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2022年10月10日21:01:03 历史 1761

俗语“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古人为何会总结出这样的俗语,是什么意思,其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 天天要闻

俗语含义

俗语中的“三八”在古代并不是一个通用词语,而是一种封建思想之说。

众所周知,古人结婚之前男女双方都要看生辰八字。其实不仅是结婚,生辰八字在古代非常重要,人生有着怎样的命运,都可以靠此推算出来。

按照古代的说法,如果孩子的生辰在每个月的8号、18号以及28号这3个带8的日期,一定要注意了。

如果是在这些时间里出生的男孩,那么将来就会发达,而女孩则会守寡。古人之所以有如此的说法,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有很大关系。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 天天要闻

古人非常看重“八”这个字,古语有云“八数之大者”就可见其端倪。我们看古代的皇帝无论做什么事都和八这个数字有关,比如“八佾”、“八簋”、“八鸾”、“八柄”、“八统”、“八政”等等。

此外古代所有方向也都以八这个数字为准。比如八荒、八极以及八维。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的兴起,释迦牟尼的生辰四月初八,更让中国人崇拜这个数字。

甚至到了后来,八这个数字都影响了法律。《大清律例》中明确记载:四月初八不理刑名。

正因为八这个数字在古代非常霸道,又是“数之大者”,因此就成为了古代男人的专属数字。所以我们看古代但凡“八”字起头的成语,基本上都和男人有关。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 天天要闻

比如八斗之才、八拜之交、八府巡按、八砖学士以及八面受敌等等。因此相信命数的古代人就将其融入到了生辰之中,也就总结出了“男占三八必发”这句俗语。

既然“八”是男子的专属,如果女子占了这个数字,按照古人的思维,这样的女子就会“克夫”。可怕的是,人无法选择生和死,这些生辰中有八的女子若结婚后丈夫去世,无论什么原因人们都会认为是女子克夫。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一个充满了封建迷信思想的俗语也就形成了。这一点对女子太不公平,一点都不可取。同时这句俗语也将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谁能想到,就连女子的生辰都能成为她们一辈子的痛苦。

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三八”这个词到了近代,就成为了一种侮辱性的词语?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 天天要闻


古今对比

其实古代许多词语的意思流传到现代都有许多改变,有些词语还被现代人误会。就拿上面所说的这句俗语,“三八”这个词如果用现代含义去解释,那绝对是一种不礼貌的侮辱性词语。

另外还有许多词语,比如首领、绝境、烈士以及何苦,这四个词语的现代含义我们都知道,可在古代却有着另外一个意思。

在古代,“首领”指的其实是脖子以上的人体器官。“绝境”则说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和“世外桃源”类似。“烈士”的意思就更特别,在古代指的是那些有雄心壮志的人。

最后一个“何苦”,在古代的意思是无所畏惧,并非如今不值得的意思。那么“三八”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许多人认为是“三八妇女节”的原因,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关于“三八”的说法。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 天天要闻

背后含义

北宋文人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北宋诗人魏野因为作品天马行空且个性鲜明被世人追捧。

这样的人物走到哪里都能受到追捧者的热情招待。有一次他来到汴京,寇准得知后马上邀请他。席间绰号“生张八”的歌姬带着几个姐妹前来助兴,然而这位歌姬虽然漂亮且歌喉不错,情绪似乎并不好,一直没有笑脸。

寇准不知道歌姬为何今日不悦,于是打破尴尬让歌姬向魏野索诗。魏野欣然答应,随后脱口而出:

“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这首诗表达得比较含蓄,表面看似乎是在为歌姬说情,实则却是指责歌姬态度生硬,不懂得人情世故,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女子。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中的“三八”指的是啥 - 天天要闻

这个故事不论是作者还是故事内容,都出现了不少大人物,因此流传极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生张八和熟魏三”的典故。再后来就只剩下“八”和“三”这两个数字。

不过古代男尊女卑,人们就将其调换了位置,也就成为了“三八”。后来人们将这个词用在了人情世故之上,因此在这个基础之上就诞生了成语“熟魏生张”。

举个例子,古代的妓女身不由己,她们每天要接待的不论是熟悉魏公子,还是陌生的张公子,都一样要笑脸相迎,形容一种无奈的处事方法。后来成语的含义就简化成了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

比如《胡雪岩传》中就说,胡雪岩为了做生意那是熟魏生张一概接纳,久而久之生意就做大了。只不过到了近代,随着妇女节的推出,“三八”这个词又一次被人挖了出来,在很多地方成为了一种侮辱用词,古今的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参考资料:《梦溪笔谈》、《俗语大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吴国钦教授:对关汉卿作品的解读也要与时俱进 - 天天要闻

吴国钦教授:对关汉卿作品的解读也要与时俱进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元代文学史上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家,是中国戏曲第一高峰元杂剧的创作典范。王国维谓其代表作《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988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吴国钦教授校注的《关汉卿全集》出版,经过30多年的钻研打磨,今年1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编关汉卿全集校注》。...
哈工大讣告:王魁业不幸逝世 - 天天要闻

哈工大讣告:王魁业不幸逝世

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王魁业同志于2025年5月8日4时8分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92岁。
淮阳这祖孙俩人都曾在唐朝做过吏部尚书的高官 - 天天要闻

淮阳这祖孙俩人都曾在唐朝做过吏部尚书的高官

淮阳,又称陈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代诸多名人贤达、王侯将相或曾来淮阳为官,或曾来淮阳游历,或永远驻留在淮阳,而淮阳本地亦不乏出类拔萃之人,比如陈姓始祖陈胡公,官至太师的符彦卿,清朝武榜眼崔联奎等,而今天笔者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唐朝时期祖孙两
母亲节的来历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 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Ρέ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 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 天天要闻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境内某高校学者李某主动联络境外某非政府组织,以内部数据为筹码,意图换取在国外知名...