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原配是毛福美,在上海“混世界”时还曾纳过一个小妾,名叫姚冶诚,再后来又和陈洁如结婚,不过最终却因为要娶宋美龄而和她离婚。
蒋介石有过这么多妻子,但却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亲生的蒋经国,一个是收养的蒋纬国。其实除了这两个儿子外,他还有一个女儿,但知道这件事的人却少之又少。
蒋介石
有一年,国民党一少将因被特务怀疑和共产党有关系,便将他逮捕。妻子和岳母知道后很是着急,无奈之下只好找蒋介石帮忙。蒋介石本就对这母女俩很愧疚,于是便下令:“立即将他放了,他是我的女婿。”
至此,国民党内部才知道原来蒋介石还有一个女儿。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蒋介石的女儿是怎么回事?她的丈夫又是怎么回事?
从一见钟情到心生厌弃
这一切都要从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陈洁如说起。陈洁如1906年出生在浙江镇海,从小就跟着父亲来到上海。1918年,12岁的陈洁如被母亲送到蔡元培主办的爱国女子学校学习。正是因为如此,陈洁如才和后来成为上海滩大财阀张静江的续弦夫人朱逸民变成好友。
1919年,朱逸民成为张静江的妻子后,经常邀请陈洁如来家里做客。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也令蒋介石对她一见倾心,从此穷追不舍,几近疯狂。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蒋介石的频频求爱没有得到回应,陈洁如的父母更是明确表示:“我们女儿还小,现在还在读书,再加上你已经有妻妾了,还是算了吧……”
陈洁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21年秋,陈洁如的父亲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家中瞬间失去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格外困难。此时,一直没有死心的蒋介石拜托张静江夫妇当月老,促成两人婚事。最终陈洁如在母亲的安排下,答应了蒋介石的求婚。
1921年12月5日,15岁的陈洁如和34岁的蒋介石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感情很好,当时正值蒋介石费尽心机从一名资历不深、职务不高的军官,一跃登上中国最高权力宝座的时候。陈洁如在这一过程给予蒋介石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始终陪在蒋介石身边,不离不弃,风雨与共。
作为一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陈洁如的风采和魅力也赢得蒋介石以及他身边战友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还曾称陈洁如为“师母”。
1922年,陈炯明背叛革命,炮轰大元帅府。蒋介石得知这件事后连忙带着陈洁如登上永丰舰,侍卫在孙中山先生身边。此后蒋介石领导东征、西征以及率兵北伐期间,陈洁如都一同前往,形影不离。也是在这一时期,陈洁如认识了一大批国民党的军政要员以及他们的妻子,比如说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等等。
陈洁如和蒋介石认识的时候年纪还很好,与其说是喜欢蒋介石,还不如说是崇拜他。但蒋介石对陈洁如倒是真心相爱,一往情深。
1925年,陈洁如去广州,4月18日早上,蒋介石亲自来到码头接妻子,但等来等去却没有接到,他感到十分懊恼。第二天早上,蒋介石又来到码头接陈洁如,这次他终于看到了爱妻的身影,内心十分高兴,丝毫没有责怪陈洁如昨天失约。
陈洁如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女人,她和蒋介石结婚后,对蒋介石之前的妻儿都非常照顾,尤其是对遭遇不幸的毛福梅母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并多方面予以帮助。陈洁如在上海等地生活的时候,总是尽最大的可能节省费用,接济远在乡下的毛福梅。
1922年,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离开奉化来到上海念小学和中学,在此期间他一直在陈洁如身边,由她照顾。因此蒋经国一直称呼陈洁如为“上海姆妈”;对于称她“庶母”的蒋纬国,陈洁如也同样视如己出。
由于陈洁如和蒋介石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于是便在何香凝的介绍下领养了一个女婴,蒋介石为孩子取名为“蒋瑶光”,这就是蒋介石唯一的女儿。
1927年,是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几经浮沉的他终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掌握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蒋介石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不择手段,这其中就包括和宋美龄进行的政治婚姻。
蒋介石、宋美龄
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时间很早,是在1922年。一天,蒋介石在一次舞会上见到了宋家小女儿宋美龄,宋美龄年轻貌美,且有很好的家世,这令蒋介石当即心猿意马起来。
