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2022年10月12日14:46:37 历史 1067

马海德为什么会成为周总理亲自批准的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人?从他为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就可以知道原因。

红军和八路军时期,马海德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几十家医院和更多的诊所,让成千上万的军民能够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

建国后,他在中国投身于麻风病这种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让麻风病的患病人数从建国时的50多万降低到了现在的几千人,让中国几十万人免于麻风病的痛苦折磨。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

据保守估计,马海德至少让中国50万人免于伤病死亡,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小平评价马海德是“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自红军时期开始,不乏有外国友人对我军部队表示支持和伸出援助之手,而马海德则是其中少有的直接让自己深深扎根于中国,变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人,他还娶了中国姑娘,从此在中国生活下去直到去世。

虽然没有闻名于世,但是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贡献,没有哪一个外国人能够比肩。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

陌生的医生,滋润幼小的心灵

马海德于191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父母都是钢铁厂的工人。

当时困扰着这个贫困家庭的,除了经济上的拮据以外,还有时常流行的传染病。

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发达,许多人得了传染病之后根本拿不出钱来治疗,普通疾病就自己努力熬过去,一旦得了严重疾病就会游走在死亡的边缘。

在这种生活条件下,马海德从小就对传染病有着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全家人都得了流行性感冒,但是父母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治病,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忍受。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美国

而就在这时,有一位当地医生主动上门为他们全家人治病,并且临走时还留下了一些钱,让他们拿来买一些面包。

这名医生的无私与仁慈深深触动了马海德的内心,从此以后,他对医生这种职业充满了向往,带着这种向往之心,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

1933年,马海德从瑞士日内瓦大学毕业并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他和同学一起准备到各处考察流行病。

当得知幅员辽阔的中国正在经历日本侵略和医疗落后的双重不幸时,他毅然将考察地点选在了中国。

在中国上海的广慈医院工作时,他看到中国人民为了抵御外敌侵略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却无奈饱受疾病折磨的现状。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广慈医院旧址

本来只准备在中国工作一年的他,再次做出了一个令朋友震惊的选择——留在中国。

为了给中国人看病,马海德和朋友一起在上海开了一家诊所,起初并没有多少普通百姓来看病,后来人们发现这位洋医生不仅对待病人和蔼负责,而且收费也很低,于是前来看病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当看到许多病人因为缺乏医疗常识而耽误治疗后,马海德更加坚定了留在中国发展医疗、普及医学的信念。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

后来合伙开诊所的朋友都相继回国,只有马海德一直坚持留了下来。

随着诊所在上海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诊所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马海德逐渐结识了许多上海各界的人物。

有一天,一位和他同样来自美国的白种女人来到诊所看病,交谈之后马海德才知道,眼前这位名叫史沫特莱的女士是宋庆龄的英文秘书,此人还是共产国际的一名成员。

与史沫特莱的相识,让马海德的命运轨迹开始发生改变,他不仅通过史沫特莱认识了宋庆龄女士,而且从史沫特莱口中了解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宋庆龄

此时的马海德才知道,在蒋介石放弃东北、消极抗日的情况下,在中国陕北的土地上,有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他们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并主张积极抗日,但却受到蒋介石的压制甚至进攻。

马海德心中的正义感让他对这支在当时带有神秘色彩的部队产生了好奇。

后来从宋庆龄口中得知陕北的革命队伍的医疗条件落后,医疗物资短缺,这让他越来越想要亲自前往陕北,为这支条件落后却坚持抗日的队伍做出一份贡献。

恰好此时陕北红军也希望能够从上海等相对发达的城市寻找医生来改善革命根据地的医疗条件,这一点中央领导已经向身在上海的宋庆龄表达过,并且希望宋庆龄能够帮助寻找一位可靠的医生,宋庆龄当即答应了下来。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宋庆龄

