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2022年11月01日12:44:14 历史 1630

1952年11月1日

北京地质学院举办首届开学典礼

今天

中国地质大学迎来70岁生日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

联合策划

一脉相承,七十年风雨同行

两校齐心,新时代再谱新篇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北大与地大

学脉相系、情谊绵长

赤心许国,笃行不辍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北京大学地质系1925年毕业生合影。其中有师生们熟悉的杨起孙云铸潘钟祥马杏垣、陈光远、赵鹏大、翟裕生等教授,后来他们都成为北京地质学院的重要发展力量。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1952年,北京大学等4所高校的

地质系(科)合并组建北京地质学院

著名地质学家、北大校友李四光先生

作为北京地质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主任

是创办北京地质学院的直接推动者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1920年,李四光考察地质回国后,应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邀请,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20年,李四光(中)就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系主任。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李四光与何长工在为北京地质学院选址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的

北地首届开学典礼上

李四光先生动情地说

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航空学院是惊天,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李四光先生激昂的话语

点燃了师生们心头的火焰

他们共同开创了

新中国地质人才培养的先河

在那群“动地的勇士”中

不乏来自北大地质系的名家大师

尹赞勋王鸿祯、马杏垣、张炳熹等等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原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北京地质学院首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矿产地质及勘探系主任王鸿祯教授(中)

70年间,中国地质大学

不改赤诚本色

从献身地质事业、找矿立功

到助力国民经济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学校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立身之基

世代传承着爱党报国的“红色基因”

求索无涯,攀登不止

向下扎根,履践致远

北大人丈量山河

逐梦前行的脚步同样从未停歇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改革开放以来

北大地质系系友赵鹏大院士翟裕生院士

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背负行囊,追逐远方

待黎明破晓时,捕捉最真的梦

向无尽深藏处,寻一盏明灯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愈挫弥坚、刚健勇毅

用双手描摹地球“脊梁”

用双脚勾绘热土“脉象”

两校以相通的精神

携手立足大地,瞻望远阔山河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砥砺奋进,岁月峥嵘

使命与责任在肩

北大与地大

以青春昂扬之风姿

永续前行力量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北地弦歌

万里长风共振

云程发轫

晴秋更谱新篇

携行长为伴,迢遥共征程

北京大学

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日快乐!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

制图:戴璐瑶

图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皓、朱成轩、视觉中国编辑:冶棠、李煜憬

责编:王嗖嗖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在北大,新体验!

北大教授戴锦华带你看电影!

今天,北大医学110岁!

北大数学英才班,欢迎新同学!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一脉相承70年,北大祝地大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埃菲尔铁塔,被热弯了…… - 天天要闻

埃菲尔铁塔,被热弯了……

目前,欧洲多地被“热穹顶”笼罩,高温从地中海蔓延至英国、德国等国。截至6月30日,法国96个行政区中84个发布橙色高温预警,16个进入红色警戒。酷热使埃菲尔铁塔钢结构受热膨胀,塔体短暂向受光侧偏斜,夏季热胀可位移约20公分,冬季冷缩缩回10公分,昼夜温差下可自
毛主席南下得知林虎境况,当即指示:地位太低,重新安排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南下得知林虎境况,当即指示:地位太低,重新安排

1956年春,珠江上的游船内,毛泽东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突然发问:“林虎同志现在任何职?”得知这位曾逼得蒋介石差点自杀的讨袁名将,仅任参事室闲职,主席眉头紧蹙:“地位太低了,重新安排!”一言既出,不仅改变了这位旧军阀的命运,更揭开一段横跨四十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其破坏性与复杂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价背后,它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