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2023年03月30日23:32:03 历史 1683


对于很多人而言,尤其是了解一些近代史的读者,一定对“帝国主义”这个词不陌生。

每当这个词语出现在史书的字里行间,人们便能预料到,这接下来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将又是一段沉痛的历史。

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固定的记忆,仿佛这个词,牢牢地与西方列强等国家绑定在了一起。殊不知,在数千年前的爱琴海畔,那个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和“西方民主的起源”的雅典,也曾经有过一段“帝国主义”的历史。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帝国主义”的源起

如果不细究“帝国主义”一词的含义,就将雅典称之为帝国主义,那么这种说法无疑是使人困惑的。

不用说别的,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个古代的国家,似乎是“不够格”被称为“帝国主义”的。

那么其具体都有哪些含义和表现呢?
第一种含义,即为大众所熟知的那一种,譬如近代史上的西方列强,它们多倾向于对外扩张,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占领、政治控制、经济侵略等,然后利用这些,形成一个政治经济体系。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在这一个含义中,强调的是,被称为帝国主义的对象的体制。

标准在于,这个对象最终形成的体系和制度是否符合,而和其他方面关系不大。
第二种含义,则是在一九一六年,由列宁在其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对帝国主义作出的更进一步的阐述。

在这一层内涵中,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和状态。

在这里,就不仅仅着眼于其行动或者策略,而是更关注对象本身的状态,没有达到这一状态的,就算有相应的行为和体制,也不能算作帝国主义。
第三种含义,是按照“一个民族或者专制君主获得和维持帝国的政策”来定义的,这个提法出自威廉·弗格森的《希腊帝国主义》一书。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在此含义中,更多的指的是其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而非体制或者发展阶段。
“民主起源之地”与“帝国主义”

希腊一直被誉为西方民主的起源,其民主制度由梭伦改革开始,又历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两次大改革,最终形成了雅典民主政治并达到顶峰。

虽然其民主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这仍不妨碍它被尊为为西方制度的源头。

但是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雅典在其民主制度逐渐走向顶峰的时候,一个帝国也正在悄悄成形,并最终开始推行其帝国主义政策。
公元前四百八十七年,“陶片放逐法”在雅典第一次实施,次年,雅典开始抽签选举执政官,民主制度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八年后,公元前四百七十八年,由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成立。

这个同盟本来是为了对抗波斯帝国而建立,但后来却逐渐沦为雅典用来控制、剥削其他盟邦的凶器。

自此开始,雅典逐渐被称为帝国。

在此之后,雅典的各种政策和行动,也慢慢的向帝国主义靠拢。

如在经济方面,最初为了抵御波斯而自愿交纳的盟捐,后来却成了由雅典强制征收的贡款,最后甚至任意增加征收的数量,堪称横征暴敛。

同盟金库后来也搬至雅典,贡款自然也就被雅典任意移作他用。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在政治方面,雅典在各地的政府、议会等派驻人员,甚至还侵犯了其他地方的司法权,严重破坏了盟邦的独立自主。

在军事方面,同盟的军事指挥权被雅典操控,并向各方派驻军队,对不甘受操控的盟邦进行武力镇压。

在这种情况下,雅典便由一个民主的象征,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帝国,开始不遗余力的推行着自己的帝国主义政策。

然而,好景不长,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随着雅典帝国的越发暴虐,不满和反抗的城邦也越来越多,同时外敌如波斯、斯巴达等也虎视眈眈,整个雅典同时面临着各种严重的内忧外患。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雅典最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曾经强盛一时的雅典帝国轰然倒塌。

哪怕在后来又短短复兴了一段时间,也未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随着马其顿的崛起与对外扩张,并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击败了雅典等邦的联军,整个希腊从此一蹶不振,只能供马其顿驱策。

而马其顿后来又败于罗马,雅典也随马其顿一起被并入罗马版图。

数十年后,屋大维攻灭埃及,标志着希腊化时代的正式结束,雅典帝国也不过变成了史书上寥寥几行文字而已。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帝国主义之异同及其影响

从上文可以看出,雅典的帝国主义,其内涵跟另外两种还是有较大的区别。

第一种含义强调体制,而把这种体制体现的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英国。彼时的英国,拥有三千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控制人口近四亿人,建立了庞大的殖民体系。但是这时的英国,如果用第二个含义的标准去衡量,暂时还是不够的。

第二个含义更注重的,是对象的发展状况,最先进入这个阶段的并非是英国,而是美国。

美国的垄断资本,在十九世纪末产生了对海外市场的强烈需求,这促使美国踏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在一八九八年的美西战争中,美国击败了老牌帝国西班牙,夺取了西班牙最后的殖民地。

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正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而第三种的含义标准,相对前两种来说,显得要“宽松”不少。

例如说日本,日本近代的革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其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日本仍然存留了大量的旧势力残余。

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其却具有更强的侵略性,对内残酷镇压,对外疯狂侵略,最终也和雅典一样走向衰败和灭亡。

由此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各个含义虽然不一样,但每个含义下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疯狂剥削和压迫其他国家和人民。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它们对被压迫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给本国和他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最后在疯狂中走向灭亡。

结语:

不论是哪一种含义下的帝国主义,最终的受益者只会是其上层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最终必然灭亡,而最后仍然还是由人民,来为其造成的苦难买单,无论是本国人民还是他国人民,都不能从中得到任何的好处。

归根结底,都是统治者们为了一己之私,采取了各种手段去剥削、压迫人民。他国的人民固然遭受了苦难和屈辱,但本国的人民也不会感受到丝毫的美好和光荣。

所以从过去到现在,人民一直在反对各种各样的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是西方列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 - 天天要闻

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无论何人想获得幸福,他都不应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更不应该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只为了满足少数统治者群体的一己私欲。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他们自己,所以无产阶级永远坚持走在反剥削、反压迫的路上,直到真正的解放来临。

参考文献:

《希腊帝国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列宁选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 天天要闻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营收超6亿,客流破千万,用一份亮眼的数据宣告“泼天的流量”已成功变现。根据景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2%。客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财报披露,上半年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39.33%。记者根据财报数据...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 天天要闻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提到台湾问题,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台独”势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问,为何台湾地区就没有主张两岸统一的领导人?实际上,在“台独金孙”赖清德上任之前,曾经有一位竞选人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此人就是台湾地区新党领导人——王建煊。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随着气温攀升,岭南大地处处荔枝飘香。这几天,广州一棵千年古荔为广州最古老的荔枝树,时隔数年后再结硕果,这一罕见的景象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拍照观赏。千年古荔位于广州黄埔玉岩书院,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这个年龄对于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广州来说,可谓见证了城市半部的历史,承载着市民对岭南佳果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