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2022年10月11日17:14:24 历史 181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这是她与父亲孙中山之间一生的隔阂,也导致了孙中山弥留之际唯一的遗憾。

从古至今,都说母爱似水,而父爱如山。如水一般的母爱,温柔又易懂。而如山一样的父爱,却总是隐藏至深。

如果说这世上多数的父亲都是深爱着自己孩子的,那么作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同样更是深深爱着他的三个子女。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孙老先生晚年唯一的遗憾

孙中山的一生,都在为终结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懈努力着。在他有力的领导下,协同许多爱国志士,建立起了中华民国。

而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国民主革命建设做出贡献的一代伟人,他同样也是一位有着一儿两女的平凡父亲。

孙中山一共有三个孩子,均是与卢慕贞所生,长子孙科排行老大、大女儿孙娫位居老二,小女儿孙婉则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要说孙中山这一辈子自认为最亏欠哪个儿女,答案便是那个最小的女儿孙婉

一直到孙中山弥留之际,他始终都在牵挂惦念着孙婉这个小女儿,临终时的他口中不停唤着孙婉的名字,喃喃自语道“婉儿快来……”

然而直到孙中山逝世,也没能见到他心心念念的女儿孙婉一面。

孙中山的长女孙娫英年早逝,她在大学期间不幸患上了糖尿病,最终因肾衰竭而去世。就这样,长女孙娫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她十九岁的那一年。

孙中山痛失爱女后,便更加珍惜仅剩的小女儿孙婉。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对于小女儿孙婉童年缺失的陪伴

1896年出生的孙婉,正巧和生于1866年的父亲孙中山是同一天过生日,同样都是11月12日这天的生辰。这于一对父女而言,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孙中山早年从事革命活动,当时的他由于被清廷追捕,终日只能四处躲躲藏藏,无法久居某地彻底安定下来。

那时的孙婉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与母亲和姐姐生活在一起的,幼小的她也只能同家人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这种多年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也使得年幼的她极少能见到父亲孙中山。

在她的心中,对于父亲的印象逐渐变得模糊,只记得他时常来去都是形色匆匆,一家人能够团聚的时日少之又少。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幸好孙婉还有一位叫做孙眉的大伯,他在檀香山开建了一家农场,生活十分富足。

孙婉她们一家的生活全都依靠着大伯来维系,孙婉的童年时光也还算不愁吃穿。

到1907年的时候,大伯孙眉经营的农场宣告破产,一时间变得落魄起来,孙婉她们一家也就随之苦了起来一家人又只好搬去香港九龙半岛,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孙中山每每想念儿女时,就只能从口袋里拿出三个孩子的合照,轻抚他们稚嫩的脸庞,以作为长久思念的一点慰藉。

在1910年的时候,孙婉和母亲还有姐姐孙娫奔赴南洋与孙中山团聚。在经过多年的漫长等待之后,孙婉终于再次见到了那个,在她记忆中已变得有些模糊、阔别已久的父亲。

1913年6月,大女儿孙娫在她十九岁的豆蔻年华中因病离世。

姐姐孙娫的早逝令一家人都悲伤不已,孙中山对于大女儿的逝去掩面痛哭。他虽然是一位政治家,但同时他也是一名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大概只有他自己能懂得。

孙中山极力反对女儿的婚事

姐姐孙娫逝世后,孙婉决定远赴美国留学。

孙中山作为一名刚刚痛失了大女儿的父亲,实在担心小女儿孙婉一个人出国学习的安危,于是他便让部下黄兴去安排一个人,来照顾身处异国他乡的女儿。

黄兴慎重考虑过后,最终决定委托王伯秋前去美国照看。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可谁曾想,在日渐相处中,这位出身于官宦世家、后来又因远大志向而加入了同盟会的王伯秋,却对孙婉慢慢心生爱慕,而孙婉也同样,对这个有才华又很有上进心的男人日久生情。

年轻时的孙婉渴望相知相守的爱情,便愈发地对年长她十三岁的王伯秋产生了好感,年少如她,认为这就是她想要的长相厮守,于是便义无反顾地决定嫁给王伯秋。

在美国,他们二人擅自决定结婚以后,孙婉才让父亲孙中山知晓此事。

当孙中山得知王伯秋在自己的老家,已是个有妻儿的男人之时,便强烈反对他们的婚事。

虽然孙婉表明自己不在乎这些,愿意做妾。可主张推翻中国残存封建旧制的孙中山,一心想要推行新政,所以他是坚决不允许还有一夫多妻制的存在。

无论是作为一名革命家,还是一位爱女心切的慈父,他都不愿意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他人做妾室的。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实在拗不过女儿孙婉的再三恳求,孙中山只好告诉王伯秋,只能娶一位夫人,要他在原妻和孙婉之间二选一。