1926年,当蒋介石在南昌陷入困境之际,宋霭龄为了孔宋两家的利益,再次向蒋介石献计娶宋美龄为妻子,以方便争取西方支援。蒋介石只好将这一政治联姻告诉给陈洁如,陈洁如听后差点昏死过去,一时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927年8月,陈洁如在张静江女儿的陪同下乘船前往美国。就在她前往美国的时候,上海各报纸突然刊登了一则名为《蒋中正启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和中正正式离婚,至于其他两氏均无婚姻,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现除了家里有两个儿子外,并无妻女。”
陈洁如听到这个消息后犹如五雷轰顶,痛不欲生,她没想到蒋介石不仅连自己不要,连女儿都不要了。此后,陈洁如终生未嫁,用全部精力深造,最终获得硕士学位。几年后,陈洁如回国,和养女蒋瑶光生活在一起。
蒋瑶光和母亲一样,婚姻都不是很顺利,第一任丈夫是一个朝鲜人,她不顾陈洁如的反对执意和对方结婚,后来生下两个孩子。本以为能幸福地生活下去,谁曾想这个朝鲜人竟然是日本间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便逃之夭夭了。
陆久之
蒋瑶光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很难在上海生活,后来在好友的介绍下,和年过40的陆久之结婚。殊不知,这位名叫陆久之的可是大有来头,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权贵名门走向革命洪流
陆久之1902年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之中,父亲曾是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幕僚,执掌生杀之权。陆久之在少年时代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读了不少进步书刊,憧憬革命人生,从而厌恶自己现在的生活。
在陆久之18岁那年,他考入上海宝成纱厂当学徒,后来又来到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求学。不久后他认识了地下党员蔡叔厚,并和他一起在上海以创办电机公司为掩护,为我党建立地下联络站。当时叶剑英、张秋人、李维汉等人经常来串门,联系工作。
1926年,陆久之在中共党员徐梅坤的介绍下参加了上海总工会秘书处的工作,并成为周恩来地下信使的联络人。
1927年,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国民党在上海利用陈群、杨虎等流氓组织工会统一委员会,任命杀人不眨眼的青红帮头子常玉清担任调查部部长。他们在上海到处抓捕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制造恐怖活动。碍于当时的情况,陆久之被安排暗中跟踪追击,打探情报。
一天,工会调查组的一名探子汇报:“陈赓经常在牛惠霖医生的诊所出现。”但特务在诊所门口守了好几天,都没有发现陈赓的身影。后来又有一名特务汇报说发现了向忠发的住处,但等他们赶到后,向忠发早已不知去向。
原来都是陆久之在得到特务行动后,当即告知周恩来的秘史,让他们将这件事转告给同志们。工会调查组发现这几次的抓捕行动都失败了,知道内部一定有人泄露机密,并认为陆久之十分可疑,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好先将他解雇。
陆久之被解雇后前往广州避难,一同前往广州的还有李国湛。李国湛是叶剑英的属下,两人抵达广州后便借住在叶剑英家中。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叶剑英发现陆久之不仅有背景,还是一个爱国青年,于是提出让他借助官僚家庭的北京,在上海搞地下工作。
不久后,在叶剑英的安排下,陆久之重新回到上海,当上了招商局的秘书,为我地下党做了大量工作。
1929年6月,日本共产党总书记佐野学从苏联开会回国,路过上海。周恩来派人告诉陆久之,让他做好掩护佐野学的工作。就这样佐野学被藏在陆久之的公寓,两人以师生之名相处,不过由于藏匿佐野学的事情被暴露,陆久之无奈只好逃往日本。
初到日本,为了团结进步学生的力量,陆久之和廖承志等人组织了一个名为“读书会”的革命团体。
1932年,陆久之接到一项特殊的使命,他和蔡叔厚经过党的批准参加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他们既属我党中央特科领导,又数远东局领导。远东局中方的负责人是刘进中和肖炳实,陆久之则是东京站的负责人,其主要任务是搜集日本的情报。
陆久之在此期间曾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混入上野图书馆偷拍日本军事要塞图。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不少日军、政界的重要情报。这些情报都被蔡叔厚带回国,对我国有很重要的作用。
全面抗战爆发后,陆久之跟随大使馆一起撤回祖国。
一国军中将被特务抓捕,蒋介石:他是我的女婿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没想到摇身一变竟然成为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汤恩伯的少将参谋,专门负责对日侨日俘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汤恩伯和陆久之同桌吃饭,同车出入,汤恩伯“微服私访”的时候,陆久之就跟在一旁;汤恩伯视察防御工事的时候,陆久之也在身边陪伴。那么汤恩伯为何会如此信任陆久之呢?
