,带领武工部在游击区敌人正面斗争。生产运动时期,华国锋同志投身一线,与万千农民一起投身农业事业,以身作则,鼓励群众自力更生,帮助湖南居民解决了粮食问题。
在农业合作化期间,28岁的华国锋同志在湖南长沙得到了毛主席的召见,分享湖南农村农业合作化的实践经验,得到了主席的赞许。往后的华国锋同志20年如一日,致力于改变湖南的落后情况。
在他的带领下,湘潭县修建了240km的灌溉工程,100多万亩农田得到了引水灌溉。他在乡村大力推广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湖南当地血吸虫防治问题。
他宣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教育事业,使得当地的许多传统剧种、传统文化得以保护。1971年,华国锋同志进入国务院工作。
他以“农业发展专家”的身份,协助周恩来总理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华国锋同志的帮助下,粮食产量得到了稳定增长。
华国锋时刻关心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且大力关注农业科研。他注意到了袁隆平当年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并给予袁隆平同志极大地鼓励和支持。
当袁隆平宣布中国杂交籼型水稻“三系列”培育成功时,华国锋给予了杂交水稻推广最大的支持,使全国民众共同面临的粮食难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决。
华国锋同志是一位时代是从基层成长的干部,他从农村出生,了解百姓疾苦,投身一线基层,致力于改变湖南群众的贫困现状。
进入党中央工作后,也帮助国家农业发展走上了正途。这也是毛主席推荐华国锋同志担任总理的原因。1976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华国锋同志挑起大梁,临危受命。
用两年的时间使国家稳定经济。他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帮助国家完成了过渡期,也不愧于毛主席对他说过的那句“你办事,我放心。”
回归生活,归于尘土
1981年,华国锋同志完成了一系列党的事业的拨乱反正后,辞去了所有职位,离开权力核心,与韩芝俊回归平凡的生活。
他们居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以平民的身份过着平淡的生活。两人穿着最朴素的衣衫,生活节俭,成了两个平凡的老人。
他们走在大街上,就如同平常老百姓一般,无人能够想到两位平凡的老人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为家国事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这些年无论华国锋经历怎样的困难和风雨,韩芝俊都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华国锋喜爱葡萄树,两人便在院子里种树养花。
此时的华国锋身患糖尿病,种下的几十棵葡萄树结下的果子,他都会分享给前来拜访的朋友。2008年,86岁的华国锋因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此时韩芝俊也已经70多岁。
她在医院对华国锋寸步不离,悉心照料。只是这一次,华国锋同志再也没能回家照看他的葡萄树。
葬礼当日,各机关部门领导以及常务委员全员出席,胡同志也放下本来安排的出访工作,前往华国锋同志的葬礼。在这场最高规格的葬礼上,党中央介绍华国锋同志的生平经历。
并强调了华国锋同志在党的事业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华国锋同志逝世后,他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韩芝俊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华国锋同志生前就有所表示。
遗体的安置不能占用耕地,不可破坏环境,不能与群众争地,也不能破坏文物。华国锋在生命垂危之际,曾向韩芝俊坦言,自己想回到卦山,回到自己打游击战的那里。那里有树,清净。
党中央选择尊重华国锋同志的遗愿。华国锋同志在退休后,也曾回到过自己的故乡山西,等他去老家看望时,周围亲友的热情相待让他感到不好意思,他不想再打扰亲友的生活。
于是没有再回故乡看望那片故土,华国锋同志遗愿便是,在离开人世后,自己的骨灰能够放置在家乡,落叶归根。韩芝俊说自己的老伴喜欢清静,一生投身农业。
喜爱花草树木的自然环境。党中央将他的骨灰迁至山西交城县的卦山。让华国锋同志的灵魂回归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华国锋同志一生投身于国家建设和党的事业,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耗费了毕生精力。值得一提的是,华国锋同志原名苏铸,而他自己改名为华国锋。
意为“中国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华国锋也曾请求能够瞻仰毛泽东主席的遗容,只是身体情况实在不允许。华国锋同志对毛泽东主席有着深深的敬意。
他在担任县委书记时,便与毛主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更是毛主席最忠诚的革命伙伴,他在危难之际谈起了国家重任,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帮助国家度过了平稳的过渡期。
华国锋同志离开人世后,70多岁的韩芝俊会在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去往毛主席纪念堂。数十年如一日。这是华国锋同志生前每年会做的事,如今他的妻子代替他。
每年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如今的韩芝俊同志已经92岁,她每年依旧在家人的陪同下,延续着华国锋同志生前的习惯,帮助华国锋完成生前的遗愿。
不仅如此,这个习惯还成为子女的家规,成为他们瞻仰伟人、怀念家人、坚守初心的方式。华国锋同志的子女在他的影响下,也都投身了党的事业。
与华国锋同志相同的是,这一家人都为人低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却也默默无闻。华国锋的两个儿子分别在空军部和北京卫戍区工作,大女儿在民航总局担任党委工会主席,二女儿则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
结语
韩芝俊同志与华国锋同志相伴60载,两人同样年纪轻轻投身革命事业,同样质朴、低调、怀揣家国大义。这一路上韩芝俊低调谦和,给了华国锋同志最大的支持。总有这样的人在背后默默支持和付出,伟大的事业才得以步步扎实,走向光明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