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2年,隋朝开皇二年,本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3岁的“晋王”杨广娶了12岁的萧氏。而后他们一起生活,一直到了618年的春天,隋朝大乱,隋炀帝被部下逼迫,自缢身亡,而萧皇后便落入了当时的权臣宇文化及手中,成为了战俘,饲养在宫中。根据《隋书?列传》中的记载,这场婚姻被写为:“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
萧氏再次落入男人的手里,这次她虽然选择了自尽,但却被窦建德的部下抢救了过来,窦建德自称是杨广的拥护者,对萧氏一直以礼相待,在《旧唐书?列传》里说:“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
虽然如此,但萧氏也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她一直在窦建德的军中,虽然历史中并未记载她曾被窦建德强行霸占,但从一些古代文献中,似乎也可以对窦建德与萧氏的关系作出一些推断。
在《旧唐书》中有过一段记载:“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脱粟之饭。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
从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出窦建德是个正人君子,他不会去霸占他人的妻女,而且最主要的是,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十分彪悍,对窦建德看管严格,绝不允许他与别的女人有染,而且萧氏留驻时间并不长,约摸两三个月后,她又转到了突厥人的手里。
突厥对于中原人来说是个心惊肉跳的词汇,突厥人粗狂豪迈,而且突厥人的“胡俗”更是令从小受儒家教育的中原人无法接受:在没有血缘的前提下,儿子可以继承父辈的女人,弟弟能够再娶兄长的妻妾。在突厥,女人就好像是牲口一般,被人接管,毫无感情可言。萧氏之所以会去突厥,是因为突厥的义成公主,从窦建德手上要走了她。
这位义成公主0年前被杨坚嫁给了,启明可汗。后来,她的丈夫死了,她便又改嫁“儿子辈”的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对于这段历史,《隋书》一笔带过:“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洺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
不论萧氏当时是否情愿跟义成公主去突厥,总之她一个毫无依靠的寡妇只能听从别人的安排,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力,去到突厥后,她随同义成公主一起纳入了处罗可汗的寝帐。后来,处罗可汗死了,姑嫂两个又顺理成章地嫁给他的弟弟——颉利可汗。
在突厥生活的萧氏早就断了回中原的念头,一直到公元630年,突厥大败,义成公主死了,颉利可汗遭擒。她这才回到长安,但此时的她依然是“战俘”的身份,回到长安后,虽然受到了大唐的礼遇,但她却深居简出,独自生活了18后,孤独终老。
《资治通鉴?唐纪》里说:“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萧皇后死后,她与隋炀帝合葬在了一起,夫妻二人也算是最终相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