汤恩伯
其实两人很早就认识了,而且私交甚笃,当年汤恩伯在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法律的时候,想改为去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但碍于没有门路,迟迟没有被通过。幸好有陆久之父亲的保荐,汤恩伯这才得偿所愿,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一恩情。
后来汤恩伯在陆父的推荐下,巴结上蒋介石的红人——曾担任国民党要职的陈仪,在他的一手提拔下才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因此汤恩伯对陆久之的感情是很深的,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在陆久之官场得意之际,情场又失意了,后来在汤恩伯秘书长胡静如夫人的介绍下,认识了蒋介石的女儿蒋瑶光,并结为连理。有人知道这件事后戏称他为蒋介石的“乘龙快婿”。
抗战胜利后,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日侨日俘高达百万人,而且大部分都聚集在北平、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由于交通阻塞等原因,令很多日侨日俘都无法回国,这也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汤恩伯身为司令,他为了建立个人在群众间的威信,争夺蒋介石的信任,便将陆久之找来说:“我觉得你可以办一个日文报纸,好好管管日侨日俘。”陆久之点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
在得到底线当的同意后,陆久之决定将这份报纸命名为《改造日报》,由陆久之主持,并于1945年10月5日在上海正式创建。这份报纸强调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必要性,同时还重申国内形势,遵从国共和谈原则进行和平解决。
这份报纸发刊后,受到不少日侨日俘和中外人士的好评,每天都卖出10万多份。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亲手撕毁签订的《双十协定》,《改造日报》的销量越来越差,甚至不断有特务来找陆久之的麻烦。
汤恩伯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当即召回陆久之兴师问罪,并下令将还未发行的《改造日报》全部销毁。由于他和陆久之有数十年的交情,不好当面责骂,只好指桑骂槐:“金学成这人竟然冒用我的名义,花我的钱当共产党的人,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早就将他枪毙了!”陆久之明白汤恩伯的意思,于是在第二天便辞职了。
南京当局对这一结果并不满意,竟然派出中统特务抓捕所有和《改造日报》有关的人,其中就包括陆久之。当陈洁如和女儿蒋瑶光得知陆久之被国民党抓了后,心里十分着急,她们无奈只好找蒋介石帮忙。当初和陈洁如离婚,蒋介石本就心有愧疚,如今前妻和女儿来找自己帮忙,他当即答应下来。
不久后,蒋介石下令:“把陆久之放了吧,他是我的女婿。”此时中统特务们才知道原来蒋委员长还有一个女儿。
策反汤恩伯未果
1949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得到解放。对于上海这个大城市,究竟是和平解放还是武装接管,对我党来说是一个难题。不过经过商量后,中央最终宁决定和平接管,而实施和平接管的主要人物便是汤恩伯。如果能让汤恩伯起义的话,我军就能顺利渡江,不费一兵一卒和平解放上海。
1949年4月,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汤恩伯进行策反,而执行这一重要任务的便是和他有很深交情的陆久之。陆久之接受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有两件事令他对汤恩伯起义并没有很大信心:
第一、汤恩伯的军师劝他起义,不仅没成功反而惨遭暗杀;
第二、汤恩伯的‘恩伯’,也就是前文提及的陈仪,也曾劝他归降。没想到汤恩伯不仅不听劝,反而将这件事汇报给蒋介石,令陈仪被蒋介石软禁在衢州。
从以上两件事中足以看出汤恩伯对蒋介石的忠心,因此尽管陆久之和汤恩伯交情很深,但也没信心能劝他归降。尽管如此,陆久之还是决定试试。
这天晚上,陆久之来到汤恩伯的家,一见到他就说:“我对当前时局很是担心,如果国共和谈破裂的话,那么共产党就会立刻渡江,不知道您到时候要如何应对?”
