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2022年11月02日20:38:32 历史 1126

1960年的一天,正在床上休养的陈赓突然听到警卫员汇报:“报告,外面有一个叫左太北的女学生要找您!”

当时陈赓因心脏病已经不能起床,但当他见到左太北进来后,连忙撑起身子,拉着左太北的手问:“北北啊,你怎么来了?是找伯伯有什么事吗?”左太北说:“陈伯伯,我报考了哈军工,但却因为政审不合格而被拒绝……”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陈赓

陈赓听后十分奇怪:“这不可能啊,你是烈士子女,怎么可能政审不合格呢?”还没等左太北说话,陈赓继续说:“北北你放心吧,这件事我一定会调查清楚的,你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左太北身为烈士子女为何政审会不合格呢?陈赓为何会破例收下她呢?

陈赓是左权的入党介绍人

左太北是抗日名将左权的独生女,要想了解左太北,我们要先从她的父亲左权讲起。

左权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一个农民家庭,读中学时就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阅读进步书刊。1923年,他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次年8月转入黄埔军校1925年2月,左权加入共产党,值得一提的是,陈赓还是左权的入党介绍人。

在1925年,左权还随军校参加了讨饭陈炯明叛变革命的第一次东征。在战斗中,他率领的连队一直冲锋在最前方,杀的敌人是最多的,缴获的武器也是最多的,深受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赞扬。

平定陈炯明的叛变后,左权又参加了回师广州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作战,受伤后没有下前线,而是一直坚持率部杀敌,也获得最终的胜利。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左权

1925年冬,左权以“优秀军官”的身份被报送到苏联留学,他先后在中山大学和莫斯科陆军大学学习。莫斯科陆军大学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能够进入这所学院学习的都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从这里足以看出左权的优秀。

1930年6月左权回国,9月被分配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工作。10月,闽西红军第20军和第21军被重新组成为新12军,左权担任12军军长。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爆发后,左权被组织调到红五军团第15军当政委。值得一提的是,在左权担任12军军长期间,他曾率领战士们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的三次大规模“围剿”。

1935年5月,红军通过凉山后,准备强渡大渡河蒋介石当即命令四川军阀杨森等部在大渡河堵截,薛岳等部则在后面猛追,阻止我军前进的步伐,也令我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5月20日,中央红军抵达泸沽,从泸沽地区到大渡河共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沿路敌军的守备力量是比较强的;一条是小路,但需要通过彝族区到达安顺场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当时彝族人民在蒋介石的挑拨下对汉族的印象很差,因此我军选择第二条路的话,也会遇到一些危险。但相对于第一条敌军设防严重的大路来讲,第二条路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经过考虑和研究后,中央军委决定选择第二条小路。除此之外,还派出左权参谋长率领红2师第5团一部和军团的侦察连假装进攻大树堡,以此来牵制敌军,保证红军主力部队从安顺场抢渡大渡河。

左权接到命令后当即率部从泸沽行军150里赶到小相岭,并消灭据守在此处的全部敌军。在攻占越西县城后,左权又率领战士们经过一天的行军来到海棠,歼灭两个连的敌军,活抓了伪县长。

不久后,左权派侦察员化装成川军,摸清大树堡的敌情,然后指挥战士们兵分三路直插目标。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军成功歼灭守敌,占领了大树堡。

与此同时,左权亲自来到大渡河边,指挥一小部分战士假装进攻,然后命令剩下的战士砍树造船,造成红军主力要在这里渡河的假象,从而吸引了大树堡对岸敌军的注意力。左权的这一计谋成功保证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军主力顺利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1935年9月17人,中央红军抵达天险腊子口,聂荣臻和左权亲自来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帮助红二师制定相应的作战方案。杨成武等人的指挥下,红二师第4团以两个连的兵力攀登峭壁,从敌军的侧后方配合正面友军进攻,成功打垮守军部队,攻克天险腊子口。10月17日,中央红军胜利抵达吴起镇。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1936年5月,抗日先锋军东征回到陕北,中央军委决定将红一方面军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担任军长和政委,下辖第1、第15军团、第28、第29军、第81师,执行西征作战任务。