留在中国的外国人,又选择留在陕北

宋庆龄在寻找医生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红色根据地早已经向往许久的马海德。

她找到马海德向其表明了来自中央的邀请,这让马海德感到兴奋而又喜悦,没想到自己那么快就等来了前往陕北的机会。

当时美国记者斯诺也正好要通过宋庆龄的安排前往陕北,于是马海德和斯诺一起,在宋庆龄的精心安排下,由地下党员护送着走上了前往陕北的道路。

一路上他们要穿过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为了在身份上作掩护,地下党员为他们准备了相关证件。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斯诺

有时候为了避免引起国民党岗哨的怀疑,他们还躲在运送货物的卡车上,身穿中国农民的普通棉衣,藏在一堆货物下面。

身为体面的医生和记者,马海德和斯诺从来没有过这样“灰头土脸”的经历,但是他们心甘情愿忍受这一切,因为他们即将到达的是自己向往已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经过一番历险和颠簸,马海德和斯诺终于在地下党的带领下成功进入到了陕北。

1936年7月8日,是马海德和斯诺到达陕北的日子,周恩来、李克农和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一起在根据地前沿白家坪迎接这两位重要客人。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几天后他们和周恩来一起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后来他们在红军官兵的陪同下去了陕北的许多地方考察风土民情,了解根据地状况。

此后广为人知的一件事是,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西行漫记》,也就是后来更名为的《红星照耀中国》。

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状况,让全中国人民了解到了延安的风土人情和共产党良好的政治方针和救国理念。

而与斯诺所写的书同样影响深远但却没有广为人知的事情,是马海德为陕北根据地的医疗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马海德刚刚到达陕北的时候,毛主席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请对部队各个卫生单位的工作给出宝贵的意见。”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马海德知道根据地的医疗卫生条件非常有限,身为医生的他马上就开始参与到红军的卫生工作中来。

在会见中央干部时,马海德为王稼祥、张闻天等有伤的干部做了身体检查,并给出进一步治疗建议。

随后他马上下部队,对部队的医疗状况进行评估和改进,仿佛就像是在自己早已经非常熟悉的单位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一样,驾轻就熟。

而要说马海德和红军的关系,其实从他还没有来陕北之前就已经开始。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

从1935年开始,宋庆龄在上海通过马海德的努力和掩护,分多次购买了大量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运往红色根据地。

与此同时马海德在对红军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马列思想,并让共产主义信念在心中深深扎下了根,而且还把他的诊所作为上海地下党的开会和接头地点。

有一次陈云途径上海前往苏联时,还是马海德以外国医生的身份将陈云护送上船。

可以说,马海德在来陕北之前,就已经算是半个共产党人和半个红军了,因此在来到陕北之后,他马上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在继续学习马列思想的同时,完全把自己投身于陕北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建设工作中。

他根据陕北有限的条件,提出“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创建医疗体系”的工作方针,从此以后根据地的医院和诊所数量开始快速增长。

当初在来到中国上海时,本来打算只待一年的马海德下定决心要留在中国,而如今来到陕北根据地之后,本来打算短暂考察和援助的他,又下定了决心要留在红色根据地,此后这里就成为了他心灵和事业的归属。

马海德在建设医院时,将白求恩医院作为学习对象,在红色根据地中建立了8个中心医院,以中心医院为起点又建立了24个分区医院,还有各地的医疗诊所共几十家。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这些医疗机构的床位加起来一共达到了一万多张,形成了渐趋成熟的医疗体系。

在马海德到来之前,许多伤员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疗,长时间因为缺医少药而一再延误治疗。

马海德带领建立的这些医院和诊所,让陕北根据地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得以在受伤之后得到及时的治疗,顺利康复之后继续投入到抗日事业之中。

