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3月15日报道,洪都拉斯总统日前表示将寻求与中国建交,此举意味着该国将与台湾地区“断交”。
洪都拉斯即将与台湾地区“断交”的消息在岛内引起了轰动,台湾地区前外事官员介文汲判断,台湾与洪都拉斯陷入“断交”危机,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问题在于蔡英文当局。
2022年蔡英文当局为了所谓的“脸面”,承诺给不是“邦交国”的立陶宛12亿美元的援助,还斥巨资进口立陶宛的产品。这就导致其他“友邦”眼红心累,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介文汲认为,洪都拉斯的国民平均收入很低,非常希望台当局能提供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援助,但眼看给了立陶宛大批援助,却没给自己,洪都拉斯当然很不满。
介文汲直言,搞“外交”就好比在下一盘棋,要有谋略,更要有全局观,不能顾得了东头,顾不了西头。洪都拉斯之所以与台当局“断交”,就是因为台湾给了立陶宛太多。如果照此情况发展下去,其他“友邦”很可能也会一个个与台湾“断交”。
其实,洪都拉斯与台当局“断交”的原因很多,介文汲这番话只说出了其中一个,即台湾的“金钱外交”已经彻底失效。长久以来,台当局不惜用岛内民众的血汗钱巩固所谓的“邦交”成果。但随着岛内经济恶化,腐败盛行,已经无力维持这种脆弱的关系,只能顾此失彼,讽刺意味极浓。
目前岛内各界对洪都拉斯即将与台湾“断交”的反应很强烈,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台湾“断交”,意外吗?这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只要民进党当局继续作下去,台湾“友邦”清零只是时间问题,毕竟民进党可是台湾“零邦交”最好的助攻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民进党当局时,与台湾“断交”的国家接二连三出现,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2000年-2008年,陈水扁在位时,台湾地区一共丢掉了9个“友邦”,分别是2001年的马其顿、2003年的利比里亚、2004年的多米尼克、2004年的瓦努阿图、2005年的格林纳达和塞内加尔、2006年的乍得、2007年的哥斯达黎加以及2008年的马拉维。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仅丢掉了冈比亚。
而从2016年至今,蔡英文总共丢掉了8个“友邦”,分别是2016年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017年的巴拿马、2018年的多米尼亚、2018年的布基纳法索和萨尔瓦多、2019年的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以及2021年的尼加拉瓜。
如果洪都拉斯宣布与台湾地区“断交”,那就意味着蔡英文上台至今,共有9个国家与台当局说拜拜,剩下的“友邦国”掰着手指头加脚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不得不说,有些国家小的拿放大镜都不一定能在世界地图上看到。
有人戏谑到,这可真是跟着“台湾断交”学地理,如果不是台湾“断交”,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些国家的名字。
台当局对洪都拉斯接下来的行为很紧张,主要是害怕“友邦”继续流失,“外交”清零。但俗话说,自作孽不可活,对比陈水扁、马英九以及蔡英文上台后的“断交”数据,为何马英九时期相对来说好一些,蔡英文当局应该心里很清楚。
坦率地说,与台湾“断交”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形成,其他剩余的国家也即将排队离场。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大陆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都让统一的有利因素持续积累,这也说明,统一进入倒计时。“台独”分子蹦跶得越欢,两岸统一大业实现的就会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