彭德怀接受命令后,当即决定将左权、聂荣臻率领的第一军团为左路军,从延川出发,配合右路军红15军团阻击盘踞在三边和宁夏的敌军。

6月初,红2师在杨得志、萧华的带领下攻打曲子镇。当红军冲进曲子镇内,和敌军进行拼杀僵持不下的时候,左权和聂荣臻率部出现在战场上。就这样,在左权和聂荣臻的指挥下,战士们士气大增,一边喊着“冲啊,军团长在看着我们”,一边向敌人冲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我军成功攻下曲子镇。等第二梯队前进的时候,左权和聂荣臻才肯离开。战斗结束后,我军全歼马鸿逵部,活捉敌军一个旅长,打响了红军西征的第一炮。

1937年7月7日,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迎来合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朱德担任总司令,彭德怀担任副总司令、左权担任副参谋长。改编结束后,八路军战士从陕西出发,向华北抗日前线出发……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彭德怀

拒绝三次生还的机会

1940年春,我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日军也在中国军民的打击下,深陷侵华战争的泥沼中无法抽身。为了达到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目的,日军开始修复平汉、正太等铁路或公路,同时增设据点、碉堡,企图将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分割开来,让我军“游”不了,“击”不成。

日军想要耍花样,朱德、彭德怀、左权根据情报在作战室商讨接下来的方案。经过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后,他们很快就找到日军的弱点:“日军深入我根据地后,到处修筑据点,兵力也极其分散,这也造成他们后方空虚,守备薄弱的短处。”这对我军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战机,因此朱德等人决定对日军的交通线进行一次全面的破击战

8月20日晚上8点,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的升空,八路军各部犹如猛虎下山,迅速扑向敌军所控制的铁路沿线的据点、车站等等。随着曙光的升起,一份份捷报传到八路军总部。左权一会批阅电报,一会儿又在地图上做标记。

彭德怀在看完一份电报后问左权:“你看这次正太战役能有多少部队参加?”左权说:“这不好说啊,特别是冀中地区,现在被日军切成多个小块,不要说出发了,能否接到我们的命令都是个问题。”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8月22日吃过午饭,彭德怀和左权进入作战室,听取手下对此次战况的回报。作战科长王政柱也向他们汇报了此次参加作战的部队:正太路30个团,平汉路卢沟桥到邯郸段15个团……算下来共有105个团。

王政柱话音刚落,左权就脱口而出:“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再将数字核实一下!”百团大战这个词瞬间引起彭德怀的注意,他说:“管他是一百零几个团呢,我们干脆就将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左权听后频频点头,也认为“百团大战”这个名字很好,不仅符合实际,还有气势。于是左权说:“好,我也赞同用百团大战这个名字!”就这样,左权和彭德怀一起拟电报,嫁给这次战役正式定名为“百团大战”。

自从战役爆发后,左权越来越忙碌,几乎很少离开作战室。一天晚上,左权独自一人站在地图前思考,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他困到站着就睡着了。谁曾想他手中的蜡烛烧着了地图上的一角,烧痛了他的手。

左权猛地醒过来,连忙将火焰扑灭,警卫员郭树保赶紧又点上一支蜡烛,还端来一盆冷水。左权把冷水接过来,将头浸了浸,让自己清醒过来,随后继续看地图。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8月26日,左权和彭德怀根据敌情变化,调整了作战部署。经过十多天的作战,八路军各参战部队消耗很大,急需休整和补充。鉴于以上情况,左权和彭德怀决定结束第一阶段作战,一番休整后再开始第二阶段作战。

中央和军委对百团作战所取得的初步胜利给予了高度肯定,毛主席在看到战报后,很快给彭德怀发去电报:“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能否再多组织一两次?”

