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卖国之举:西原借款

2022年12月04日22:07:29 历史 1943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即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17年,首相段祺瑞通过日本首相的参事西原龟三私下接连向日本借款巨款。作为贷款的代价,段祺瑞将中国的国家利益转移给了日本。害处无穷。

在第一次官场之争后,段祺瑞如愿以偿,将黎元洪赶下了总统职位,随即倒向日本一方,宣布参加一战。

段祺瑞的卖国之举:西原借款 - 天天要闻

西原龟三


不断提出新问题。段祺瑞拥有强大的军队,这让各路军阀不敢小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段祺瑞也有自己的烦恼——缺钱。

段祺瑞花钱大手大脚。段祺瑞虽然手下兵马很多,可以让段祺瑞信心满满,但也意味着要花大价钱养军。军纪也开始松动。想要训练自己的军队时刻忠于自己,当然离不开军饷和装备的支持。

更糟糕的是,最近的情况让段祺瑞越来越紧张。首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还没有结束。不久后,孙中山在广州以违宪为名攻击段祺瑞。为了对付孙中山,段祺瑞提出了武统中国的想法。按照计划,这次出兵还需要一笔不小的军费开支。

综合这些问题,段祺瑞一时间为作战经费不足而焦头烂额。

就在段祺瑞手足无措的时候,日本凑了进来。


段祺瑞的卖国之举:西原借款 - 天天要闻

段祺瑞


要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可以说是它早已存在。 1916年10月,日本首相寺内正弘组阁,他也不例外。他一直想在华夏富饶的土地上占有一席之地。日本的意图并非不可控制。要知道日本利用一战的机会,大量生产商品销往海外,发了大财。现在它拥有大量过剩资本,更渴望将触角伸向中国。

因此,正秀寺看清了中国国内的形势,不再支持南方的革命者,而是调整策略,转而支持原本亲日的段祺瑞,提供贷款。勾引段祺瑞政府。

段祺瑞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而日本也乐此不疲,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寺内正木开始与段祺瑞政府就贷款问题进行交涉。

日本胃口真差小,日本为了躲避国际社会,在中国独占利益,并没有公开与段祺瑞签订借贷协议,而是采用了秘密接触的方式。寺中正秀派他的谋士西原希三以私人身份与段祺瑞政府接触。从1917年开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六次来华,会见了段祺瑞的代表卢宗禹和曹汝霖,先后秘密签下了八笔贷款,贷款总额达1.45亿日元,统称为“西原借款”。

段祺瑞的卖国之举:西原借款 - 天天要闻

借款场景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日本人的钱也不是白借的。

作为这笔巨额贷款的代价,段祺瑞将东北的铁路矿山和森林资源抵押给了日本。并遵守日本制定的标准。这简直就是把中国变成日本的傀儡。

日本眼见段祺瑞恃强凌弱,肆无忌惮地向中国派遣间谍、特工,加紧搜查中国情报。 1918年,日本还在进步,狮子张大了嘴巴,向段祺瑞索要在山东的权益。段祺瑞也十分赞同。

不过是造化弄人而已,段祺瑞和日本都是弄巧成拙。

段祺瑞觉得这笔钱解了燃眉之急,正好用在军阀割据形势下的军队争夺地盘上。下台。日本的寺内正树一开始也是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但段祺瑞下台后,这笔钱似乎打了水漂。日本政府的救济幸免于难。可笑的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这笔贷款都被视为叛国行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 天天要闻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民国银元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货币见证,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卖市场中价格斐然,极具收藏价值。下面为你介绍 5 种拍出高价的民国银元。民国十五年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2021 年北京诚轩秋拍,此币以 2599 万元的高价成交。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 天天要闻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喀什银元局用土法机具打造有一种特殊的银元,就是喀什民国饷银银元,面额只有五钱一种,铸额甚多,版式庞杂。此种饷银银元是民国二年停铸前清的喀什背龙饷银五钱后接着开始改铸的。银元正背面图文均系创新。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 天天要闻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俄罗斯将在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日”这一全俄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因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军民的巨大牺牲,所以这个节日在俄罗斯地位特殊、意义重大。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俄罗斯官方还是民间都全面动员起来,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这一重大节庆活动中。七座城市胜利日当天将恢复旧称近期,俄罗斯多地的地方议会作出...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