马海德除了有出色的外伤治疗本领和医疗建设能力外,还擅长传染病的防治。

因为从小马海德的家庭经常受到传染病的影响而生活困苦,所以学医后他一直热衷于研究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他刚刚到达陕北面见毛主席时,毛主席还曾经握着他的手说道:“请先生对部队产生传染病的可能性做出评估。”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为了方便马海德在部队开展医疗工作,党中央专门任命他为医疗顾问,这是马海德在红军部队中获得的第一个职位,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表明了党中央对他的充分信任。

马海德按照毛主席的嘱咐,在考察根据地医疗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认真考察着根据地的潜在的传染病传播因素。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和分析,马海德得出结论,陕北根据地爆发传染病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这让党中央领导放心了下来。

“我会批准你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

当时毛主席因为军务和政务繁忙,非常耗费脑力,马海德为了帮助毛主席放松下来,就经常陪着毛主席散步和打乒乓球。

除此以外他就在医院研究各个伤员的治疗方案,或者到病床查看官兵的病情,王稼祥当时体弱多病,马海德常常亲自跑去为他诊疗。

每当遇到王稼祥高烧不退的时候,他就彻夜守在身边,直到其病情好转。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王稼祥

随着在中国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他早已经逐渐将自己融入到了中国的文化环境中。

1937年2月,马海德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他让自己像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主义战士一样生活。

马海德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外国人,甚至可以说是做出了第一贡献的人。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就表示想要加入中国国籍,当时周总理向他许诺:

“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马上批准你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后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专门找到了周总理提起了当年的诺言。

周总理言而有信,马上就做出批示允许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从此以后马海德就以一名中国人的身份和所有人一起走向了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之中。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首先他把注意力放在了防治皮肤病、性病的工作中。

为了让中国的皮肤病和性病防治能力水平更上一层楼,他亲自到各个省份走访调查,参与建立了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免除了皮肤病和性病的痛苦。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给人看病

另外,他还一直对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进行研究。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轻则导致皮肤溃烂和周围神经粗大,重则可能会使得肢体残废,新中国成立之前,麻风病一直是困扰着中国人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门开始对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进行研究,起初因为医疗条件有限而研究进展较为缓慢。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马海德抓住机会,马上提出了“让中国在2000年以前消除麻风病”的口号。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

为了促进麻风病的防治,他辗转于多个国家参加医学交流,并在国际上为中国的卫生工作争取了上亿元的资金支持。

在马海德的积极努力之下,配合着越来越先进的医疗设备,我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突飞猛进。

到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麻风病已经完全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变得极低,患病人数从建国时的50多万降低到了几千人。

但是遗憾的是,马海德同志在1988年已经因病去世,没能等到2000年。

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 天天要闻

马海德

当年他在延安时娶的中国姑娘苏菲,也是一名医疗工作者,他们的孩子周幼马于1943年在延安出生,后来长期担任着马海德基金会的会长,用父亲贡献出来的钱,资助着社会各界需要帮助的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不能把苦难深重的岁月与艰苦奋斗的年代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不能把苦难深重的岁月与艰苦奋斗的年代混为一谈

近来,有人把苦难深重的岁月和艰苦奋斗的年代混为一谈,这种人如果不是智障,就是心怀鬼胎。图片源于网络苦难深重的岁月指的是解放以前,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外遭列强们的侵略和欺凌,内受地主恶霸和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
美髯公是谁的绰号 - 天天要闻

美髯公是谁的绰号

在小说中拥有美髯公绰号的人有两位——《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水浒传》中朱仝!关羽的美髯公称号,是汉献帝刘协赋予他的!刘备占据徐州一带,让曹操一直感到芒刺在背。便率兵征讨。刘备不敌逃走,前往冀州去投奔袁绍。关羽为了保全刘备的家眷。只能投降曹操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区委常委 - 天天要闻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区委常委

据“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青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主持会议并讲话。青浦区政协主席曹卫东、区委副书记刘琪,青浦区委常委张得志、苗光辉、顾骏、叶靖、李峰出席会议。这一消息显示,青浦区副区长李峰已任青浦区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