上级对百团大战的热情拥护和赞扬,令左权、彭德怀和八路军上下的战士感到十分高兴。在高兴之余,左权和彭德怀开始商讨第二阶段作战。

9月16日,左权和朱德、彭德怀等人发布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在第二次作战中,左权以冷静的头脑和出色的指挥才能协助彭德怀指挥战士们进行作战。

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公布了百团大战前三个半月的战绩,并对百团大战进行总结。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战役,左权参与此次战役的筹划、组织和指挥等过程,也为百团大战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

本以为左权能一直在沙场上驰骋,但一场意外的发生令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1942年5月25日,上万名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团团包围,除此之外还有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党校等数千人。敌人很快发现我军的踪影,敌机疯狂扫射,有不少同志中弹牺牲。

彭德怀和左权商量后决定兵分路突围,各自作战。左权强烈要求自己担任掩护和断后的任务,于是彭德怀率部向北走,罗瑞卿率部向南走,杨立三率部向北走,各路人马分别行动。

在撤退的时候,总部警卫连要护送左权先走,但却被他一口拒绝:北方局和党校有那么多同志都需要我,我必须要留下,和他们共进退!”左权放弃自己走的机会,也放弃一次活下去的机会……

在突围过程中,左权又有两次能够走的机会,而他也再次拒绝了:

第一个机会是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的时候,护卫彭德怀突围的总部直属部队连长唐万成率部返回接应左权。唐万成说:“彭总突围成功了,北方局和党校的领导也出去了,您的掩护任务也完成了,请您务必跟我离开!这是我的任务,也是组织的命令!”

然而令唐万成万万没想到的是,左权再次拒绝,并要求他原路返回保护凹总部首长,唐万成无奈只好遵命。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第二次机会是左权率领最后一批战士,冲到距离十字岭顶峰十几米处的时候,炮火十分密集。就在这个时候,一颗炮弹落在左权身旁,被炮弹炸飞的泥土扬了他一脸。

左权身为一名老兵,他自然知道不久后就会有第二颗炮弹,他此时应该先卧倒才对,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只见左权连弯腰都没有弯,而是站在高地上大喊:“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敌军的第二颗炮弹就要来了!”他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心里想的全是战士们的安全。

果然,就在这个时候,第二颗炮弹向左权所在的方向袭来,他的喊声也戛然而止。硝烟过后,细心的战士发现左权参谋长的身影不见了……

1942年5月25日,左权壮烈牺牲,享年37岁。发现左权遗体的是三位北方局党校的学生,只见左权的左额、胸部和腿上都布满日军的弹片,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

当警卫员将左权牺牲的消息告诉给彭德怀,并将跟随左权多年的左轮手枪递给彭德怀的时候,他难过得没有转身,也没有接过警卫员手中的左轮手枪……

左太北报考哈军工被拒,陈赓:你这个学生我收定了

当左权去世的噩耗传到延安,25岁的刘志兰当场晕倒,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爱人会离自己而去。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每当有人从前线回到延安,刘志兰都要去问有没有左权带回来的信,但得到的回答全是没有。最终,刘志兰终于相信左权牺牲的事实。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左太北

当时左权的女儿左太北还不到2岁,她很奇怪妈妈为什么一直哭,也奇怪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刘志兰不忍心让左太北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便一直瞒着她。

这天,左太北终于忍不住了,她问母亲:“妈妈,爸爸是不是不爱太北了?为什么彭伯伯他们都回来了,爸爸还不回来?”刘志兰再也忍不住了,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痛哭道:“太北不要等爸爸了,他,他为革命牺牲了……”

作为左权的老战友,彭德怀将自己对左权的感情全都放在左太北的身上,再加上彭德怀没有亲生孩子,所以也将左太北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养。每到周末,彭德怀都会将左太北接到家中,和妻子浦安修一起给小太北讲故事,改善生活,彭德怀还会亲自骑着马带着左太北去延河畔看看转转。

那个时候左太北不懂事,和彭德怀一起逛集市的时候非要买一本小人书。彭德怀耐心说:“太北乖,你还小,不适合看这本书。”原来这是一本讲为妇女新法接生的。左太北见彭德怀不给自己买,就坐在地上不起来,彭德怀无奈只好掏钱给她买了一本,这也是左太北看的第一本书。

