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2022年11月25日22:56:07 历史 1151

1942年,一名护林员巡视中印边境的特里苏尔峰时,在一座冰冻湖边意外发现数百具人类骨骸,随即上报给英殖民印度总督府,可当时正忙着逮捕甘地和尼赫鲁的维克托·霍普总督并不在意这些小事,只简短做出“查查死者信息”的批复后就再也没有过问。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一开始,英国人认为死者是日军前哨,偷偷潜入喜马拉雅山脉刺探军情时遭遇意外而死,因为这片区域是高海拔无人区,最近城镇在300多公里外,与最近的中国西藏札达县还隔着4座海拔6500-7120米的雪山,就连高山岭雀都飞不过去,更何况当地人也不会集体跑去那么偏远寒冷的冰冻湖找死。

然而,入夏后却传来更令人吃惊的消息:冰冻湖解冻后发现更多骸骨,总数​可达数万,密密麻麻散落在湖边到处都是。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1950年,英国驻印度人类学调查局组织了一次考古研究,将第一批收集回来的骸骨进行重组拼接,发现这些骸骨的身高明显高于日本人,虽然都是成年人,但并未找到军人的特征,日本军人的嫌疑就这么被排除了。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和印度独立等原因,冰冻湖骷髅事件调查就这么搁浅着,直到碳十四检测法趋于成熟后才再度引起关注。

2003年,美国《国家地理》联合德国、日本和英国十多名考古专家,进驻骷髅湖进行系统调查,现场复原并带回38具完整的遗骨。在原路返回时,考古专家们还特地走访方圆数百公里的十多个村镇,希望能从中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因雪山多、河流密而少有来往的村镇都流传着同一个说法:公元6世纪时,这里曾经是坎瑙伊王朝的中心,传说国王带着怀孕的妻子、仆人、卫队和舞者等数百人前往南达德维雪山朝圣(这项传统延续至今),不料被一场冰雹风暴困在山谷中,整个队伍被埋葬在三叉戟雪山的中心部​。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三叉戟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三座雪山,因形似三叉戟而得名,在古印度神话中代表湿婆神的武器,发现骨骸的骷髅湖就位于三叉戟雪山的右面拗口处,由特里苏尔峰冰川融水积聚而成,每年10月到来年​7月都处于冰冻期,只有夏季短短两三个月才会解冻成湖。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阴晴不定,且高原干湿暖流碰撞频繁,三叉戟雪山又以“极端气候”著称,常常上一刻还是艳阳高照,转瞬就风起云涌暴雪肆虐,时常还夹杂着巨大的冰雹​。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在神话传说盛行的古代,三叉戟雪山无疑是人类的禁地,也因此催生了不计其数的“神庙”和“祭祀”,传说中“国王朝圣”的南达德维雪山“神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寺庙,只是用薄石片堆起来的简易祭祀点。

联合考古的专家们虽然对此嗤之以鼻,但​仍然欣喜若狂:有几百人进山,还遇到了冰雹,这不就妥妥地解开了谜题么?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然而,对38具骸骨的科学调查越深入,​考古学家们的思路就越乱。

这些骸骨的DNA图谱与中印边境的土著居民并不相符,最后提交给联合国人类学研究所进一步对比全基因组,发现38具遗骸中只有23具与南亚基因有部分重叠,其中一具还是东南亚的基因。

更费解的是,剩下14具居然与万里之外的希腊克里特岛地中海土著完全吻合,而且38具遗骸的死亡年份相差最少也有100年,最大跨度达1000年。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简单说就是:这些死者并不是同一时间死亡,也不来自同一个地区。