正在王伯秋为难之际,他远在家乡的母亲也知道他娶了孙婉一事,王老太太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当下就通过书信往来逼迫儿子即刻返回老家。

王老太太作为前清忠诚的拥护者,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早已在她的心里烙印多年。在她看来,孙中山反对清朝、想要建立民国,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罪大恶极”。

所以当她知道孙婉就是孙中山的女儿、并且儿子竟然还与她结婚时,顿时倍感有辱自家家门,便强烈反对这门婚事。

王伯秋最终还是听从了自己母亲的劝说,打算与孙婉离婚。可当王老太太得知他们二人还育有一儿一女时,才刚刚痛失长孙的她,便又打起了孙婉两个孩子的主意。

然而彼时的孙婉,还不知道自己早已经被心爱之人所抛弃,她还在上海日思夜想地盼着自己的丈夫归来。

此时远在南京老家的王伯秋,已向母亲表明自己愧对于孙婉,没有脸面再回到上海向她索要孩子了。

于是,王老太太便吩咐王仲钧,也就是她的二儿子,和一名奶妈前去将她的孙子孙女一并带回。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王仲钧骗孙婉说:“我母亲年龄大了,也只是想看看自己的两个孙子孙女。老太太一开心,兴许就会点头同意大嫂你和我大哥在一起呢。”

天真又单纯的孙婉哪里知道这是一场骗局,还很是欣喜地把孩子们交给了,这位满嘴跑火车的小叔子。

孙婉的女儿王纕蕙离开母亲时才三岁,而她的儿子王弘之那时还尚在襁褓之中、也不过只有几个月大。

孙婉后来发现了这是一场骗局,便每日给王伯秋写信,期待他能回心转意。然而王伯秋起初还能回几封信,到了后来更是杳无音讯。

而且之后王伯秋还于1924年时,又娶了另一房妻子刘明水,实在不能说是感情专一的人。

父女隔阂就此埋下

时间回到1920年,此时的孙婉已经全然明白了,自己是等不到王伯秋和孩子们回来了,同时她又十分惦念身在澳门的母亲。

于是24岁的孙婉便离开了上海这个伤心之地,前往澳门同母亲一起生活。

对于第一段婚姻的离散,孙婉将这段感情的失败归结于父亲的阻挠。

虽说孙婉与王伯秋分开的原因,也有父亲孙中山的极力反对,但其中也有王母的横加干预。只可惜当时的孙婉并不懂得这些道理,自此她便很少再与父亲主动联系了。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同年在澳门,经哥哥做媒介绍,孙婉遇见了能够陪伴她一生的贴心伴侣戴恩赛

戴恩赛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并且进修了博士学位,才华横溢,仪表堂堂。于是在相识几个月之后,她便与戴恩赛结了婚。

父亲孙中山十分器重戴恩赛,听闻此事非常高兴。因为忙于国事无法亲临现场的他,托人送来了4000元给孙婉,作为自己给女儿的嫁妆。

此时的孙婉并没有原谅父亲,阻止自己上一段婚姻的这件事,所以4000元礼金她分毫未取,并且将钱全部交给了她的母亲保管。

所幸她第二次的婚姻非常幸福,结婚以来,戴恩赛对妻子体贴爱护、关怀备至,也逐渐抚平了孙婉心底的那些伤痕,使得她在过往情感方面的创伤,得到了许多的慰藉。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后来,他们育有一对子女,大女儿出生在1921年。当时孙中山正在筹备北伐一事,于是便希望外孙女可以取名为成功,寓意着此次这一战必能成功。

后来当他们的小儿子出生之时,同样作为外公的孙中山,想要纪念永丰舰蒙难之事,于是他就给外孙起名叫做永丰。

弥留之际也未能见到女儿

孙婉再婚后,身为母亲的她,仍旧思念着在王家的儿女。

她曾想把孩子们带回身边抚养,只可惜王家那边,始终不允许她和儿女有任何往来。十分想念远在他乡一儿一女的孙婉,精神每况愈下。

1925年2月,孙中山想要把自己的一张照片留给女儿当作纪念,身患肝癌无法随意走动的他躺在病床上,一再反复叮嘱夫人宋庆龄一定要亲手交给孙婉。

而后来孙婉儿女,在整理孙婉的遗物时,才发现这张照片被她完好地保留了五十四年。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在孙中山病重期间,精神状态并不好的孙婉没有一起陪同,反倒是身为女婿的戴恩塞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在他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戴恩赛始终悉心照料,而十分挂念女儿的孙中山嘴里始终喊着“婉儿…婉儿快来…”