彭德怀对自己和家里人都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坐在地上哭闹不肯走的是他的侄子侄女,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但如今坐在地上的不是他的侄子侄女,而是战友左权唯一的女儿,心情火爆的彭德怀将自己所有的好脾气都给了左太北。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不过有时候左太北哭起来没完没了,彭德怀就将她锁在屋子里,等她哭够了再把她“放”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左太北进入八一小学学习,这是我军著名的专门接收前线作战军人子弟的寄宿学校。

1950年10月21日,左权的灵柩从河北涉县移往河北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0岁的左太北跟着母亲参加了移灵安葬仪式,左太北还为父亲的灵柩执绋拉灵。

不久后,八一小学组织纪念左权的主题队会,左太北在台上发言说:

“我的爸爸叫左权,他原本是八路军的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爸爸在十字岭和日军作战中牺牲了,牺牲的时候只有37岁。我虽然见爸爸的面不是太多,但他的样子永远刻在我的心上。我的爸爸是党的好战士,也是我的好爸爸……”

1952年六一儿童节,八一小学选择左太北为学校代表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当毛主席得知面前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就是自己爱将左权的女儿时,他将笑容收回,眉宇间尽显哀伤,随后亲切地说:“小太北,妈妈现在怎么样了?你过得好不好?”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左太北说:“主席伯伯好!妈妈现在很好,我也很好,谢谢主席伯伯的关心!”毛主席看到左太北如此懂事,不由得想起如果左权还在该有多好啊……

正当毛主席陷入伤心之际,左太北拉了拉他的衣角,说:“主席伯伯您怎么了?”毛主席眨了眨眼睛,说:“没事没事,小太北,咱们来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吧。”左太北高兴地说:“好啊好啊!”

1958年国庆庆典,任弼时的妻子陈综英带着左太北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灿烂的烟火。就在这个时候,周恩来走过来和陈综英打招呼,打完招呼他发现旁边有一个熟悉的面孔。

陈综英连忙向周恩来介绍:“总理,这就是左权同志的女儿左太北。”周恩来细细打量着左太北,说:“难怪我看着这么眼熟呢!原来是左权的女儿啊,好啊,好啊!”周恩来顿了顿,又对左太北说:“你长得很像你爸爸,你一定要向你爸爸学习,知道吗?”

左太北坚定地点了点头,说:“总理伯伯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周恩来露出欣慰的笑容。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这天,左太北陪彭德怀在中南海散步,在散步过程中,彭德怀再次提及左权的牺牲,他说:

“你爸爸是一个老军人了,他肯定知道日军不会只扔下一颗炮弹的,第一颗炮弹丢下不久后就会有第二颗炮弹,他如果躲一下还是有生还的可能的。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十字岭上还有许多人和马匹,他不可能丢下其他人自己隐蔽,这不是他的性格。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啊!”

左太北听完彭德怀的这句话,不禁对父亲的牺牲有了更深的理解。

1960年,陈赓的警卫员疾步来到房内,汇报说:“首长,外面有一位左太北同志想要见您!”陈赓一听左太北这个名字,连忙说:“快快,快让她进来。”

当左太北进来后,陈赓仿佛从她的脸上看到了左权的影子,他当即从床上坐起,然后说:“北北,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要找伯伯吗?”左太北说:“陈伯伯,我今年报考了哈军工,但却因为政审不合格而被拒绝。”

陈赓疑惑地说:“怎么可能呢?你爸爸是烈士,你是烈士的子女,怎么可能政审不合格呢?”见左太北那失落的神情,陈赓又说:“别担心,伯伯一定调查清楚,你这个学生我收定了!”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被哈军工拒收,陈赓院长: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天天要闻

陈赓

后来经过一番调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左太北还有个伯伯是国民党,哈军工这才拒绝收她。陈赓当即说:“左太北的伯伯是她伯伯,她是她,左太北从出生起就没见过这位伯伯,更别说其他事情了!这件事我做主了,把她收了吧!”

就这样,在陈赓的安排下,左太北顺利进入哈军工学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
梅国强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梅国强同志逝世

湖北中医药大学7月7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国医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梅国强同志因病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