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这辈子就被两个自己人坑过,大意失街亭的马谡,还有一个就是本篇的主角:李严。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
年少就作为郡吏入仕,以才干出名荆州。曹操攻打荆州时,荆州内部一片投降曹声音,但身为秭归县令的李严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西往奔蜀。
李严的选择其实很值得探讨;
刘备此时正在逃奔夏口的路上,李严自然不会冒风险去投靠,但是抛弃如日中天的曹操这是为什么呢?
从后面李严的表现来看,此人私心极重,很会盘算自己的利益。如果投曹,以他的资历和背景当不上太大的官,入蜀就是最好的选择,为啥不选择孙权呢,你看他的位置就清楚了。
李严没想到的是,这次选择为他后来的政治前途加了多少分!
刘璋听闻过李严的治郡水平,上来就让他干最难的成都令,李严不负所望,把益州郡治治理的井井有条(复有能名)
李严在益州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而同样在刘璋手下干活的法正还在当新都县令,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
很快,两人的命运随着刘备入蜀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刘备自葭萌关南下后,在涪城、绵竹与刘璋进行了两场会战,益州军的士气彻底被打崩,刘璋委以重任的护军李严也在战场倒戈,再加上皇亲国戚的中郎将吴懿的临阵投降(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
刘璋军从此再无正面野战的决心,只能龟缩在城池坚守,对于李严的举动刘备当场给予了很大的回报(先主拜严裨将军)
拿下成都后,刘备拜李严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无论文职还是武职,级别都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李严也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当时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他参与了丞相组织的《蜀科》制定,其他四人也是赫赫有名;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蜀科为丞相后来推行的“以法治蜀”提供了坚持的理论基础主张)
218年,刘备率主力北上攻打汉中,益州部分豪族起了异动,扶持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短时间内居然煽动起来了数万人一路打到了资中县(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
资中距离成都十分近!
益州的主力军团都被刘备带去了汉中,关键时刻,李严站了出来,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产。枝党星散,悉复民籍。
不久,南中之乱中实力最强的越巂夷王高定也跳出来了,率军围攻新道县。
李严再次充当救火队员,又越囗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一句话总结:李严很能打!
只率本郡士兵就讨平了两股叛乱(换个角度咱们也不得不说,李严审时度势的水平是真的高,之前在绵竹前线,人家投降的可是很干脆得)
李严稳住后方,立下了大功,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是“辅汉”这名字听起来就是核心骨干!
这从后来汉中王劝进表的十一位领衔人物清单也能看出。
219年,击败曹操,囊获汉中后,众人劝说刘备进汉中王,劝进的前十一位大臣如下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
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
营司马臣庞羲;
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射坚出身于扶风世家大族,与皇甫家为世交。他少有美名,可以看出,射坚自幼聪慧过人,品行高尚,受到当时士人的称赞)、
军师将军臣诸葛亮;
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
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
征西将军臣黄忠;
镇远将军臣赖恭(任交州刺史,后与苍梧太守吴巨不和,被吴巨逼走,回到故乡零陵)
扬武将军臣法正;
兴业将军臣李严
李严真正迈入了蜀汉核心层!这也是他之前没有投降曹操获得的巨大政治汇报!
犍为太守任上,李严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等基础设施,给当地百姓们办了不少实事(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夷陵大败后,刘备退至永安,任李严为尚书令熟悉内廷操作,并调他的兵马保卫永安(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
为什么选李严呢?
因为之前十一人的核心团队,作为嫡系的只剩下丞相和李严了(赖恭、射援不算刘备的嫡系,只是借助他们的名声和地位,真正的骨干关羽、张飞、黄忠、法正都走了,复兴汉室的重任只能丞相一肩挑了,从能力、地位、资历上来说,真正能给丞相助力的唯有李严,只是谁能想到他后来会利欲熏心到那个地步。。。。。。)
刘备临终时,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
虽然有两位托孤大臣,但刘备真正放心的只有一人:丞相!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把国家完完全全的交给丞相了。
李严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副手,主要任务就是看好益州的东大门,益州有乱,你也要去成都勤王(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禅继位后,也继续执行刘备的意志,丞相封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丞相开府自己有行政班子,领益州牧总揽军、政、财所有大权);李严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但是李严并没有领悟刘备的意思,私心过重的他因为权力的提升,开始有了其它想法。同为托孤大臣的他, 对于蜀汉所有权力都归了相府,非常的不爽,他开始要和丞相争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