汤恩伯说:“共产党既没有飞机,又没有军舰,想要突破长江天险是非常困难的。即便让他们过了江,那我设下的防御工事他们也是突破不了的,这足以和他们周旋一段时间,足以让援军支援。”
陆久之提醒道:“现在上海人心惶惶,军心早已涣散,很多将士都逃跑了。如果我们不顺应民心,继续和共产党作战的话,那么最终受伤的只是无辜的百姓。不知道总司令对傅作义将军投降这步棋如何看?他是否走对了呢?”
汤恩伯听了陆久之的话不由得紧皱眉头,然后在房里走来走去,随后停下盯着陆久之说:“据说傅作义现在下落不明?”陆久之见汤恩伯有些心动,便说:“这应该是谣言,据我所知傅作义将军投降后受到很好的待遇,深得民心啊!”
汤恩伯的脸色越来越严峻,但却始终不愿松口,他说:“这件事非同小可,我还要考虑考虑,之后再说吧。”
第二天,汤恩伯邀请陆久之共进早餐,他认为这是劝汤恩伯投降的好机会,于是欣然答应。在饭桌上,陆久之说:“汤司令,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还是早做决定比较好!”汤恩伯听后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了一句:“上海是我从日本人手里接过的,我也不忍心让它变得残破不堪,做人民的罪人,我会完整地将上海交给上海群众的!”
在陆久之的劝说下,汤恩伯的思想开始转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父子却于4月27日乘坐飞机来到上海,亲自监督汤恩伯和我军作战。也许是蒋介石意识到汤恩伯思想的转变,于是让次子蒋纬国住进汤公馆,随时监视。
陆久之认为劝降不能再拖下去了,便找了个机会对汤恩伯说:“现在蒋委员长三人都在上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希望你能当机立断,如此便能一举成名了!”
汤恩伯听了陆久之的话十分震惊,他没想到陆久之会说出这些话,毕竟蒋介石可是他的“岳父”。就在汤恩伯想要开口的时候,蒋纬国面带笑容走了进来,他看到两人神色紧张,开玩笑地说:“怎么,你们两个这是不欢迎我啊?”
面对蒋纬国这位不速之客,陆久之和汤恩伯只好寒暄一番,说些其他话应付着。后来,蒋介石叫汤恩伯去长兴岛附近的军舰上,陆久之也失去了和汤恩伯再见面的机会,对他的策反工作自然也就此停止。值得一提的是,汤恩伯在上海撤退前夕,还让陆久之和他一起去台湾,但却被陆久之严词拒绝了。
陆久之、蒋瑶光
1955年,因为一些事情,陆久之被牵连到一件案子中,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61年,陈洁如亲自来到北京找周恩来求情,面对昔日的“师母”,周恩来也是有一些感情的。于是在周恩来的干预下,陆久之提前被假释出狱。
1965年,中央任命陆久之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971年,陈洁如在香港去世,香港方面多次给蒋瑶光发去电报,让她尽快要香港处理丧事以及继承遗产。蒋瑶光在香港处理完事情后,便留在那里定居,和陆久之分隔两地。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陆久之变成无家可归的老人,最后还是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帮助下躲过一劫。1983年是蒋瑶光60岁生辰,陆久之被批准去香港探亲,至此分离多年的父亲终于再次见面。
晚年陆久之曾说:
“蒋介石是蒋介石,我是我,不能把我们两个混为一谈。我虽然是他名义上的‘女婿’,但我们相处时间算下来还不到一天。我之前没想过沾他的光,现在也不想因为是他的女婿而出名,名利对我来说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