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报销。”因为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涉及到违法犯罪,最终等待他们的都将会是法律的严惩。
被判死刑
2006年3月17日上午,辽宁籍富豪袁宝璟在辽阳市殡仪馆,接受了注射死刑。此前他坐拥身家495亿,是一位全国有名的年轻富豪。
而同一天被执行死刑的,还有袁宝璟的二哥袁宝琦、堂哥袁宝森。堂弟袁宝福则被判处了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袁氏一门4兄弟,落得这样一个凄凉的下场,皆因一人而导致的。
随着袁宝璟等人被执行了死刑,昔日的一些往事再次被媒体提及,袁宝璟案件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当天在庭审现场,记者拍摄的一些照片显示,袁宝璟身穿一身白色运动服,脖子上戴着妻子送给他的哈达,进入法庭时,他还微笑着和亲属们打了招呼。
整场庭审经历了长达两个多小时,之后在威严肃穆的法庭中,法官当庭宣布:“判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三人死刑,立即执行”。
听到被判处死刑,袁宝璟的脸色大变,之前还面无表情的他,突然抬起头来,大声喊道:“我不服,我要检举!”
此时此刻,袁宝璟面部表情有些扭曲,似乎咬牙切齿一般说出了这句话。然而在公正的法律面前,袁宝璟的垂死挣扎,注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袁宝璟的“检举”,完全是他为了保命在叫嚣,所以法庭并没有采信。之后袁宝璟兄弟三人被押下法庭,即将被押赴刑场受刑。
待袁宝璟等人经过旁听席时,坐在旁听席上十几位袁家人,突然集体情绪失控,甚至差点和法警产生冲突。
袁宝璟的大姨挥动着手,眼泪横流,嘴里一直在不停地念叨着:“宝璟……宝璟啊……”
袁宝璟的妻子卓玛,不忍心看丈夫这个样子,她双手捂着自己的嘴巴,痛哭流涕,努力不让自己发出哭声。
此情此景,让法庭上不少人都感到了一丝动容。大家并非是同情袁宝璟的遭遇,毕竟他违法在先,被判处死刑也是罪有应得。
大家从袁宝璟的身上,得到了一个巨大的警示,那就是做人千万不要违法乱纪,因为违法就意味着要承受失去自由,离开亲人的痛苦。
从法庭上被带下来以后,袁宝璟4兄弟分别被押上了两辆押解车,一辆载着袁宝福的车往监狱方向驶去,一辆载着袁宝璟三兄弟的车,则往辽阳市殡仪馆开去。
上车的时候,袁宝琦、袁宝森二人都落下了眼泪,和他们不同的是,袁宝璟面无表情,走路时也是昂头挺胸,给人一种似乎很不服气的感觉。
那么,袁宝璟作为一个身家495亿的富豪,他到底是何许人也?又为何一门4兄弟皆被判处了死刑?他们到底所犯何罪?
传奇发家
袁宝璟,1966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的一个贫穷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袁宝璟排名居中。
小时候因为家里太穷,养活不了这么多的孩子,袁宝璟就被过继给了一个亲戚,也因此读上了书。
从小到大,袁宝璟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很好,1985年,19岁的袁宝璟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
由于从小过惯了贫穷的日子,所以在袁宝璟的心中,一直都渴望着能早日摆脱困苦的生活,致富成了他最大的梦想。
大学期间,袁宝璟为了挣钱,他曾经给教授抄过书稿,每万字两块钱,给邮局写过信封,一千封给五块钱。
为了能够拿到每天两毛钱的补助,他每天坚持不懈地参加学校的早运动,把身体锻炼得十分健康。
靠着积累的一点点积蓄,袁宝璟在大二期间,购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开始和外地来的民工抢饭碗。
之后的日子里,数不清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被袁宝璟送进了北京城大大小小的铺子里面。
兼职虽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袁宝璟的学业也没有落下。
大学顺利毕业以后,袁宝璟并没有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而是选择继续在政法大学研读,并且考上了研究生。
在此期间,袁宝璟也没有闲着,他开始管理学生会。同时把自己的经历制作成了一份厚实的简历。
在其他人还没有开始找工作前,袁宝璟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北京城的商业区,在向各大企业投递简历。
研究生毕业后,有多家企业看中了袁宝璟的才能,最终他选择去了中国建设银行工会,在文宣部工作,过上了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白领生活。
如果单独看袁宝璟的学历,再联系到他被判死刑,有一点让人十分的困惑。
按理说,袁宝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他本身就是一个知法懂法的人,又为什么会主动去触犯法律?最终让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银行工作期间,袁宝璟的口才十分好,宣传工作也做得无比认真,业务能力得到了同事和领导一致的认可。