既然科学检测驳回了单一灾难性事件的成因,那问题显然就更复杂了:这些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从地中海赶到​喜马拉雅雪山?为什么最后都选择这座冰冻湖结束生命?死亡原因虽然排除外力,但也排除了疾病、中毒、低温、缺氧等等因素。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国家地理》很快就出了一部纪录片​《亡者之谜:骷髅湖》,将科学调查的成果详细公布,印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中心随后介入调查,也出了一部《喜马拉雅山-神秘的冰冻湖》,这两部纪录片通过科学和神话两个角度分别描述,将骷髅湖的神秘未知传遍世界各地,使其迅速变成探秘主题的户外旅游热门景点。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我们邀请的两名向导都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土著,其中一位自称是“坎瑙伊王朝后裔”,​虽然又瘦又黑,却是当地最有名的户外向导,带队十二年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对于徒步骷髅湖的线路,他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地说:“虽然这条线路很火,但真正能徒步走到骷髅湖的游客并不多,每年也就千八百人,多数人只走到贝德尼营地就主动放弃了。”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贝德尼营地就是当地最大的草原村,海拔只有3500-3800米,因盛产高原绵羊和野马、野牛而著称。草原村高处有个天然雪水湖,是早期山民的最大水源地,因饲养大量牛羊而被污染,如今成为牛羊和野生动物的饮水区,也是前往骷髅湖的最大补给点之一。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贝德尼继续往西就没有大路了,只有一条20公分宽的盘山土路蜿蜒而上,​另一个向导边走边说:从这里开始,海拔每上升100米就会降温1-1.5℃,正常登山者都是​抗冻能力很强的佼佼者,但超过4000米海拔后也不敢再穿短袖。

但在我眼里,最大的变化不是温度和海拔,而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草原,不知什么时候就变黄了。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海拔超过4500米后,周边的草植就基本全部消失了,只有裸露在表面的零星积雪和碎石,好在当天暖阳高照,没有极端天气。

​向导指着远处的一座雪山说:那座就是印度古代神话中的南达德维峰,我们正处于特里苏尔峰南面海拔大约5100米的上半坡,不用登顶也可以顺着中腰线往西,然后​下坡就是骷髅湖。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特里苏尔峰虽然早在1905年就被人类征服,但至今成功登顶的都不超过千人,其中还包括1950年英国陆军中将哈罗德带着220人军队成功登顶,以及1960年和1987年登顶的两支南斯拉夫团队共​76人。

​为什么登顶人数这么少?因为特里苏尔峰气候多变且雪崩频发,很难做到精确计算风力与湿度。进入21世纪后,印度军方又下令禁止攀登特里苏尔峰,使得这座雪山再无商业和娱乐攀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下到三叉戟右面隘口,就是传说中坎瑙伊国王朝拜路上的其中一座“神庙”,按照向导的说法,当地山民在朝圣途中用这种薄石片堆了两三百座“神庙”,每一座的正面都对着南达德维雪山。

在坎瑙伊传统习俗中,朝圣的信徒要手持海螺传话筒,向庙里供奉的湿婆或土地祈祷并阐明路过目的,如突然刮起大风大雪,则代表“不许通行”。向导演示一遍后笑着说:这些都不可信,因为在山上遭遇大风雪​,你再继续往前走相当于自寻死路。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隘口下方就是骷髅湖,与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拍摄不同的是,同时出发的几支队伍早就已经下到湖边,胆子够大的人甚至东挖挖西抠抠,希望能在雪地​找到骸骨。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那么,骷髅湖​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当初的未解之谜都解开了吗?

实际上,我们是2018年8月去的骷髅湖,当时的最新研究是清理出大约800具骸骨,不仅有人类的骨骼,也有​马和羊的;以及冰冻湖最深只有2.2米等等物理数据。

四年后的2022年,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只统计出“骨骼总量超过5万块”的最新数据,同时也辟谣了“头骨有圆形伤口”等冰雹砸死的传言,对于骷髅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骨骸、死者为什么遍及欧亚两大洲、​又因为什么致死等等谜题,至今仍然毫无头绪。​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中印边境骷髅湖:荒无人烟却发现5万块人骨,死因至今未知 - 天天要闻

友情提醒:无论是夏季还是春秋季,前往骷髅湖都必须备齐防寒服、手杖、帐篷、睡袋以及必备的应急药品和GPS导航,非专业登山运动员最好分三至四天攀登,一方面可最大程度欣赏周边风景,另一面也给身体留足适应高原的​时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