可惜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能见到自己牵挂已久的小女儿。

同年3月,孙中山逝世于北京。

孙婉的晚年状况

后来,孙婉的儿子戴永丰和丈夫戴恩赛,于1952年和1955年相继离世,只剩下她和女儿戴成功相依为命。

在阔别许久之后,孙婉在73岁那年,终于见到了自己思念的另一个女儿,也就是王纕蕙。再次相见的母女相拥而泣,声泪俱下地互诉着那长达五十年的想念,久久无法平息。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母亲,王弘之也快要来澳门看您了。”戴成功在一旁和孙婉说道。

“真的吗?”,此时步入老年的孙婉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真好,就快要见到你哥哥弘之了!”

但孙婉毕竟已是耋耄老人,对于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间的她来说,每一个明天都充满着未知,最终孙婉还是没能等到和儿子相见就离世了。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而她还没来得及见到儿子王弘之的遗憾,以及对于早已原谅父亲,却没能去见他最后一面的懊悔,都只能等到来生再去弥补了。

在听闻母亲去世的消息后,还未来得及母子相见的王弘之也不禁放声大哭……

令人叹惋的父女情

作为一名父亲,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非常挂念、也是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小女儿孙婉了。孙婉却因为放不下早就扎根在心中的隔阂,所以始终没有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但是孙中山晚年写下的《国事遗嘱》等三份文件,后来都是由女儿孙婉和女婿戴恩赛亲自执笔整理并发出的。

可见在孙婉的心里面,其实早就已经原谅父亲当年的做法了吧!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因误会而产生隔阂间隙的父女之情,实属令人叹惋。

可能晚年时的孙中山也不止一次地在心里想过,倘若女儿年少时,身为父亲的他可以多陪伴在女儿身边该多好啊。

假如在劝阻孙婉与王伯秋结婚之事上,自己能够再花费更多一些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女儿面对面地交流、开诚布公地袒露心声。

告诉女儿自己其实是非常爱她的,或许父女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来不及诉说的遗憾。

同样也就不会让孙婉对他产生误解与怨恨,也不会直到自己临终之前也得不到原谅吧!

而那时的孙婉也因为年轻气盛,将第一段婚姻与爱情的失败,全都归结在父亲身上,

直到父亲逝世后才幡然醒悟,但是遗憾懊悔也早已无可奈何,只能够独自在心中,留作往后时光里对于父亲的默默想念了。

孙婉:因初恋记恨父亲孙中山,拒见他最后一面,却珍藏其照片54年 - 天天要闻

伟人们总是顾大家从而难顾小家。身为孙婉父亲的孙中山也一样,缺失了女儿许多童年时期的陪伴。

或许在孙婉的心里,他并不能够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称职的父亲,但作为中国革命开创者的孙中山,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心里当之无愧的革命先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 天天要闻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据气象北京,5月13日16时~20时,北京市昌平、怀柔、顺义、延庆、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局地均已出现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冰雹。目前强对流回波位于房山北部、门头沟东部、朝阳、丰台、海淀一带,海淀区雷阵雨天气中伴有冰雹,尺寸较大,可能造成雹灾。强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请出行丰台、大兴、通州和中心城区...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 天天要闻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民进党上台后,为推行“去中国化”,各种“迷惑”操作不断,令人瞠目结舌。近日,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网站被发现将占总人口逾96%的“汉人”(笔者注:汉族居民)改写为“其余人口”,同时将仅占2.6%的少数民族群体突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民进党当局这种妄图...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闻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曹雪娇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区全面停止电报服务。至此,北京已成为全国唯一提供发电报服务的城市,而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也成为全国唯一电报业务点。5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大厅一角就是电报服务区。服务台上摆放着厚厚一沓电报纸和一份填写模板,有顾客正在填写电报内容。中国联通...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 天天要闻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三次庭审。据韩国媒体此前报道,如果发动内乱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锡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 图据视觉中国在第三次庭审中,特战司令部参谋长朴正焕(音)和首都防卫司令副官吴尚培(音...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 天天要闻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景元四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蜀汉,主帅是司马昭的亲信钟会,钟会当时担任镇西将军,作为主力,钟会的兵力高达十余万,其他两路大军,分别是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两人各带三万多人。钟会作为主力,和姜维主力作战,被姜维死死挡在剑阁,不能前进一步,钟会无奈,甚至打算撤军了。这时,转机出现了,作...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天天要闻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一声拖长腔调的喧呼在深宫里回荡,张謇听见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时,只觉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袭来。金銮殿上众人歆羡的目光里,他望着殿外簌簌飘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亲借着煤油灯的光,用布满老茧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论语》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