然而,在银行里面,袁宝璟见到了太多太多的大老板了,他们融资贷款,存钱取钱,简直就刷新了袁宝璟的眼界。
长时间接触这些人以后,袁宝璟也结识了不少人脉,他的心中冒出来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创业做老板。
1992年,合同刚刚到期,袁宝璟就迫不及待地辞去了建行的工作,在怀柔注册了一家名为建昊实业的公司。
之后,袁宝璟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并且找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在银行贷了一些款,直接租下了300多亩的农田,全部种上了黑小麦。
袁宝璟并非是心血来潮,他考察了很长时间,也查询过大量的资料,发现黑小麦营养价值高,而且种植的人少,物以稀为贵。
最重要的是,这一年正好赶上了一股“养生热”,黑小麦这种健康的天然食物,直接被卖出了天价。
最终,凭借300亩的黑小麦,袁宝璟挣到了300余万元。
之前反对他的家人,看到袁宝璟的成功以后,没有人再出声反对了。毕竟在他们的眼中,银行工作相当于“铁饭碗”,袁宝璟草率辞职,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袁宝璟种植黑小麦成功以后,他却立即转行,进入了上海证券市场。而一些跟风的种植黑小麦的人,却在第二年都没挣到钱。
凭此300万元的资金流,袁宝璟开始购买原始股票,他的眼光十分的老道,购买的都是那些潜力特别大的股票。
随着上海老八股改制,一大批企业也先后改制成功,这就连带着袁宝璟持有的股份,得到了大幅度的升职。
深知宣传重要性的袁宝璟,把建昊公司包装成了一个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更是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成功人士。
实力雄厚、年轻多金的袁宝璟,一时之间在上海证券市场成了风云人物,可以称得上是风光无限。
与人交恶
靠着参与购买购票,袁宝璟的建昊实业公司,最多时曾掌握了30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并且是10余家公司的大股东。
之后,袁宝璟逐渐从这些上市公司中退位,并且抛售手中的股份,以此换取到了巨额的现金。
有了现金以后,袁宝璟又开始投机取巧,利用连环杠杆的方法,获取到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所谓连环杠杆,实际上就是袁宝璟利用上市公司的股份,借此抵押去银行贷款,贷款又用来购买股份,之后又抵押贷款,这样一种连环操作手法。
袁宝璟这样一波操作下来,建昊实业的资金流就如同滚雪球一般,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而他的身家,也是越来越高。截至2006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95亿之巨。
1995年,袁宝璟进军四川期货市场,和同样是亿万富豪的刘汉交手,最终惨败而回。袁宝璟从此对刘汉怀恨在心。
之后,袁宝璟雇佣东北籍的杀手汪兴,准备除掉刘汉,但是汪兴由于紧张,在刺杀中两枪都没有打中。
任务失败后,袁宝璟开始冷落汪兴,并且承诺的酬劳一分未给。汪兴因此怀恨在心,常常以此事威胁袁宝璟要钱。
就这样,4年过去了。已经不厌其烦的袁宝璟,指使自己的二哥袁宝琦,找人把汪兴杀掉。
袁宝琦找到了堂兄弟袁宝福,袁宝福又找到了堂兄弟袁宝森,后者主动提出去做这件事。
2001年11月15日,袁宝森持刀将汪兴砍成重伤。袁宝琦事后则交给了袁宝福和袁宝森9万元。
汪兴伤好以后,开始变本加厉要求袁宝璟提供金钱,袁宝璟再次指使袁宝琦将汪兴处理掉。
2003年10月4日晚上11时许,汪兴被袁宝福与袁宝森尾随,后者利用猎枪,直接将汪打死。
案件发生以后,当地警方立即出动,将袁宝璟4兄弟全部抓获。
2005年1月,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死刑,袁宝福被判处死缓。袁宝璟4人,当庭表示不服上诉。
从一审被判死刑,上诉失败,再被通知暂缓执行死刑……经历了长达14个月的等待以后,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临死受刑
2006年3月17日上午,袁宝璟4人接受最后的终审,袁宝璟4人,除了袁宝福被判死缓外,其余人全部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之后,4人被分别带出,袁宝璟率先走了出来,被押上押解车,即将押赴刑场之际,袁宝璟一脸的不服气。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三个兄弟一边往外走,一边嘱咐亲属们要“好好活着”。
随着袁宝璟的真正伏法,这起曾经让全社会关注的袁宝璟“买凶杀人”案,还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而袁宝璟最后的结局,也给这个社会敲响了一次大大的警钟,告诉了我们一个巨大的道理:
那就是作为一个人,千万不要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更不能产生任何伤害他人的心思,因为害人终害己。如果真的等到了无法挽回之际,再后悔就已经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