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像电影《食神》里周星驰塑造的食神(史蒂芬·周),就是饮食届的天花板,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一位厨师,他曾在毛主席身边做了22年的厨师,是毛主席最喜欢的厨师,曾是“国宝级烹饪大师”之一,名叫程汝明。
1926年,程汝明出生于山东掖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身处旧社会的程家,生活异常艰难,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为此,程汝明的妹妹都被活活的饿死了,妹妹的离去,给了程汝明非常大的震动,他发誓,以后要做一名厨师,要让全国的老百姓能吃的上饭,还要吃上可口的饭菜。
13岁那一年,程汝明离开家乡,来到了天津,当时的天津租界有许多西餐厅,程汝明在西餐厅做起了学徒,凭借与生俱来的厨艺天赋和勤奋刻苦的努力,程汝明很快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西餐厨师。
在此期间,程汝明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程汝明的人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50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程汝明成为一名铁路系统的员工。
1952年,保卫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结束后,程汝明被调到外宾乘坐的列车上负责西餐调配,外宾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中国人,竟然能够做出如此地道的西餐,外宾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正是这次出色表现,程汝明得到了外交部的表扬,也为随后的人事调动打下了基础。
1954年是程汝明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程汝明接到通知,要把他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负责主席的饮食。
这让程汝明非常兴奋,要知道,那个时代,毛主席可是万千老百姓心中的偶像,能够为主席做饭,作为一名厨师,既是肯定,也是最高的荣耀,程汝明义不容辞。
程汝明来到毛主席身边后,立刻将自己的绝活拿了出来,做了一道红烧肉,没想到毛主席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询问之后,程汝明才知道,原来主席一直不喜欢吃酱油,于是程汝明便研究用糖和盐调色,终于做出一道不放酱油的红烧肉,获得了毛主席的赞赏。
1956年,程汝明跟随毛主席南下,来到武汉时,程汝明做了一道“武昌鱼”,正是这道鱼让毛主席赞不绝口,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可见,程汝明在厨艺方面确实非常精湛,所以才能得到主席的称赞,也成为主席最喜欢的厨师。
1956年,程汝明被调入中办警卫局,与李锡武共同负责毛主席及其家人的饮食,一直到1976年。
1976年,“四人帮”被党中央成功粉碎,与江青有关的工作人员被逮捕关押,送到“学习班”软禁了起来,也包括程汝明。
不过,考虑到程汝明毕竟只是一名厨师,而且他的人事关系一直在铁道部,所以,一个月后,程汝明便被释放了,恢复了人身自由。
恢复自由之后,程汝明仍将精力倾注于饮食领域,1983年还获得了国家特一级厨师的职称,为丰富和传承祖国的饮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程汝明被选入《国家名厨》一书。
2012年3月14日程汝明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据说临终前,程汝明仍对毛主席十分怀念,曾感叹道:“能为毛主席做一辈子的饭,自己这一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